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爷允了骑射之事,楚嫣每日数着手指头度日,直到院中繁花落尽,宋府的消息没等来,倒是等来了一道口谕:秋高气和,金桂盈人,着临安王萧澹携新妇翌日入宫觐见,以叙天伦。
楚嫣眉心微蹙,头次面圣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宫墙幽深似无边无迹的修罗地狱,殿上之人深邃阴沉的眸子如梦魇般挥之不去。如今,又要再次面对。
帝心深邃,诡谲多变,喜怒不明。何况他皇要找的东西,至今仍丝毫没有进展。楚嫣的手指紧紧捏着短褂的下摆,衣衫皱出了一道道深痕。
萧澹看着,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未多作言语,只说:“不必紧张,新妇面圣乃寻常礼节,陛下问什么答什么便好,都是家常。”
楚嫣点头,双手紧抱在胸前,只觉得秋凉如水,浑身都透着深寒。
去往皇宫的路上,二人相对而坐。
也许是发觉了身边人情绪的变化,萧澹面色沉郁,不发一言。车上气氛诡异,沉默半晌,楚嫣忍不住先挑起话头:“王爷,妾能问个问题吗?”
“说。”
“您和皇上乃一母所生,为何好像甚是疏离。”
萧澹淡漠地笑了笑,儿时记忆向他涌来。
自己与萧澈相差三岁,小时候,他总跟在兄长身后,哥哥长、哥哥短的,萧澈对这个亲弟弟也格外照顾,不仅教他骑马射箭,同其他皇子一同玩耍的时候,也总是护着他。
直到二人长大,萧澈在学识、骑射上逐渐显露出过人天赋,被父君召入宫中单独教养,兄弟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开始的时候,萧澹还总想去宫里找哥哥玩,可母后拦着不准,说哥哥与自己的路已经不同了,要保持距离,萧澹虽然不甚理解,但也只好照做。
哥哥一走就是三年,三年间,两兄弟只有在皇宫宴会的时候才有机会远远地见上几面,关系也不比小时候亲厚了,但毕竟是亲兄弟,仍然惦记着彼此。
一日宫宴,萧澹避开人群去寻兄长,宫闱冷清,寥落无人,萧澈低眉敛目,独自在凉亭中练琴,旁边一碟精致的点心,只余一块。彼时,萧澹刚满六岁,见那点心甚是好看,便要讨来吃,未等萧澈开口,焦急跟来的母亲找到了他,厉声呵斥:“兄长的点心岂是你可以染指的,还不放下!”
萧澹没吃到点心,又被厉呵,吓得大哭,母亲哄他道:“澹儿不哭,你想吃什么点心,母亲给你做。”
“母亲……”萧澈也凑了上来,他那时也不过九岁,也是依恋母亲的孩子,三年间,与母亲见面的次数还不及见弟弟多。怎知珍妃见他过来,一把揽过萧澹护在身后,眼中尽是忌惮防备。
萧澈见状呆住,他不明白曾经那样温柔爱护他的母亲,为何竟这样疏远他而偏向弟弟。
长此以往,萧澈心中对母亲的思念一次次被击碎,渐渐凝成了恨,两兄弟成长的方向也彻底背离。
萧澹的思绪又回到那年病榻前,母亲紧紧抓住自己的衣袖,“澹儿,萧澈已是一国之君,你若把他当主子,或许他还能容你,你若把他当兄弟,任性妄为,那祸事便近了……”
“王爷?”
楚嫣见萧澹沉默不语,怕是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见王爷不接话,也便不敢再作声。
马车到了皇宫门口,二人在小公公的引领下进入御书房。
晨光中,皇帝独自一人,立于御书房的阴影处。
他背对着门口,静静地等着这位亲弟弟的到来,此情此景,令他又想起初遇楚嫣的那晚,自己也是焦急地等着弟弟进宫,没有等到弟弟,等来的却是父皇。
父君从来不准他与弟弟亲厚,还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忤逆天威,偏要与弟弟见上一面。也是那一次,父君破天荒打了他,他还记得父君愤愤中扔下的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为君者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要让别人猜不透,走不近,他们才会敬畏你,忌惮你,你这位置才坐的更稳,这是为君者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可从没有人问过他愿不愿意。
母妃离世前,特意遣人唤自己前去相见,彼时,自己已继位天冈君主,这么多年,是母亲第一次主动约见,虽是探病,却仍是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在病榻前,却没有听到期盼已久的体己话,母亲唯一嘱咐的,竟是要善待弟弟萧澹。
萧澈愤然离去,那一日,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渐次接近的脚步声打断了萧澈的回忆,他似笑非笑地转过头,“十二弟来了,可让为兄好等。”
萧澹带着楚嫣上前:“萧澹携新妇,向陛下请安。”
正欲跪拜,萧澈伸手拦住,“哎,十二弟免了。”
楚嫣跪在地上,疑惑地看着兄弟二人。皇上见她不解,打趣道:“弟妹不知,朕这十二弟性子孤高,他不想做的事,勉强也无甚意思。”
楚嫣大惊,皇帝这话中深意可当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