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江铭这一个项目,就能占据本次学术委员会申请的全部资金,甚至还不够。
贷款?预支下一届的资金?还是向学术委员会特殊申报?
没人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众评委的目光又再次汇集到第一排正中的老人身影上,他的态度决定了众评委的态度。
然而此时杨振宇并没有任何表态,仍平静地听着江铭后续的报告内容。
“在项目发射实践部分中,我们决定构建一套可灵活扩展的卫星模块体系...”
江铭点击鼠标翻页,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显现出一个极其精细的结构图,竟是一个预想的卫星架构。
其中包含了太阳能电池模块、通信模块、大功率电信号接收模块、磁力控制与微观粒子探测模块、姿态调整模块等等...
只有电池、通信和姿态调整模块是实线框,并且画出了具体的内部结构,剩下的模块都是虚线,仅仅标识了模块名称。
“在我们的应用设想中,第一期将会进行两百次发射,将两百颗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通信模块与姿态调整模块发射到近地轨道。预计搭建起一套天地一体的低延迟通信网络作为本项目的预期成果...”
台下许多教授都面露不解之色。
天地一体的低延迟通信网络虽然也很不错,搭建这样的网络之后,未来在蓝星任意一个地方都能接入到低成本的高质量网络了。
但是,还不够!
这可是整整十个亿的大项目,如果只是做成一个低成本的通讯网络,总是让人感觉像是拿大炮打蚊子。
有点用,但不多...
江铭将台下教授们的神态尽收眼底,他微微一笑,继续道:“这些仅仅是一个基础,这一期发射的200颗卫星每一个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可扩展的小空间站。”
他抬手指了指屏幕上那些虚线画出的模块:“而这些,才是可以预期的未来!”
“基于这几个模块,我们准备继续融资,并在第二期发射磁力控制与微观粒子探测模块。”
听到这个名字,杨振宇低垂的眼睑下忽然透出慑人的精光!
“通过磁力控制与微观粒子探测模块的接入,我们将实现...”
杨振宇猛地仰起头,满脸的明悟之色。
他嘴唇微动,几乎是与江铭同步念出了后面的名词。
“超越地球半径的高能粒子对撞实验!”
全场寂静无声。
半响过去,仿佛江铭的话还在整个报告厅中回荡。
所有教授都愣住了,回味着刚刚仿佛开天辟地般的名词。
超越地球半径的粒子对撞机,这究竟会达到什么样的能级?
如果真能实现,别说十亿了,就是一百亿也是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