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荥阳郑文公,未曾听说荥阳郑氏有郑子武这号人物。”孙策摇了摇头:“但此人既然被阿瑜如此称赞,想必也是不凡。”
吕范则是道:“范在汝南的时候,曾听山阳郡人王粲提及过郑牧。据王粲口中言,蔡邕在长安的时候,常夸耀其女婿郑牧为天下乐者,盖因其在琴乐一道,已经独成一家了。”
孙策心中顿时没了兴趣:“只是擅长琴乐之道,如何能称的上英杰?”
周瑜大笑:“王粲博闻强识,堪称少年俊杰。然而王粲却偏喜辞赋诗乐,徒浪费了家世和天赋。王粲可论郑牧琴乐,却不知琴乐对于郑牧而言,不过是闲暇时的消遣罢了。”
“兄长可知,曹操这次奇兵南下,自泰山道走临沂折道利城、祝其、赣榆、朐县,然后兵指郯城,不仅打乱了陶谦的防御部署,更是在马陵山一战再败曹豹,让陶谦不得不再次退守郯城。”
“论用兵之道,曹操已经颇得《孙子兵法》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用兵精髓。”
“然而,擅长诡诈的曹操,却被时任襄贲县尉的郑牧屡次识破诡计,而郑牧更是断言了兖州张邈、陈宫和吕布的叛乱,先乱曹操军心,再以言退曹操之兵,更是将曹操的后手全都预料,让曹操不得不放弃一部分的钱粮辎重退回兖州。”
“虽然只有几日的交锋,郑牧却将兵势权谋的运用,让久经战场的曹操也不得不避其锋芒。如此人物,难道还称不上英杰二字?”
孙策越听越是心惊。
自跟周瑜相识以来,孙策还从未见到周瑜会如此兴奋的夸赞谁,那豪迈的语气,仿佛徐州退曹操的是周瑜本人一样!
周瑜能对徐州战事打探得如此清楚,必然也是耗费了重金了。
如此施为,又岂会不让孙策心惊?
孙策眼神逐渐凝重:“没想到荥阳郑氏竟然出了个如此惊才绝艳的英杰,可惜策不能与之相识!”
吕范趁势建言:“若孙郎欲与郑牧相识,不如告知袁公,让郑文公前往相召?”
郑牧是荥阳郑氏子,郑浑则是荥阳郑氏的主家嫡子,遣郑浑去召郑牧,吕范自认为是没问题的。
但这个建言被周瑜否决了:“郑牧虽然是荥阳郑氏子,却只是旁系子弟。除了被伯喈公赏识外,荥阳郑氏主家一脉,几乎未对郑牧有过恩惠,以郑牧的才智,竟然都未曾被举孝廉!”
“据闻,郑牧迎娶伯喈公的女儿时,也未有荥阳郑家人出席,仅有伯喈公在陈留的部分旧友。”
“由此可见,郑牧虽然出身荥阳郑氏,但与主家的关系并不好,或许还有仇视之心。”
“这般英杰,又岂是郑文公能召来的?”
周瑜虽然没有明说,但孙策和吕范都能猜到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是兄友弟恭,叔善侄良,其内部的争斗有时候比战场更加的诡诈血腥。
吕范甚至大胆猜测,郑牧能识破曹操的诡计,估计也跟其在荥阳郑氏的少时环境有关。
只有经历了人心险恶而活下来的人,才会比常人更通晓心!
想到这里,吕范不免多了担忧:“若郑牧不能召来,必然会成为孙郎大敌。”
周瑜顿觉不对劲:“虽说郑牧如今被陶谦擢升为骑都尉,但依旧驻兵襄贲城,怎会与兄长为敌?”
孙策遂将袁术有意夺取广陵一事具言相告:“若策打广陵,陶谦必会令郑牧驰援广陵。这郑牧有如此本事,策想立功就难了。”
周瑜凝声断言:“倘若兄长是一个月前打广陵,夺取广陵易如反掌,然而如今的广陵,兄长去之必败!”
孙策惊讶的看向周瑜:“阿瑜何出此言?虽说郑牧有用兵之能,但策如今有先父留下的旧部千余及袁公调拨的兵马,亦可以武勇取胜!”
周瑜见孙策心有不服,遂道:“瑜北上和南下,皆走的广陵。北上时,广陵虽然吏民殷富,但兵备稀疏,又有笮融立场不明;然而南下时,不仅各县兵备增强,连笮融也被诛杀。”
“瑜重金打探,方才得知是郑牧跟刘备轻骑千里、设宴诛杀了笮融。”
“而在笮融被诛杀后,广陵太守赵昱就加强了广陵的兵备,瑜以为,能说服赵昱加强兵备的人,极有可能是郑牧!”
“兄长虽然骁勇,但远征广陵,首重突袭。如今广陵有防备,兄长难以突袭,若是征战日久,粮草必然不济,郑牧再以骑兵袭扰粮道,兄长纵然有大军,亦是难有作为!”
这次北上,周瑜虽然未曾亲临战场,但将重金求来的情报东拼西凑,周瑜也将征战双方的兵势权谋运用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而对兵势权谋的分析越细致,周瑜就越能感受到曹操和郑牧的不凡!
就好比在拆解两个弈棋高手的棋路,越是拆解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巧妙,双方弈棋者的自信、从容和智慧,皆在其中。
不论是郑牧以诈对诈识破曹操的诡计、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兖州变故并以流言之计试探最终确定了眼中变故是真。
还是曹操奇兵出泰山以战养战的打了陶谦一个措手不及、面对兖州有变还能从容的退兵。
这些真实的战场案例,是周瑜学习兵法时未曾在书简上见识过、也未曾听族中长辈提及过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这首训示小儿子的诗词,十分契合周瑜的心境。
这世间聪慧者不少,但大多聪慧者,只会逞口舌之利,论辩的时候天上地下唯吾独尊,可一遇到需要躬身而行的大事就会变得惊慌失措失去了固有的冷静和睿智。
周瑜的话,令孙策沉默。
虽然周瑜是在根据事实来分析,但孙策心中始终不是滋味。
毕竟这战功还未开始就要没了,换谁也不会心头舒坦的。
吕范也有些懊恼:“是范莽撞了,范举荐孙郎的本意是想让孙郎立功,如今反倒成了坏事。”
孙策摇头一叹:“此事岂能怪罪子衡?终究是策还太弱小,怪不得别人。倘若先父的旧部都还在,策又岂会惧那郑牧?”
袁术虽然将孙坚的千余旧部给了孙策,但大部分的战场精锐依旧在袁术手中,毕竟袁术连刘虞和公孙瓒的骑兵都敢吞,更何况孙坚留下来的精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