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便利店还卖肉和菜。不过便利店销售的大多还是生活必需品,种类依然不多。
但是超市这种超级市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他们汇聚了更多的商品,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各种各样的商品几乎都能买到。
如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乃至床、沙发等家具,几乎应有尽有。
而超级市场因为规模庞大,议价能力强,使得他们商品采购比起便利店便宜很多,售价自然也便宜,使得便利店的客源被虹吸。
等到互联网时代之后,电商的出现使得外地的顾客可以买到比当地便宜或者当地买不到的商品。
这大大的加强了地域间商品的流通,让商品的生产地对顾客当地的超市等商品销售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虹吸。
而有了直播带货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如果说一个电商商铺只是卖一个品牌的商品或者一个行业的商品的话,那么直播带货的人理论上可以卖这个地球上生产的所有商品。
比如一个电商商铺是卖空调的,他一般只卖电器。而另一个电商商铺是卖沙发的,他一般也只卖家具。
如果顾客想同时买沙发和空调,那么他需要分别购买。
但是直播带货不同,他的销售可能从袜子到塑料袋,从大闸蟹到游戏机,种类跨度极其之大,简直什么都有。
如果说电商商铺汇聚了各地想买单类商品的顾客,那么直播带货就汇聚了各地想买东西的人。
从最早的无数人将生活必需品卖给周围的客人,到少数几个人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商品卖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
让更少的人分享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商品销售形式的演变。
而商品销售形式的演变过程,也是财富集中的过程。
从货郎到街区便利店,从超级市场到垄断性大集团,掌握商业销售渠道的公司逐渐成为了一个个巨无霸。
而以往的那些小店,则一个个的渐渐消失在了民众的视野中。
当然,销售形式的发展也不是线性的。
在这其中,曾有一个公司跳过了销售形式的发展,创造性的开创了新型的销售方式,那就是西尔斯公司。
他们发明的《邮购名录》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让处在便利店时代的民众轻松买到了几乎是互联网时代才能买到的外地的商品。
这是一个创举,但是《邮购名录》弊端仍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个就是这种方式必须依靠铁路。
而米国的铁路基本只存在于连接东西南北的几条大动脉,其他没有铁路的广大地区的民众无法购买到廉价的商品。
因为目前公路运输运力太低,运费高,民众无法购买便宜的商品。
第二个就是商品的数量。
哪怕西尔斯是商业巨无霸,搜集了各行各业的商品卖给民众,但是这些商品面对民众浩如烟海的需求就显得九牛一毛了。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西尔斯的《邮购名录》销售额在逐年下降。
曾经引导了两次潮流,就是邮购购物以及超级市场,无愧是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