柳珍珍不由随着点了点头,这一下头顶的半碗冷茶全合在了衣衫上,茶碗落地的脆响倏地一下惊醒了柳珍珍。柳珍珍低头看了看四分五裂的茶碗,面色讪讪,顿觉羞惭懊悔,觑了一眼佟紫兰古井无波的脸,微感不安,生恐佟紫兰就此厌弃了自己。
佟紫兰不发一言,又拿了一个茶碗与她。柳珍珍接过茶碗,踌躇着抬眸打量佟紫兰,不防撞进了佟紫兰暖融融似蓄着一汪春水般的点漆双眸里。见佟紫兰正笑微微地看着自己,目光里似含有鼓励劝进之意,柳珍珍微窘,胀红着脸捧着茶碗不知所措。
佟紫兰也不多言,径自拎了茶壶倒了半碗茶,轻声道:“继续。”柳珍珍将茶碗置于头顶,双手虚虚扶着,半晌才敢垂下双手。
佟紫兰转开目光,接着道:“话接上回,宫里无论是后妃嫔御还是女官宫女,皆有品级规制。‘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在禁苑深宫里自然就被划分得更为细致严苛,谁也不能逾矩,即使是贵主儿们也不能随心所欲。
本朝后妃嫔御等级沿自前朝而来,经几代增减,始成定例。皇上有正宫皇后一人,是为嫡妻,一般居住在未央宫立政殿,谓之正位中宫。宫城共有十三门,分别为逐鹿门、贞顺门、广仁门、义济门、东闾门、章华门、丰谷门、雍启门、智礼门、源本门、昌信门、恒熙门、怡正门。逐鹿门意义非凡,即使尊贵如皇后也只有在大婚时可从此门进宫。皇后掌凤印、金册、金宝,统率六宫,掌教四徳,必要时有上疏中宫笺表奏于陛前的权力。一应内外命妇、皇子公主俱由皇后教导督促,这是皇后身为国母应有的威仪和权责。皇后份例,可使宫女十二人、太监六人、女官四人,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皇后之下,有妃四人,视正一品。由礼部准备晋封礼,皇帝遣使持节册封,后祭告太庙。四妃居一宫主位,有教养宫内皇子皇女的权责,可受内外命妇参拜朝见大礼,有妃制金印金册金宝,享协理六宫之权,掌宾客祭祀,仪仗规制仅在帝后储君之下。四妃份例,可使宫女十人、太监六人、女官二人,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四妃之下,有嫔六人,视正二品。由礼部准备晋封礼,皇帝遣使持节册封。六嫔或可居一宫主位,或可教养宫内皇子皇女,可受三品以下内外命妇参拜,有嫔制金册金宝,或可协理六宫,掌女功丝枲,仪仗规制较四妃再次一等。六嫔份例,可使宫女八人、太监四人、女官一人,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四妃和六嫔虽同有封诰,但除了品级差别之外,其余方面也是天差地别。妃位是实打实的一宫之主,手握金印,可以下懿旨诏命妇觐见,即使是王公宰辅见了也要行君臣之礼。而嫔位若不能成一宫主位的话,和底下的嫔御一样都要仰人鼻息。主位可抚养皇子皇女,而若不是主位,则连自己所生的孩子也不能亲自抚养,除非皇上降下恩旨。主位是一宫之主,对自己宫里的女官宫人有生杀予夺之权,其他附宫而居的嫔御也要受主位管教,底下的粗使太监、宫女、嬷嬷等俱听命于主位娘娘。
六嫔之下有夫人九位,视正三品,有金册,一般无有仪仗,即使有娠。九夫人份例,可使宫女六人、太监四人,其余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九夫人之下有贵人二十七人,视正四品,有金册,一般无有仪仗,即使有娠。二十七贵人份例,可使宫女四人、太监二人,其余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二十七贵人之下有八十一女御,视正五品,有金册,一般无有仪仗,即使有娠。八十一女御份例,可使宫女二人、太监二人,其余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八十一女御之下有承衣刀人数人,视正六品,有金册,一般无有仪仗,即使有娠。承衣刀人份例,可使宫女二人,其余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承衣刀人之下有选侍数人,视正七品,有金册,一般无有仪仗,即使有娠。选侍份例,可使宫女一人,其余粗使太监、宫女、嬷嬷不在此列。
选侍之下有官女子,视正八品,无功无娠则无人伏侍。
官女子之下有侍寢女官,无有品级,这通常是各宫娘娘因故无法侍寢所以抬举起来的,侍奉完皇帝之后若无晋封则和同级女官没有分别,照常当职,若入了皇帝法眼,或有幸为皇家诞育龙嗣。其余女官或可听旨归家,侍寢女官决无可能于生前岀宫。
太子身为皇储,有太子妃一人,储君夫妇仅在帝后之下。太子还有良娣四人,视正一品,可冠以姓氏以妃呼之;有孺子八人,视正二品;有昭训十六人,视正三品;有承侍数名,无有品级。太子居于懋勤宫,这是东宫,当今皇上做太子时也曾居于此处。
宗室亲王有正妃一人,一应份例视同帝之四妃,若辈份相同,与四妃相见只需行平礼即可。亲王还有良娣二人,视正一品,亦可冠以姓氏以妃呼之;有良媛四人,视正二品;有奉仪十二人,视正三品;有承徽数名,无有品级。
皇子可出宫开府,王府规制与公爵府类,然君臣有别,王府凡主子起居坐卧的住处,一应规格依宫殿来建。东宫和王府中设詹事府,置詹事、少詹事等官职,主管太子和皇子们的内务。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和皇子。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
本朝除亲王外尚有藩王,藩王各有封地,无诏不得入京。藩王可按制豢养一定数量的私军拱卫王府和所属封地,或国有战事时应天子诏令出征。各地私军的甲冑武器均由朝廷拨给,私军中的将领或由朝廷任命或藩王择定人选呈报朝廷裁夺。各地私军承皇命、受皇恩,仍属天子的军队,故而要听命于朝廷。私军数量不得超越规制,藩王更不得私造甲冑军械,否则视同造反,夺王爵、诛九族。
藩王治下文官可由藩王自行任免,一应赋税也由藩王自行征收,盈亏自负。但为防藩王横征暴敛,王府下设长史司以为监督,长史司主掌王府政令、辅相规讽,总管王府内务。长史司最高主管为左长史,掌王府之政讼,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若王有过,则诘长史。长史司下辖若干职司,并有详细的分工和专人专管。曾经过犯之人,毋得选用是职。审理所,掌推按刑狱,禁诘横暴,无干国纪;典膳所,掌王府祭祀、宾客,王爷及内眷之膳馐燕饮;奉祠所,掌祭祀乐舞典礼;典宝所,掌王宝符牌印册;纪善所,掌讽导藩王子弟礼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良医所,掌医药诊治,所开处方均如太医院般备档留存以便查阅;典仪所,掌陈王府子弟仪式;工正所,掌缮造修葺宫邸、廨舍;仪仗所,掌车舆鸾驾,仪仗戎器;群牧所,负责牲畜饲养和牧马之事,兼同郢都的广储司和太仆寺,广储司主管禽畜饲养,太仆寺主管扈从车马杂物和牧马之政令;护卫司和仪卫司衙门,主掌王府的安全护卫和车舆鸾驾的出行事宜;库攒、仓攒典,主掌禄粮收发,仓库存储事宜。除此之外,还有伴读、教授、引礼舍人等王府常设人员:伴读,掌侍从起居,陈设经史;教授,掌以德义迪王,校勘经籍,凡宗室年十岁以上,入宗学,教授与纪善为之师;引礼舍人,掌接对宾客,赞相威仪。长史司一应官吏不能由藩王自行延揽,而是由朝廷任命,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到期迁调别处。长史司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藩王治理封地,所以若藩王有不轨之处,左长史有上疏朝廷、直达天听的权责。
本朝藩王众多,例如封地闽南闽中郡的平南王庄氏、封地湘西的湘王刘氏、封地桂林郡、象郡的岭南王虞氏。这些藩王的册封主要是为了防备南边儿的异族,例如百越。
藩王有正妃一人,一应份例视同帝之四妃,与四妃相见只需行平礼即可。除王妃外,藩王还有修仪二人,视正一品,亦可冠以姓氏以妃呼之;有宝林四人,视正二品;有美人十二人,视正三品;有姬妾数名,无有品级,冠以名姓以姬呼之。
因为内外有别,故而四妃、良娣、修仪虽同为正一品,然而等级虽同、品秩不同,帝妃要优于王府侧妃,与诸王嫡妻齐平。
接下来说女官,本朝女官规制品级采汉、晋旧制,置六尚、二十四司、七十二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权。六尚、二十四司、七十二典由正三品宫正统领,两位正四品宫令为副贰从旁辅助,分别为左宫令和右宫令。
六尚分别为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工局,每局有正五品尚级一人、正六品司级四人、正七品典级一十二人,每司有正八品掌事数人、女史一十八人、宫女七十五人,杂役百工数人,以供役使。
尚宫局由正五品尚宫主管,主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下辖司言司,设正六品司言一人、正七品典言三人,掌宣传奏启之事;辖司簿司,设正六品司簿一人、正七品典簿三人,掌名录计度之事;辖司正司,设正六品司正一人、正七品典正三人,掌格式推罚、纠察宣奏之事;辖司闱司,设正六品司闱一人、正七品典闱三人,掌闺阁管龠之事。
尚仪局由正五品尚仪主管,主掌礼仪教学之事。下辖司藉司,设正六品司藉一人、正七品典藉三人,掌图藉法式、经史教学、纸笔几案之事;辖司乐司,设正六品司乐一人、正七品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辖司宾司,设正六品司宾一人、正七品典宾三人,掌接待宾客之事;辖司赞司,设正六品司赞一人、正七品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拜觐见、导引礼仪赞相之事。
尚服局由正五品尚服主管,主掌服章宝藏之事。下辖司玺司,设正六品司玺一人、正七品典玺三人,掌琮玺符节、器玩古董之事;辖司衣司,设正六品司衣一人、正七品典衣三人,掌制衣之事;辖司饰司,设正六品司饰一人、正七品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巾栉膏沐之事;辖司仗司,设正六品司仗一人、正七品典仗三人,掌仗卫戎器之事。
尚食局由正五品尚食主管,主掌进膳先尝之事。下辖司膳司,设正六品司膳一人、正七品典膳三人,掌膳馐馔饮之事;辖司酝司,设正六品司酝一人、正七品典酝三人,掌樽彝器皿、酝醪之事;辖司药司,设正六品司药一人、正七品典药三人,掌方药卜筮、医巫药剂之事;辖司饎司,设正六品司饎一人、正七品典饎三人,掌柴炭引火之物。
尚寢局由正五品尚寢主管,主掌帷帐床褥和出行之事。下辖司设司,设正六品司设一人、正七品典设三人,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之事;辖司舆司,设正六品司舆一人、正七品典舆三人,掌舆辇扇伞、执持羽仪之事;辖司苑司,设正六品司苑一人、正七品典苑三人,掌园御种植果蔬花木之事;辖司执司,设正六品司执一人、正七品典执三人,掌灯烛油火之事。
尚工局由正五品尚工主管,主掌营造百役之事。下辖司制司,设正六品司制一人、正七品典制三人,掌营造裁逢之事;辖司宝司,设正六品司宝一人、正七品典宝三人,掌金玉珠玑钱货、财帛出入之事;辖司彩司,设正六品司彩一人、正七品典彩三人,掌缯彩丝帛之事;辖司织司,设正六品司织一人、正七品典织三人,掌织染之事。
正七品典级之下,是正八品掌事,主掌各处杂事,协理各处人事调停、分派杂务。
正八品掌事之下,是女史,女史无有品级,协助高级女官理事,可管理辖下宫婢内侍。
诸宫均有宫女子供使令,宫女可分为一、二、三等和粗使宫女,若得贵主儿青眼,宫女亦可晋为女史协助宫妃理事。
和外头官吏一样,女官也有考核一说,视乎资历、功绩等由宫正并左右两位宫令大人逐级考核,最高可晋为正三品宫正执掌六局事仪,若三次不能通过考核则降级留任以示惩戒。宫正和左右两位宫令及六尚、二十四司的任免调派是由皇后主管,若不然,她们的调令也要用凤印,如果懿旨上没有加盖中宫印玺,她们是可以驳回旨意拒不听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