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护士看到慕容雪要走,赶紧汇报给她们的护士长。
护士长一听慕容雪要走,走到慕容雪的跟前,微笑着为难地问道:“先生,您贵姓?”
“慕容雪。还有什么事吗?”
“您看,病人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现在家属还没有来人。您做好事做到底,能不能稍等病人脱离危险了,再走。家属来了,我们也好有个交代。”
慕容雪动了慈心,“应时宇宙行慈善,苦海横舟运方便。”现在老人在手术室,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索性给小珍跟孩子打了辆车,让他们先回,他留在医院再等等。
小珍很不情愿地带着孩子坐上了出租车,回了车行。
三个小时后,医务人员终于将老人推出了手术室。老人脱离了危险,命是保住了,但现在昏迷不醒,仍然无法提供家属的信息。
慕容雪跟医务人员将老人推进了病房,慕容雪抱起老人轻轻地放在了病床上。年轻的小护士找到慕容雪,要求缴纳住院费用,慕容雪二话没说又交了一万。
小护士笑着盯着慕容雪说道:“没想到,你这么帅还这么有爱心。”
慕容雪疑惑地看了一眼小护士,问道:“老人家属有消息吗?”
“帅哥哥,你心真好。这个老人一看就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即便是儿女来了,也是不想付医药费。你权当做好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不是这个道理。钱我可以不要,但是做儿女的不能这样。”
“是啊。现在像你这样的好心人,很少了。如果不是你送医院及时,老人肯定是死在大马路上了。我能加你微信吗?”
慕容雪拿出手机加了小护士的微信。
小护士又说道:“雪哥哥,老人要住院,需要一些住院的用品,你看能不能……。”
慕容雪又是二话没说,跑到附近超市给老人买了一套住院用的面盆、毛巾、香皂,以及洗漱用品,换洗的衣物等等,拿到了病房。
小护士一看慕容雪竟然这么细心,买的东西只多不少,就给这些东西都一一拍照,将购物小票留好,也还拍了照片。
慕容雪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拍照?”
小护士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医院的要求,遇到这种救助人的情况,要拍照留存相关的信息,以备病人家属来了后交接。”
慕容雪走到老人床边,看着孤独的老人,手臂上输着液体。慕容雪心里一阵心酸“锦衣当怜寒者襟,玉食应思饥者膳。”心想到现在家属都没有露面,估计是个孤寡老人。
“雪哥哥,这瓶液体输完及时摁这个铃,通知我过来换药。”
慕容雪一看是走不成了,索性坐在椅子上陪着老人输液。一瓶接一瓶地输,到了下午四点多。
老人醒了,看见坐在他旁边的慕容雪,拉着慕容雪的大手就哭,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哽咽地说不上话。
慕容雪安慰老人:“叔叔,人没事就是好,不要激动。”
小护士看见老人醒了赶紧问道:“大爷,您的家人叫什么,怎么能跟您家人联系上?”
老人只是哭,不说话,慕容雪给小护士说道:“算了,老人刚醒,先不说这些事,他可以吃饭吗?”
小护士一看到了吃饭的时间,说道:“可以少量吃点,我给病人打一份小米粥。”
说完小护士就去食堂给老人端来一碗小米粥,让慕容雪给老人喂一点。
慕容雪坐到病床边,给老人一勺一勺地喂,小护士在身后悄悄地给慕容雪拍摄。
医务人员看老人的情绪平复后,开始问老人的家人情况,无论医务人员怎么问,老人就是不说话,这可把医务人员给急坏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病人家属,好跟善良好心的慕容雪一个交代,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结果。
慕容雪看到这种情况,跟医务人员劝道,老人不想说就不要问了,老人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他也要回家了。
护士长又为难地说到,老人这种情况需要人照顾,看慕容雪能否给老人请个护工,帮助照顾,慕容雪二话没说支付了护工的费用。
正要走,小护士拿着一个本子过来,将慕容雪的姓名、手机号码都记了下来。
慕容雪临走时小护士说了一句温暖的话:“好人会有好报。”
晚上,慕容雪回到了家,小珍看慕容雪不像吃过饭的样子,赶紧给他做些吃的。
慕容雪边吃饭,小珍边忧心地问道:“雪,病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没多少,别操心。我给你转了两万。”
“雪,跟你这些年,没发现你心肠这么善。”
“老人可怜,怕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
“啥?那咱之前垫付的医药费就白付了?”
“救了一条人命,这点钱不算啥,我还可以再挣。”
“不行,要付也是政府和医院承担。咱们又不是慈善机构,凭啥承担。雪,为这事,咱们浪费时间就不说了。这钱咱必须要回来。国家有这方面的机构和政策,专门给这些老人承担费用呢。让医院跟政府协商一下。”
“知道了。我今天累了,早点休息。”
慕容雪确实累了一天,跑东跑西地给老人办住院、缴费、取药、喂饭,一躺到家里的床上秒睡。
小珍看着这个越来越让她看不懂的男人,喜欢、怜爱、嗔怒、埋怨一股脑地涌上她的心头。
护士长将老人从救治到住院的情况给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医院方,也被慕容雪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院长安排医务科人员赶紧联系老人的家属。
老人没有手机,问老人家人情况,老人就是不说,这可急坏了医务科的主任。
还是小护士想出了一招,说慕容雪是在夏家村路边救的老人,老人估计就是那个村的人,联系当地政府将老人的情况核实一下,没准就能很快找到老人的家人。
这个方法还挺管用,经过核实,老人就是夏家村的村民,叫夏长海,单身,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大儿子叫夏河、小儿子叫夏风、小女儿叫夏阿媚。
村里人都联系不上老人的孩子们,医院方希望村委会派人来解决老人住院的事情,结清住院费。听到这里,村委会的人赶紧挂断电话,再也没人接医院打过去的电话。
还好慕容雪交的押金够老人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医务科的主任不再跟夏家村村委会的人员沟通,直接报警让警察处理这件事。
当地警察亲自去了趟村委会,协商夏长海老人的住院事宜。经过询问,这家人在村子里很孤僻,没有亲戚,没有朋友,跟街坊邻居很少往来走动。村委会的人员动员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村民们确实都不知道老人三个子女的联系方式和去向。
警察也很无奈,索性将老人的这种情况发布到网上,想借助网络的力量来帮助老人寻找家人,也希望有知情的人,或者儿女们看到老人的情况后,及时跟警方联系,留的联系电话是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和民警小张的手机号。
老人在医院里就是哭,动不动一个人默默地流泪,老人这样的状态对病人后期的治疗和康复都不好。护士长想起了老人曾经拉着慕容雪手温馨的画面,心想如果慕容雪来看看老人或许能打开老人的心结。于是给慕容雪打了电话,希望慕容雪能来医院看看老人。
慕容雪二话没说开着车来了医院,结果院方请了记者在院门口等着慕容雪的到来,慕容雪把车停下后,记者就带着摄影师来到他的跟前,跟慕容雪采访救人的过程,慕容雪有些腼腆,一直推脱着,没怎么说话,就径直走进了老人的病房。
老人见到慕容雪,一把拉住慕容雪的大手,感激道:“恩人,是你救了我。”
“没事。你好点了吗?”
“多亏了你。我的孩子都不在身边,他们的联系方式我找不见了。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他们。”
“别急,张警官已经把你的情况放到了网上,孩子们看到你的情况后会来看你的。”
老人老泪纵横,不再说话,只是哽咽。
记者在侧方一直拍老人跟慕容雪的画面,慕容雪看到后,示意停下,他不想将老人最落寞的光景留在摄影机里。
慕容雪问了主治医生老人的情况,医生说老人这个年龄恢复的情况已经是非常的乐观,老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是老年痴呆症,在家人的照顾下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但是必须有个人在旁边一直看着点老人,防止他走丢。再过三四天,老人就可以出院。
应医院的请求,老人所在的村委会也来了人,一起商量老人出院后的问题。人们发现老人一会明白,一会糊涂,有很多事都记不起来,要不就是记混了,老人只认得慕容雪一个人,将慕容雪有时叫“大河”,他大儿子的名字。
村委会人员的意见是老人现在只认得慕容雪,索性让慕容雪帮人帮到底,老人出院后跟着慕容雪住,直到老人的家属来领人,一并结算。
慕容雪心软善良,心想“虽难广厦千万间,但凭己力发心善。”看着老人和村委会人员期盼的目光,就答应了下来。
村委会人员一看慕容雪给他们解决了这么个大麻烦,连连替老人称谢。说老人的家,他们会派人照应,让老人踏踏实实地跟着慕容雪住,也不用担心老人家里的那些家畜,他们会找人照顾的。
慕容雪救助老人的事就商量成了这个结果,从救助老人的一开始,慕容雪就没有后悔过,“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慕容雪从小接受的就是父亲这样的教育,他其实是个乐善好施、古道热肠的男人,对这种救助老人的事没有过多的想法,就是简单地认为救人一命才是最大的福报。
慕容雪一个人回到了车行,后期救助老人的事,对小珍只字未提,因为他知道,小珍对他做的这些事情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他利用这两三天的时间,慢慢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带着妻子跟他一起做这件力所能及、遁光不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