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这时有了诗情画意,吟诵道:“‘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地底烁朱火,沙傍放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含空天;濯濯气靖此,曦发弄潺潺。’这里真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清儿,你的美丽是大自然的馈赠。”
小清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也是她最喜欢来的地方,惬意地说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这是我儿时最喜欢嬉闹的场所,也是我梦里最美的地方……。”
李义诚听着小清动情地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他的心里也涌出一首诗,“玉女来浴时,丹光落秋水。”
李义诚想从侧面穿上衣服走开。怎奈,这时李义诚的手机此时突然响起,把另外汤池里面的那两个人顿时吓出了魂魄。
西木赶紧去隔壁看看是谁?李义诚尴尬的脸涨得通红,连连装着咳嗽。
三个人从水里出来,穿戴整齐,面面相觑,好不尴尬。
李义诚看着小清潮红羞涩的脸蛋,一时间有些恍惚。
西木才不管他哥李义诚的感受,搂着小清腻腻歪歪地回了四合院房间,留下李义诚一个人在山庄外头茫然地溜达。
今天高程父子俩又来山庄避暑,也正在山庄外面散步,走着走着,碰见了神情茫然、无精打采的李义诚。
高程跟李义诚聊道:“义诚,是你送王老最后一程,节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李义诚没有搭高程的话茬,还在想着泉池尴尬的一幕,他这个年龄的男人,没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女孩想象,白马王子突然不再抽象,青蛙终于遇见灰姑娘,这种错位让他很受伤,就算路还漫长,青春只有那么一晃。
高程看李义诚没有接他的话茬,打趣道:“呵,这是生哪门子的气。”
“没有。我真想当个闲云野鹤。”
“还不到感慨的年纪,义诚,你今天是怎么了?蔫头耷脑的。”
“人不能一直亢奋。”
“王老的逝世让你很伤感。多强悍的人。我们都逃不过。”
“是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平年代也有战争。”
高程发现李义诚前言不搭后语,问道:“我来山庄没跟你打招呼,只跟何赛说了。你不会吃我俩的醋吧?”
“吃。三十年了。藕断丝连。”李义诚在说自己跟小清的关系。
“说什么呢。有病。飞儿,咱俩走,别被他带沟里。”
“李叔今天真是不正常。爸,你跟何姨真有过事?”
“我当年追了她三年。你李叔一来,就把她给抢跑了。……”
“哈哈,你俩这是老情敌。你不削他?”
“削不过。”
“还有你削不过的人。”
“除了他。其他的都不在话下。”
李义诚专门给高程单独开了个僻静的四合院,有专门的车道和大门。这个四合院的主人,可以随便出入山庄,但是山庄的工作人员却不能进入。除非穆鹏为亲自派人打扫卫生,做饭送餐。
高程这次来山庄一是想借周末休息,放松放松,二是想看看小清,以慰相思。这个四合院只有高程能随时入住,即便是李义诚都不能随便进入,对于山庄的员工来说更是个严密的禁区。
高飞知道他爸要来山庄,也跟着父亲一起来。这父子俩无话不谈,就像一对没大没小的亲哥俩。毕竟是高程含辛茹苦地把高飞拉扯大,高飞知道他爸的不易和辛苦,对他爸也是亲爱有加。
别看高程在外,人前人后风光无限,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前拥后簇,但是在高程看来儿子和家才是他最温暖的寄托。
高程父子二人像兄弟一样,一起沿着山庄的外墙边走边聊。
李义诚看着这对父子走在他前面,有说有笑,边走边闹,这是李义诚最羡慕高程的地方。
李义诚看着高过父亲一头的大儿子,搂着父亲的肩头那个亲密劲头,让李义诚不禁想起他和西木的关系。虽然他和西木解除了近十年的误会,握手言欢、尽释前嫌,但是由于和小清的情感纠葛,他还是多少跟西木有点芥蒂。尤其是今天晚上三个人在温泉汤池区发生的一幕,让李义诚久久不能释怀。
何赛又去找南鑫核实跟小清的事情,南鑫无奈地说没有完成任务。何赛直接将南鑫给骂了个狗血喷头,气哄哄地走了。
晚上,李义诚正在躺在床上看《商战》四种常用战略形式,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作者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何赛敷着面膜,跟李义诚躺在一张床上,忧心忡忡地说道:“义诚,你说孩子的问题,怎么办?我这些天总想这件事,让我心烦意乱的。”
“瞎操心。孩子总会有的。”
李义诚脑海里又浮现出西木跟小清在泉水里欢愉玩闹的画面,他渴望西木跟小清能有个孩子,两人的孩子他会视如己出。
“你说这个西木,守着这么漂亮的小清,还在外面瞎搞。你能不能说说你这个弟弟,让他早点办正事。急死我了。”
“小清还小。着急有什么用。”
“那让西木给弄个私生子也行。”
“胡闹。睡觉。”
李义诚放下书,一声令下,床头灯乖乖地灭了。
何赛没有睡觉的意思,继续想着奇葩的办法:“义诚,我看你的体检报告很正常,要不你跟小清试试。准能怀上。”
“不行。别瞎想。”
“哎呀,那怎么办?一个个的都不着急,就急死我一个。”
李义诚心想谁让何赛着急了,孩子就不是个着急的事。
“义诚,我看小清很喜欢你,要不我给你俩撮合一下。你俩在一起得了。别让我这天天抓狂。”
李义诚何曾不想跟小清在一起,他太明白慕容家清高的家风,即便是小清同意跟他在一起,那个慕容琴誓死也不会同意。
李义诚只能为小清在心里留着一盏灯,让自己的心境永远不会近黄昏。他的心中一直感恩,在他还不到黄昏的年龄,有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出现在他身边,他的生活就永远像初春的清晨。
放暑假期间,小珍带着孩子来车行跟慕容雪住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北城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上幼儿园上各种培训班,而他们家的两个孩子到现在也没有上过幼儿园,更不用说上什么培训班了。两个孩子跟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就像两个小傻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经常被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们嘲笑。
小珍只要一见到慕容雪就跟他唠叨,要把她跟孩子弄到北城来,她想让孩子在北城上幼儿园,接受最先进、最高端的教育。
而慕容雪认为,他父母非常享受两个孩子在身边的天伦之乐。父母都是高知人员,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能给孩子教一些普通家庭无法传授的艺术、体育方面的启蒙知识。
慕容雪自信地认为,父母传授给孩子的知识要比在幼儿园、培训班里接受的知识更科学、更全面、更高雅、更高深、更长远,现在优秀的妹妹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珍可不这么想,现在的父母都攀比,谁家的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这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至于琴棋书画、打球运动都是爱好,可有可无。就拿他们青山镇子上来说,自从晓娥考上了清北,十里八乡的人都跑到晓娥家里问她母亲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学霸。一时间,晓娥家成了网红家庭。因为小清是艺术生,虽然也进入了清北,却无人问津,甚至还评头论足,风凉话满天飞,说小清是靠着漂亮的脸蛋,才有的学上。
在小珍的心目中,晓娥无疑是他们镇子的骄傲。她也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像晓娥一样,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是学霸。就天天跟慕容雪唠叨,把慕容雪也是愁烦的不行,索性只要他休假就开车带着妻儿去游乐园、动物园去玩,堵住老婆不停唠叨的嘴。
两个孩子来到大城市就像是小猴子进了花果山,看什么都稀奇,玩什么都没够,见什么都想要,就跟当初晓娥、小清刚来北城时一个样。慕容雪也想到,将两个孩子弄到北城来,只是现在条件不允许,父母现在也离不开孩子。就默默承受着自己老婆不停地唠叨跟埋怨,心想等孩子再大一些,上了小学,将老人和老婆一起接到北城生活。
今天是周末,慕容雪像往常一样开车带着一家四口又出发了。市内的游乐园、动物园都去过了,慕容雪就想带着老婆孩子们去长城看看。
慕容雪正开着车走在路上,远远地看见路边上好像有个人躺在地上。车辆一个一个的飞驰而过,都没有人停下车来看一眼。
慕容雪的车临近了,一看是位老头模样的人好像是昏迷在路旁。天气热,慕容雪判断可能是中暑了。
慕容雪将车停下来,小珍赶紧拉住慕容雪不让他去搭照老人,怕被老人的家人讹诈。慕容雪让小珍放心,车上有行车记录仪,提前已经将老人的状况都拍下了。
小珍还是不放心,拿出手机开始给自己的老公和老人的情况进行拍摄。
慕容雪走近老人摸了一下老人的脉搏和气息,都还有,只是很微弱。
一看周围也没有人,赶紧打120将老人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无奈120救护车最快也得半个小时以后才能赶来,建议慕容雪将老人先送到最近的医院救治。慕容雪用手机搜索附近的医院,二话没说,抱起老人放到车里,打开导航,十来分钟将老人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紧急对老人进行了救治,判断老人得了脑出血,需要手术和住院。
老人昏迷不醒,在身上也找不到任何家人的信息。院方着急手术,让慕容雪先替家属将费用交了,等家属来人后再支付给他,慕容雪二话没说全额垫付了医药费。
小珍跟孩子们都在医院等着,看样子今天是没办法去玩了,小珍在慕容雪旁边不停地抱怨嘟囔着:“那么多过往的车,没人管,就你傻,非要管,现在可好了,没得玩了。”
“小珍,玩有的是时间,可这毕竟是条人命。如果躺在路上的是咱们的父母,你还会这么想吗。”
“到现在也没有家属过来,怕是摊到咱们身上了。”
“只要能把人救活,摊上就摊上。谁家没有个急难的时候。”
“那我跟孩子怎么办?就跟你在这耗着。”
慕容雪从小受到父母的教育,“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帮助别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是自我成长的阶梯。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慕容雪心想,不如将他们母子三人送回车行,让小珍在车行附近领着孩子们玩玩,就跟护士说了自己的想法,先将妻儿送回家,至于他垫付的医药费,等家属来了再说,不着急支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