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局抬手止住周焱正待汇报的话语。
“这几张也是现场照片?”
“怎么挖出来这么多?”
“这都是AH-4?”
周焱汇报道:“这几张的确都是现场照片。”
“我们从地里一共挖出来一百门。”
“什么?一百门!”吴局惊得一掌拍在桌子上,脑内血气翻涌。
“是的,一百门。已经让张教授看过了。”周焱继续说,
“不过张教授说还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只是跟AH-4非常像,为了能进一步研究明白,这一百门已经全部被他带回了市研究所。”
吴局听完冷静下来:“这样也好,让他们先研究一下具体什么情况。”
“万一测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后续调查有帮助呢。”
“顺便这一百台也有地方可以暂时存放一下。”
“对了,你那边关于这些AH-4有查出什么吗?”
周焱尴尬地轻咳两下。
说是凭空产生的吴局也不信。
纠结两秒,他干脆把岭门县的历史、以及张兆教授到场测炮的经过跟吴局讲了讲。
听完汇报,吴局沉默了。
半晌后,他说:
“你的猜测跟分析也不无道理。”
“这些炮如果真是鬼子研制的,战时不可能不用。”
“可如果是我国研制的,根据技术和手段分析,也只能是近十几年科技高速发展、且有不少科学家的各种理论奠基后才会发生的事。”
“但根据实地挖掘的土壤硬度和颜色情况看,新炮明显一直以来都埋在老炮之下。”
“而老炮的锈迹程度也跟埋藏深浅有关,在土里埋的越深的,明显氧化更严重。如果是人力后期埋的,还能考虑到这一步吗?”
“综合来看,埋藏顺序还是先新式炮,再到锈迹严重的九四式,到锈迹没那么严重的九四式。”
吴局说完又沉默了。
就这还没考虑跟AH-4极为相似的新式炮可能技术更先进呢!
如果是14年之后,到现在中间十几年,还有可能具有充分的犯案时间——也就是埋炮的时间。
但如果这门炮的技术是近几年的,甚至前不久的,又该怎么解释?
路走不通了呀!
“算了。”吴局叹口气,“这些炮已经交给张教授了,那就让专业的人测量完再下结论。”
看看时间,已经将近六点。
太阳渐渐出来了。
天上泛起鱼肚白,吹着微微带有凉意的风。
吴高奇将座机拿到手边。
想必这时候张教授该去研究所搞研究了。
给他打个电话说一下,万一有情况麻烦及时跟局里对接。
市局这边迫切需要一个结果。
“嘟,嘟,嘟……”铃声响起。
此时的研究所。
张兆松口气,心想终于有个能解释的人了。
他接起电话,干脆打开免提。
开门第一句率先拦截吴局的问话:
“吴局,那一百门炮我们刚测了三门。”
“什么?一百门?”王教授突然惊叫起。
给电话那头的吴高奇和周焱都吓了一跳。
“这声音是……王教授?”吴局问。
着实意想不到,这件事居然惊动了王教授。
这人非常厉害,是吴局完全不敢请的人。
王教授抢过话茬:“对,是我,您哪位?”
张兆悄悄提示:“这位是市警察局的局长吴高奇,那一百门炮就是他下属送来的。”
“吴局长,您好。”王教授对着电话说:“刚好我有事想问你。”
“请问那一百门炮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直接送到了我们研究所,是最近有什么新的研究项目吗?”
“嗯,你说。什么?!!!”王教授再次惊叫起,“这真的是从地里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