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都市 > 兴汉 > 第159章 青州(二合一)

第159章 青州(二合一)(1 / 2)

能以庶子出身逆袭成袁氏最有名望的袁绍,并无演义中的那般不堪。

    虽说董卓杀了不少袁氏人,但大抵都是袁隗一脉,除袁绍袁术外,亦有袁遗、袁胤、袁叙、袁春卿等族人在外为官。

    然而不论是袁术还是袁遗、袁胤、袁叙、袁春卿等,论名望论才智论魄力都不及袁绍。

    譬如袁术,起点比袁绍更高,得到的家族资源比袁绍更多,但其性格却是贪图享受,喜怒无常;自以为天命加身实际上只是一个被出身和家世障目认不清现实的纨绔子,就如同打游戏开挂开出幻觉一般,自以为是在世真龙。

    出身和家世只是给了袁绍比常人更高的起点,但要逐鹿称雄依靠的却是袁绍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智勇。

    能替代韩馥执掌冀州,袁绍是向田丰沮授审配这些冀州的世家士族出让了大量的利益的。

    否则。

    即便田丰沮授审配再有才智,袁绍也不可能让田丰当别驾、让沮授监统内外、让审配并总幕府。

    简单来说,田丰、沮授和审配三人,瓜分了袁绍大半的军政权!

    田丰沮授敢直言进谏,性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田丰沮授分掌冀州大半文武。

    就这样的实权派,就算当面斥责袁绍,袁绍也得忍着!

    而许攸、逢纪、郭图、辛评、辛评、荀谌等人,要么是出自南阳要么就来自于颍川,属于冀州的外来士人。

    这也是为何,许攸一犯错,田丰沮授审配就会揪着许攸不放的主要原因。

    袁绍深知这群州府从事幕僚间的恩怨纠葛,却又难以妥善的调和各方矛盾。

    许攸逢纪是袁绍入仕大将军府的时候就跟着袁绍的绝对心腹;郭图辛评辛毗是替袁绍游说韩馥让冀州的有功旧臣;田丰沮授审配是袁绍在冀州立足必须要倚仗的本土士族。

    手心手背都是肉,谁都得安抚!

    曹操评价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荀攸评价袁绍布衣之雄,能聚人而不能用人。

郭嘉程昱评价袁绍好谋无决,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

    然而这些评价几乎都是曹操处于困境时众谋士通过贬敌方智勇来提身己方士气的策略。

    虽然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却不具备客观性。

    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拥众数十万的河北霸主,又岂会真的如此不堪?

    后汉书范晔的评价袁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范晔对袁绍的评价更为客观,简而言之,袁绍会输给曹操,就是自以为胜券在握,飘了!

    如赤壁曹操、夷陵刘备、合肥孙权一样,瞧不起对手,骄矜自傲又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才会在以强击弱的大优势下被对手击败,

    袁绍没有召见田丰沮授审配,亦是清楚这次许攸和曹操联手布局反让郑牧大获全胜,并非许攸和曹操智计不足,而是郑牧比预料中更难对付。

    故而袁绍想的不是去论许攸的罪,而是要解决青州的方案。

    相比冀州的实权派田丰、沮授、审配,逢纪、郭图、辛评、辛毗更侧重于维护袁绍的个人利益。

    “许子远虽然布计失败,但论其败因,亦是许子远小觑了郑牧的手段。”逢纪察言观色,避重就轻。

    虽然同为南阳人出身的逢纪平日里跟许攸多多少少的有不和睦,但逢纪追随袁绍多年对袁绍的个性亦是了解。

    袁绍不召田丰沮授审配等冀州出身的从事议事,就意味着袁绍此刻不想听人争吵。

    袁绍要听的,是如何分析当前局势以及解决当前困境的策略。

    郭图见逢纪避重就轻,这心中亦是了然,遂也出言道:“郑牧不死,北州难安!许子远虽然布计失败,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计不成可再施一计。谭公子及友若等人身死,虽令人遗憾悲愤,但明公要逐鹿争雄,就要忍常人之不能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决定青州刺史的人选,以安青州局势。”

    辛评和辛毗两兄弟对视一眼,亦是知悉了袁绍此刻的心意。

    为臣者不会察言观色,是很难令为君者器重的,若是田丰在此,必然是先论许攸罪行再谈青州局势。

辛评则是直接举荐了青州刺史的人选:“高元才堂弟高柔,精通法理且足智多谋,可为青州刺史!”

    高干是高柔的堂兄又是袁绍的外甥,有这层关系在,论亲疏论才能高柔都是青州刺史的不二人选。

    辛毗亦道:“高文惠通晓文事,若为青州刺史定可安抚青州诸县。然,毗以为仅以高文惠为青州刺史尚且不够,郑牧明知谭公子身份却依旧将其击杀,定有图谋青州之意。明公需调能将与高文惠同往青州以防郑牧趁机对青州用兵。”

    袁绍虽然深恨郑牧,恨不得立即派兵去襄贲城攻杀郑牧,但袁绍亦清楚此时此刻得忍下这份仇怨。

    青州局势,方是重中之重!

    “高文惠有大才,若以其为青州刺史,定能妥善治理青州。”袁绍点头,对高柔的内政才能表示认可,但同时,袁绍又对高柔的武事表示担忧:“如佐治所言,倘若郑牧要图谋青州,高文惠未必能应对。只是这冀州诸将,不知谁可为郑牧对手?”

    众人沉默。

    颜良文丑两个上将,一个全军覆没被斩,一个全军覆没孤身逃回;有善战能为的曹操也败给了郑牧。

    一时之间,众人也不知该举荐谁去青州助高柔。

    良久。

    郭图徐徐出声:“明公,郭某以为,可令监军沮授统张郃高览等冀州诸将进驻青州。”

    话音一落,逢纪提出了不同意见:“沮授在冀州诸将中素有威望,若让其统兵去青州,今后我等还如何立足?逢某不才,愿往青州布防!”

    郭图几人,唯有逢纪最善统兵,这亦是逢纪能被袁绍信任且器重的原因。

    郭图摇头:“元图,郭某知你善兵事。可如今许攸对阵郑牧连败两阵,曹操亦是屡次被郑牧击败,田丰沮授早已对明公偏信许攸不满了。元图你若胜则罢,可你若也败了,今后我等谁还有资格替明公出谋划策?”

    “令沮授统兵,冀州诸将相助,郭某有意借郑牧之手削弱沮授在军中的威望。”

    “郑牧出道以来未尝一败,即便沮授亲率冀州诸将也未必能胜。二虎相争,即便胜了亦是惨胜。”

    “明公则坐镇邺城,令许攸和曹操将兵北上,攻取易京将功赎罪。”

    “如此一来,既可削弱沮授在军中的威望以及削弱冀州诸将的军力,亦可令许攸和曹操再整军威。”

“当明公不再需要借助田丰沮授的名望时,元图你要统兵对阵郑牧,郭某不会多言!”

    逢纪仔细斟酌了局势,遂不再争辩。

    郭图的策略,无疑是优秀的。

    令沮授跟郑牧相争,既可保青州,亦可令沮授与郑牧互相消耗。

    胜则袁绍除一大敌,败则袁绍可以安抚沮授挫其锐气,顺势拉拢冀州诸将。

    同时令许攸和曹操去打易京的公孙瓒,让许攸和曹操戴罪立功的同时也能除掉公孙瓒这个隐患。

    既是兵谋,亦是权谋。

    辛毗补充道:“毗以为,还需令沮授立下军令状,青州决不能有失!争抢青州,亦是涉及明公在天下人眼中的威望。一旦争抢失败,天下人或会认为明公不足成事,转而倒向许县的天子。”

    逢纪闻言一动:“不如两手准备,在令沮授争抢青州的同时,逢某亦统兵策应。沮授若败,逢某就驱兵增援,即可令青州万无一失,亦可让沮授不敢再小觑我等。”

    袁绍亦是点头称赞:“诸位所言,皆是良言,明日就召田丰沮授审配议事,尔等依计行事,不可再争吵!若坏大事,休怪本将不念情谊。”

    郭图四人心神一凛,纷纷表示不会与田丰三人争吵。

    议事过后,郭图则与辛评辛毗相聚一堂,有些话在袁绍面前不能说,只能私下里商议。

    “我等三人本与谭公子交好,欲助其夺得嗣子位,可如今谭公子身死,袁尚成了嗣子的不二人选。明公若在,我等地位无忧,明公若亡;我等难以立足,需提前应对。”郭图直言不讳的道出了心中的想法。

    袁绍属意袁尚为嗣子的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然而袁尚对颍川派系的郭图的等人无甚好感,而郭图三人亦是瞧不上袁尚的孤傲更属意有容人雅量的袁谭。

    袁绍若在,郭图等人自然不担心地位,可袁绍若不在了,郭图三人地位就难保了。

    虽说袁绍正当壮年,但终究会有老去的一天,若袁绍出个什么意外,郭图三人在袁尚麾下必然会受到排挤。

    辛评提议道:“不如我等支持熙公子,虽然熙公子是庶子,但我等可助熙公子过继给袁基为嗣子。”

辛毗摇头:“毗以为,不如支持买公子。买公子年幼,明公对其亦是宠爱,于我等也更有利。主上越是年幼,就越需要我等辅佐。”

    郭图综合了两人意见:“乱世难料生死,连谭公子都意外折损。不如我等分而仕之,郭某去游说熙公子,仲治和佐治暗中交好买公子。不论最终谁当了嗣子,我等颍川士人的利益必然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辛评点头:“就依郭兄之言!只可惜,逢纪跟我等始终不是一条心啊!”

    郭图冷笑:“逢纪与审配走得很近又属意袁尚,此人又比我等更早追随明公,其野心怕是想当托孤重臣。但如今我等有共同的敌人田丰和沮授,量其也不敢胡来。”

    辛毗补充道:“既然我等决定要保许攸和曹操,理当遣人去给许攸和曹操送信。如今只有文丑的一面之词,尚不足以论许攸和曹操的罪行。也正好让二人欠我等人情!”

    郭图三人仔细商议后,遂遣人去给许攸和曹操送信。

    翌日。

    袁绍再聚州府从事商议讨论青州局势。

    如袁绍预料的一样,得知许攸又败了,田丰当即就火了:“明公,请斩许攸以正军法!”

    袁绍不说话,只是眼神示意郭图四人。

    郭图当即反驳道:“别驾,别这么大的火气。现在只是文将军的一面之词,尚不足以论许攸的罪。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青州刺史的人选以及遣将前往青州驻防,谨防郑牧趁机图谋青州。”

    辛评则是直接开口:“明公,可令高文惠为青州刺史,逢元图统兵前往青州御敌。”

    举荐高柔为青州刺史是真,但让逢纪统兵则是故意这般说了。

    果然,辛评的话语刚落,沮授就出列劝谏:“明公,高文惠有德行能治士民,令其为青州刺史沮某亦是认同;然而兵者大事,不可不谨慎,逢元图虽有统兵能为,但在军中并无威望,若是将帅不和又如何能统兵御敌?”

    被沮授这般否定,逢纪心中着实气闷。

    若不是袁绍昨日交代过,逢纪定要当场跟沮授辩个高低。

    逢纪也不是善茬,当即就喝道:“沮监军,你既然认为逢某不能统兵,那不如亲自去趟青州,也让奉某看看,你这个监军是否能敌得过那郑牧?”

    沮授眉头一蹙,虽然明知道逢纪有激将的意思,但青州太重要,而郑牧又太难对付,沮授在出列的时候其实就有了去青州的意思。

并不需要有人告诉沮授,沮授自己就能看清楚袁谭死了对青州局势的影响,同时也能猜到郑牧图谋青州的意图。

    若无图谋,郑牧又岂会妄杀袁谭?

    想到这里,沮授遂向袁绍请命:“明公,沮某愿统兵去青州提防郑牧!”

    逢纪见沮授主动请命,不由冷笑:“许攸两度败给郑牧,沮监军未必能胜,青州若失,明公声望必定受挫。可敢立军令状?”

    田丰见沮授被针对,遂有不愉:“军令状岂能儿戏?难道不立军令状,沮监军就不会尽全力了吗?用兵岂能儿戏?”

    逢纪则是反唇相讥:“别驾要斩许攸以正军法,怎么轮到沮监军这军令状就不能用了?”

    田丰怒道:“许攸那是私自调兵!若无许攸恣意妄为,颜良怎么会死?袁谭怎么会死?荀谌等人又岂会被郑牧射杀?”

    逢纪大喝:“别驾,你这话何意?许攸奉的是明公的命令,何来私自调兵一说?难道明公调兵,还需要你这别驾同意不成?”

    田丰气势更是凌人:“冀州自有法度,即便是明公要调兵,也得令我等众人知晓!逢元图你要破坏法度吗?”

    不得不说,田丰够横也够勇。

    虽然是有这么个道理,但这话听在袁绍耳中就有些刺耳了。

最新小说: 国家惊了,神话刚降世你成神了 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没毕业,我就娶了美女老师 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 绝品天眼 今夜离港 流氓老师 被儿媳赶出家门后,她闪婚了豪门大佬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都市之天上掉下百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