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日子?”珍珠瞪圆了眼睛。
“你知道祭山礼吗?”
珍珠茫然地摇摇头,沈琼枝便告诉了她。
原来,大锦每隔四年便要举行一次祭山礼,由今上带领皇子公主们和文武百官一道上岱山,举行隆重的祈福仪式,以求接下来的几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本这件事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礼节活动,本朝格外推崇能人异士,在这些人的鼓吹推动下,祭山所包含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更加深远广泛了,据说还有天师和大天师会选在这个时候斗法邀宠,争夺诰封奖赏。
棠花夫人虽然也贵为大天师,可这种事情她向来没有参与过,因为腿脚不便。
珍珠听得心神向往同时一头雾水:“可是,这和老太太家请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沈琼枝道:“岱山离咱们县不远,坐马车也不过是一忽儿的路程,老太太估计是想,千里迢迢地把人从京里请过来不容易;可这么一小点儿路途,她的面子还是有的。”
还有一点沈琼枝没有说出来,岱山周边只有一座行宫,来的皇子公主嫔妃们住刚刚好,一些稍微靠边儿的皇亲国戚们都要想法子解决住处问题,何况随行的文武百官和家人呢?
听人说,岱山下也有供这些官员及其家属住的官驿,不过条件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未必住得惯。祭山礼要举办整整三天,准备和收尾也各是三天,也就是说沈老太太那些手帕交们前后至少有五六天是无事可做的,沈老太太这一手着实老辣,不过……
沈琼枝摇了摇头,沈老太太还是离开京里太久了,许多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眼见着还有一天就是来客的日子,沈老太太表面上镇定无比,实际上坐立难安,茶饭不思。
鹦哥看出了她的紧张,劝道:“老太太,您还是喝点儿参汤吧!等明儿来人了,要是没什么精神头招呼人,那可就太失礼了。”
沈老太太觉得言之有理,便勉强喝了几口参汤,道:“你扶我去园子里看看,这些办事的人毛手毛脚的,我却是不放心。”
鹦哥好说歹说劝着沈老太太多喝了几口,依言扶着她老人家去了园子。
在沈家人的着意收拾下,新造的园子十分齐整顺眼,沈老太太看了一圈,把头点了一点。
“严家的厨子来了没有?”沈老太太问。
“早就来了,正在厨下准备菜肴呢。”鹦哥笑着说:“亲家老爷说了,这个厨子很会做菜,尤其做得一手好点心,原先是京里大臣家里出来的。”
“待会儿你去叮嘱一下老管事儿,招待客人的茶叶一定要预先拣出来,别和平常咱们自家喝的弄混了。”沈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吩咐道:“人家难得来一回,连杯好茶都喝不上,我这心里头也不安!”
鹦哥忙道:“是是是,老太太你且放心,我一定再去说说。”
沈老太太带着顶挑剔刻薄的眼神把园子又检查了一番,忽然惊叫起来:“帷子呢!怎么还没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