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通过交易是能获得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但对内忧外患的大明来说,终究不过杯水车薪,因此我们须有侧重点。”
崇祯不是糊涂人,心里突生不好预感。
“打败建奴不难,但只要皇太极等奴酋在,随时会卷土重来;消灭流贼也不难,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时,资源全耗在上面,又如何开启大航海时代?”
崇祯这下全明白了,不甘道:“先生,要放弃大明吗?”
“弃也不弃。”
陆之源解释道:“陛下在大明就在!放弃所谓的江山,迁移更多百姓,等他们打得精疲力尽,我们再从海上率强军归来,一举扫除大明掘墓人,建立太平盛世。”
这么一说,崇祯顿时精神振作,尤其那句“陛下在大明就在”,令他特别享受。
“全听先生的。”
不管怎么想的,只要能接受就行。
陆之源松了口气,继续说:“自沈有容去世后,只有户部右侍郎南居益有丰富海战经验,提名他为第五名护道者,在松江府上海县建立海军基地。”
建立海军基地,封海军总督肯定不行,圣旨会被内阁抵制,或被六科封驳。
崇祯想了想说:“那就封南居益为四海总督,管辖、整顿沿海卫所、水师,待时机成熟,从海上进攻辽东。至于组建海军事宜,等他来东暖阁,先生再具体布置。”
随后,南居益成为第五名护道者。
“陛下再下道旨,废除疍民贱籍,但需到上海县落籍,并归四海总督府管辖。”
疍民指东南沿海,终生漂泊水上、以船为家的族群,他们吃苦耐劳,可选拔为海军兵员,或成海上运输主力。
这些是自己根基,崇祯欣然接受。
“陛下,大明这颗参天大树,就是被流贼和建奴轮番上阵砍倒的。”
崇祯脸色刷地一白,想到那个梦,王承恩四人同样如此。
“剿贼首策是堵,堵在陕西,堵在山西,堵在河南;第二策是疏,有系统交易物资,待海军打下地盘,便可迁流民耕种。缺乏足够流民支撑,流贼必然势弱。”
“明朝体系中,人力物力财力,所有资源都用在剿贼上,力争将流贼堵在三道防线内,为疏策争取更多时间。”
没向崇祯推荐陈奇瑜、孙传庭等统帅级能臣,一是因为系统限制,二是他们迟早会走上历史舞台。
“可。”对剿贼策略,崇祯表示满意。
“对付建奴重在抗击入侵,来一次打一次,此策仅限于京畿安全。建奴要打山西打陕西,那就让他打好了。”
打烂山西,晋商必然不满,最多在大同一带劫掠;陕西路途遥远,皇太极不会傻到劳师远袭。
所以,建奴劫掠方向只能是京畿一带。
战略方针达成一致,陆之源将话题转到己巳之变上。
“具体到己巳之变,组建一支兵员一万的新骑军,攻其不备,歼其一部精锐;再寻战机,争取重创一旗,夺些物资、人口回来。”
“陛下,令方正化提督御马监,替你掌管这支新骑军。”
“可。”崇祯意犹未尽,“先生,新骑军不能组建多些吗?”
陆之源笑笑,说:“陛下,我推送军事物资清单给您。”
崇祯唤出虚拟面板,看到一条弹窗。
【可购买军事物资清单】
【盖伦船*5】
【滑膛燧发枪*3000】
【头盔*12000】
【骑兵军刀*12000】
【棉甲*12000】
【明光铠*6000】
【马槊*6000】
“前两项海军装备,后五项骑兵装备,正好是重骑五千,轻骑五千,多余装备作战损补充。时间紧迫,训练不足,但有装备优势,相信能取得理想战绩。”
“一切拜托先生。”
随后,陆之源开始分派任务:“方正化,赵率教今日从山海关出发,本月三十抵达三屯营。你带陛下手谕,六百里加急,前往拦截,令其率部进京,违者斩!”
“遵令。”
“谨记一点,那一带可能有建奴哨探,完成任务为要,注意避让。”
“是。”
方正化接过手谕,退出东暖阁。
“高时明,十一月初一,袁崇焕派遣曹文诏、张履仁、张弘谟、张外加、余永寿带五营兵马前去与赵率教汇合。你带陛下手谕前往,于半道拦截,令曹文诏率部进京,违者斩!”
“遵令。”
高时明接过手谕,退出东暖阁。
“王承恩,你带陛下手谕,按我提供的物资品类,将宫中相关物资,全收入仓储空间。”
中间商系统中,崇祯是原材料供应商,供应品类由陆之源确定,可以随时调整。
他只选定四类:名贵补药,玉石,名贵木材,普通木材。
用于A时空交易的只有普通木材,另三类贵重物品打算作为藏品,存放于仓储空间,需要时再出售。
“遵令。”
王承恩接过手谕和清单,退出东暖阁。
“高宇顺,你带陛下手谕和流民营指南,带人去城西,收拢流民,前往西山一带砍伐木材。及时统计流民人数,估算所需物资,利用系统传消息给陛下,通过仓储空间提供。”
“遵令。”
高宇顺接过手谕和流民营指南,退出东暖阁。
“陛下,调褚宪章、张国元进乾清宫任事;另,南居益南下,令李凤翔跟随,负责物资收集和交易一职。”
“可。”
崇祯点头,唤人去传旨。
王承恩是护道者,不能再窝在乾清宫,要承担更多责任,须调新人进来,他乐于接受先生提名。
待褚宪章三人到来,陆之源将相关事宜吩咐一番,才令他们去做事。
文渊阁内,气氛非常沉闷。
“弹骇开始了。”手拿两本奏章,首辅韩爌摇头苦笑。
阁臣钱龙锡与袁崇焕牵涉颇多,对周延儒此时上书非常恼怒:“周玉绳难道不知,临阵换将,兵之大忌乎?”
“此战胜则罢,不胜则……”阁臣李标也是摇头,后面没说下去,不过钱龙锡秒懂。
“请陛下圣裁吧。”
三人意见一致,事关重大,还是甩锅为妙。
这时,有中书舍人来报:“乾清宫总管褚宪章,褚公公奉旨而来。”
换人了?
三人对视一眼,热情地将褚宪章迎进门。
褚宪章笑着说:“陛下说了,传个旨而已,三位阁老不必大礼参拜。”
“臣谢陛下圣恩。”三人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