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目光灼灼,提出了不同看法:“庐江太守陆康,为人颇为义烈,瑜料陆康不会借粮。若陆太守不愿意借粮,袁术必然会召兵攻打,这是兄长的机会!”
“只是陆太守在庐江郡颇有名气,吴郡陆氏也是江东大族,陆太守为人又刚烈,兄长若攻伐庐江,需抱有分生死的决心,要么兄长折戟,要么陆太守自刎。”
孙策冷哼:“昔日策在舒县的时候,曾慕名拜访陆康,然而陆康却瞧不起策,竟然只让一个主簿来见策!如此心胸,枉称名仕!若陆康真不愿借粮,策便亲提精兵,破了皖城!”
“袁公先前曾许诺策为九江太守,但又言而无信以其亲信丹阳人陈纪为庐江太守,这次定要让袁公许诺,攻下庐江后,以策为庐江太守!”
“唯有职掌一郡,策才能真正的在这世间立足,不求能立下大业,只求不坠了先父破虏威名!”
孙策抒发了心中的志向,遂又看向周瑜:“阿瑜,你也将近及冠之龄,可曾想过在袁公麾下就职?以你之才,至少也能职掌一县。不如你我兄弟,同奔大业?”
不论后世对袁术的评价如何,至少在当前的局势,却是袁氏一家独大。
若不是袁术和袁绍彼此不服,二袁同分南北,这天下早已没了其余豪杰的立足之地。
孙策对袁术依旧是抱有希望的!
即便袁术丢了南阳和汝南,袁术依旧是淮南的庞然大物,如孙策、桥蕤、张勋、刘勋等武将想出头,就必须借袁术的势!
周瑜却是摇了摇头:“眼下局势未定,各州郡皆有英雄豪杰趁势而起,瑜尚有些猜测需要印证,还是暂且在家温书求学,以观天下之变为妙。”
曹操势力的崛起,令周瑜惊叹的同时也对二袁分天下的当前局势有了新的揣测。
本是依附袁绍的曹操,自东郡灭黑山军开始崛起,随后平青州三十万黄巾,南击袁术六百里,在陶谦拿下半个兖州的险恶环境下败陶谦于泗水,两征徐州打得陶谦这个昔日的征西猛将不敢出郯城半步。
本以为曹操能拿下徐州,结果兖州出现了张邈、陈宫和吕布,要跟曹操争夺兖州。
而更令周瑜惊叹的却是襄贲城的郑牧!
选择了三年不鸣的郑牧,忽然在陶谦势弱、曹操势强的时候,踏着曹操这几年打出来的威望以更惊艳的出场方式扬名徐州。
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同样引起了周瑜的注意。
陶谦已然年迈,然而徐州却多了两股新锐势力,犹如老狼王即将逝去而新狼王即将问世。
周瑜在徐州游历许久,知道如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等徐州名仕纷纷避祸江东,下邳陈氏又素来跟陶谦不和。
若陶谦未被曹操击败还能压得住徐州的世家豪强,可如今的陶谦,其嫡系力量已经失去了威望。
陶谦要压制徐州的世家豪强就必须倚仗新锐的刘备和郑牧,可这二人都不是善茬,不论是弃平原相南下徐州的刘备还是一飞冲天的襄贲县尉郑牧,都不是陶谦能轻易掌控的!
原本以为陶谦可以让刘备和郑牧互相牵制,然而郑牧刘备轻骑千里诛杀笮融一事让周瑜否决了这先前的判断。
郑牧和刘备,极有可能结盟,陶谦掌控不了刘备和郑牧!
那么未来的徐州,极有可能被郑牧和刘备其中一人职掌,而另一人甘愿为副!
周瑜甚至在猜测,郑牧跟刘备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演变成自己和孙策一般的昆仲之情。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可若两虎共存且互相信赖,那么对于外来者,将会是一场噩梦。
周瑜忽然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乱世之中,看不清局势的人,很容易被局势左右。
而周瑜,不愿被局势左右,而是要当那个能看清局势并趁势而起的人!
唯有如此,庐江周氏才有立足于乱世的可能。
孙策知晓周瑜的个性,周瑜决定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阿瑜若要在家温书求学,不如将权弟也带上,权弟虽然年少,但也颇为聪慧。”
孙坚骁勇善战,号为江东猛虎,而孙策和孙权也是自幼仰慕孙坚勇名,皆是自幼习武打熬气力。
然而,当孙坚死于乱箭之下,年少的孙策痛定思痛,决定让孙权弃武习文,学习儒士的仁和谋,敬养贤士。
因此,这几年在孙策的督促下,孙权的学业多倾向于儒士经典。
然而,孙策总觉得请来的儒士教授的多是空泛之言,担心孙权被教成了一个只会皓首穷经的腐儒,于是准备让周瑜带孙权一段时间。
孙策跟周瑜是昆仲,那么孙权也得唤周瑜一声“兄长”,有周瑜带着孙权,孙策才更安心。
周瑜没有拒绝。
孙策的这个决定,反而是周瑜期待的。
倘若孙氏兄弟只会好勇斗狠,孙氏是很难崛起的。
孙策习武,以武勇立军功打下基业;孙权习文,以仁德结交贤士,外御强敌、内修仁德,这才是一个豪强能晋升成士族的基础。
任何一个士族,都不会只是一群好勇斗狠的莽夫!
“权弟亦是瑜之弟,只要权弟肯学,瑜必定倾囊相授!”周瑜爽快应诺。
孙策和周瑜相视大笑。
吕范立在一旁,忽然感受到了孙策和周瑜的豪情,心中也难免激动:孙郎骁勇善战,周郎睿智多谋,若孙权长成留守后方,则可外争大势、内和文武,如此一来,孙氏定能创下一片基业与诸雄争锋!
看着大笑的孙策和周郎,吕范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璀璨前程。
跟着孙郎,不虚此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