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父皇教诲。”沈缇意恭顺地应答。
若是前世的她,此时会觉得受宠若惊。
可死过一次后,梁元帝点到为止的温情实在生硬。
沈璩终于收回了那副假惺惺的神态,切回正题。
湘楚旱灾暂且告一段落,但谁也难保日后面临灾情若再次失去内府支撑,大梁还能否化险为夷,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抓人把柄、筹得巨款的机会。
“内府一日虚空,朝廷便心有余而力不足。”沈缇意将梁元帝原话转述给周霆与。
“皇上心里门儿清,这笔烂账怎么算,应如续玖所说——‘软硬兼施’、‘对症下药’。以灾患时布善施粥为例,无论选谁来分粥,每个灾民都会不可避免地偏向自己,分发不均的声音都不会停歇。但假如让大家先领粥,施粥的人最后领取,那人才会想方设法公正地分发,否则自个儿那碗还能剩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同一个道理,缇意。”
“当险阻落在自己身上时,才会想起此事的利害之处。”
话毕,周霆与命人取来纸笔,做足了与沈缇意长谈的架势。
*
海州四方会,如宁阁。
空荡的高阁内只留了两人,一人提刀而立,神色玩味。
另一人趴伏于地,四肢已经添了好几道伤,满身血痕,横眉怒目。
“陈敬尤,我真后悔引狼入室!当初是谁从乱刀中救下你?自幼供你吃穿不愁......呃!”
近旁那唤作“陈敬尤”的青年并不作回应,而是一刀挑破了地上那人的嘴。
“义父,省省气力我还会让你死得痛快些。”
“我的确吃穿不愁,不过让一条可供凌虐的狗吃饱穿暖,也不见得让义父花上多少心思,咬人的狗不叫,这是你教会我的。”
陈敬尤在心中遗憾地想,这一天实在是来得太晚了。
从多年前他被救下、来到威风凛凛的如宁阁那天起,满以为自己碰上了个好爹,二十年来,没人看得见他一身精贵衣裳下究竟有多少新旧交替的伤痕,也没人理会他每次面对虐打时绝望的呼号。
四方会盟主佛口蛇心,数年间收养了不少孩子,在海州一带颇有美名,只是这些孩子后来大多不知去向,陈敬尤是少数留在阁中的。
这青年因着过人的胆魄和聪慧被盟主留下了性命,年岁渐长后,老盟主忙着教训新收的幼童,不再对其施暴。
陈敬尤没有陷入回忆,他又有了新的动作,手起刀落便断了老盟主一只手,等欣赏够地上那人想痛苦叫喊又怕牵扯到嘴角伤口的惨状后,才让仆从抬了下去包扎。
明日,他会记得亲自夺去这厮另一只手,而后是双腿和五感,就像他幼时对待活捉的蚊虫一般,先撕掉几根细线般的足,其次是两翼,最后才将它一下捏死。
等陈敬尤净手出来,如宁阁外领命到场的几大当家相互递了几个眼神,一拱手,异口同声地唤道:“恭候盟主。”
众人齐整的话音落下,陈敬尤不开口答应,他们就不敢有所动作。
陈敬尤昨夜下了密令,待大批兵马安插在如宁阁外,才将老盟主迎入阁中,当即紧闭大门,将其部属尽数斩杀,随后挟持老盟主困于此地,拥兵自立。
几大当家知晓此事时定局已成,陈敬尤狼子野心,手上的人马比他们几个加起来都多,老盟主对外只称遭人暗算身亡,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陈敬尤在这时站出来,他平日强悍的作风和经年累月立下的威严足以令他站稳脚跟,四方会的人将如狼群簇拥年轻的头狼般俯首臣服。
“江都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梁朝几月前与余谨交过手,叫他暗算了一通,必不会善罢甘休,对四方会而言,眼下正是伐梁的大好时机。”
陈敬尤环视了一周不敢造次的四方会当家,发号施令,“下一步,便是向南攻取晋陵。”
*
“今日劳驾诸位汇集于此,皆是遵从圣上的旨意,按律行事。”内府大堂外,足有数十名官员伫立。
“经内府核验,列位均在内府背负债款,拖欠多时仍未结清,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贰],欠债还钱这个道理,应当不需我多加赘述。”
沈缇意语毕,立即便有大臣开始叫苦。
“公主,并非老臣故意拖欠,实在是事出有因,情非得已,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公主可否宽限些时日,即使是皇上,也未曾下令一日之内尽数补缴。”
“......”
“诸位莫急,随我入堂内详谈,”沈缇意早已想出应对之策,“无论有什么难言之隐,只要一一阐明因由,我不会故作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