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始终(1 / 1)

“万纪之前,仙人现世,降下神山,镇压妖邪……”

林飞星坐在藏书库里,双手捧着一本连内页都腐朽得快掉渣的书,艰难地辨认着上边的古文。

一纪十二年,万纪便是十二万年。

这书上面记录的正是前朝大乾国纪年,而他阅读的这一段,则是大乾的国号由来。大乾国的建立是在距今五千年前,传承相当悠久。

“其名‘锁灵’,二分青玄,东阳西阴,故曰‘大乾’……原来,这大乾国的国号是这么来的。”

大安国所在地方叫青玄洲,青玄洲中部有一条锁灵山脉,这道天然的屏障如同一把利刀将青玄洲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东部占据了整个青玄洲的六成。

根据典籍记录青玄洲十分巨大,以林飞星从书上看到数据的估算起来,恐怕跟前世的欧亚大陆相仿。

大安帝国便地处东青玄洲,西临后乾北接金国。

东青玄洲以前只有一个国家,国号大乾。两百多年前大乾帝国内乱,四处农民起义藩镇割据,天下各处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其中,驻守在西部的前大乾帝国宁王以靖难勤王的名义组织了一支名为顺天军的势力揭竿而起。

而后顺天军火速吞并周围的藩镇与农民起义军,一度打到大乾帝国中原腹地。

原大乾帝国安国公朱明正临危受命,平定内乱收复大部分国土,将顺天军赶到条件艰苦的西北方。

趁着中原内乱这十多年,一强人也带领自己的部落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诸部。

统一后那人便在北方称帝建国自号大金,眼看中原势微随即出兵南下烧杀抢掠,吞并了不少大乾的地盘。

朱明正又带兵赶跑金人,虽未收复全部国土,但也将金人死死按在玄江以北。

这之后朱明正的势力与声望达到了顶峰,几乎所有武将都愿意臣服在其麾下。

而百姓也对腐朽的大乾帝国生怨已久,都愿尊朱明正为新主。

于是同年冬月,三辞三让后安国公朱明正正式接受大乾孝献皇帝的禅让,加冕登基。

次年正月初一朱明正在汉山封禅改国号为大安,取安定四方之意。改元“天选”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安高祖。

当然这是大安国史书上这么写的,至于那孝献皇帝是真禅让,还是“被”禅让……林飞星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朱明正这人还算比较实在,两百年前孝献皇帝的永乐公爵位到今天还有他的后代承袭。

顺天军虽然在安高祖那讨不到好处,但是好歹也曾经打下了大半个大乾,跑到西北后那些戎狄蛮族自然不是对手。

宁王带领顺天军深入西北统一了戎狄诸部,也建立了个大乾帝国改元“正统”,自称延续了大乾帝国的国祚。

不过从法理上来说,自然还是接受了大乾国献皇帝禅让、正儿八经在原大乾皇帝龙椅上登基的朱明正更被世人承认。

所以大安国的国书上,一直称西边的大乾帝国为后乾,不承认其正统性。

大安帝国继承了曾经大乾帝国的大部分国土,占领着东青玄洲东部大部分以及东青玄洲以南全部海岸线。这是东青玄洲的黄金海岸线,气候温润适合捕鱼与贸易。

地处北方的金国占据了东青玄洲北部的全部海岸线以及东部不到百里的出海口,因为北部太过寒冷这里的海岸线并不适合发展。所以东部那不到百里的出海口成了金国的军事与外贸重地。

而最倒霉的后乾,虽然自号正统但是被揍得最惨,是西北的内陆国。不过因为统一了西北的戎狄,所以跨越了灵绝山脉是唯一将国土延伸到了西青玄洲的国家。

大安帝国继承大统,国力强盛人口众多。

游牧民族建立的金国行事残忍、性格阴狠,一直对大安帝国的东北地区虎视眈眈。

后乾帝国自诩正统,建国过程颇为玄奇又是与西青玄洲交流最为频繁的国家。

于是这青玄洲东部安、乾、金,这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便形成了。

“本以为是神话传说,没想到……”

林飞星面色复杂地看着面前的一堆古籍,颇有种“相信科学,御剑而去”的既视感。

他本以为这个看起来跟蓝星古代差不多的世界,一切的历史总得艺术加工一下。

直到自己也成“艺术”了,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书不是“非遗”,而是纪实文学。

“仙人现世,降下神山,其名‘锁灵’……”林飞星越琢磨这几个字越感觉不对劲,“怎么看着这么像‘前世’记忆里炎黄历史中的‘绝地天通’呢。锁灵,锁的难道是…灵气?!”

林飞星被自己的想法给惊住了,这五十多年来他从来没见过那些神话中的仙人。

自从成为宗师后他在武监司的权限也很高,可以说全大安的情报八成以上他都可以阅览,但他从来没见过任何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记录。

就连先天宗师虽然被称为在世仙人,但无非也就真气外放。还不如前世扛着音响出场的郭巨侠一巴掌就能拍出一条龙来得玄幻。

“看来有大秘密的不止我的身体,还有这个世界……”林飞星眼中闪现着莫名的神色。

晌午,邓督事又照常端着午餐来到藏书库。

据武监司的其他同僚说,这位藏书库林执笔曾经也是一个天才武者。但是在三十多年前因工受伤武道修为止步暗劲,上边怜惜他的苦劳于是派他来守书库。

这位林执笔兢兢业业地在书库守了三十多年,连亲都没娶一直孤身一人。而且自从他接手了藏书库执笔后,书库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邓督事敬佩其为人,加上眼看他年纪大了又受过伤行动不便,于是主动承担起了为林执笔送饭的活计。

邓督事用胳膊肘顶开了大门,边走边喊:“林执笔,今天你可有口福了!上边知道太子殿下这几天要来巡视,这几天的伙食可都是按过年的标准来的。不信你看看这大…肘子……”

院内,桌面上的热茶还冒着热气。可微微摇晃的躺椅上,却不见了那熟悉的人影。

……

大安国国都吴京府的皇城外有一无名小河,几十年前这小河还因附近的居民们胡乱倾倒夜壶与垃圾恶臭熏天。

不知道从哪一任吴京府尹开始下令治理,花了近三年又恢复了它百年前的清澈模样。

河虽是清澈了不过挨着皇城这一截水域却不准老百姓去了,就连周边的居民也被迁到其它地方去居住了。

久而久之,这小河两岸就成了无人打理的荒地杂草丛生。倒是有偶然闯入这里的孩童发现,偶尔会有一身穿麻衣的白须老头在河东岸垂钓。

而那些孩童们长大成人,又从下一代的孩子们的嘴里听到他们偶然撞见那无名河边有一白须老头垂钓。其穿着打扮、表情神态一如当年,久而久之这倒成了吴京城的一京城传说了。

而今天,这小河边破天荒的迎来了另外一位钓客。

“今天倒是奇了,你这乌龟宗师居然舍得出来。”大安皇室的两大宗师高手之一的朱晨,对着身旁的林飞星打趣道。

“朱老头,你这话可说得伤人了。”林飞星坐在朱尘身边嗑着瓜子,“我难得出一趟远门,本来想去皇城藏书阁的,但是想着直接进去不太好所以提前来给你打个招呼。”

“去藏书阁?你这先天宗师,想去就去呗。看几本书罢了又不是造反,难道这吴京城还有谁能拦着你?”朱晨倒是毫不在乎。

两个忘年交的老友嘻嘻哈哈地打趣了一会,林飞星这才对着这位皇室的老祖宗严肃地说道:“朱老,你老实告诉我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仙人’。”

“仙人?你问这个干嘛?”朱晨满脸疑惑地问道。

林飞星运转内气,那威势给了朱晨极大的压迫感。

朱晨嘴边的胡子颤动,神色激动地问道:“这……你!你超脱了宗师之境了?!”

“嗯。”林飞星也是毫不在意地点点头,“大概三天前吧,就这么突破了。不过我感觉有点不对劲,我丹田处貌似多了一点奇怪的东西。”

“丹田?原来如此……怪不得……怪不得,你要问有关仙人的事情。”朱晨满脸呆滞地呢喃着,“我本以为,你是我们中最有希望突破武道极限的。现在看来,你并没有突破武道极限。而是……”

朱晨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他整个人的气质完全改变了。

身体不自觉地佝偻了起来,油亮的银色发须也变成了油尽灯枯的苍白。整个人浮现了几分薄暮之气,看着就似大限将至一样。

“你说的我没法回答你,因为我也不知道。”朱晨声音低哑,“但是如果你真想知道,那就去西青玄洲吧。那些跟你一样突破了宗师极限的都去了那边,或许那边才是你的归宿。”

“知道了。”林飞星看着朱晨颓废地模样,心中已经有数。

习惯性地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泥土,林飞星身形一闪离开了。

“武学之极,先天为终……”

朱晨的声音充满了叹息与不甘。

……

入夜,吴京城歌舞升平。

春晓楼,大安国京城最知名的酒楼。

一留着山羊胡身着锦缎的中年儒生缓缓走来,在酒楼前站定。他发现这平日人声鼎沸号称一菜千金的春晓楼,今日被人包了下来。

儒生走虚眯着眼望了望春晓楼的二楼雅厢区,而后又从怀中摸出一个巴掌大装的鼓鼓囊囊的麻布口袋,这是今天晌午突然出现在他桌上的。

他左手捧着口袋,右手小心翼翼地从袋口捻出一物。

那是一枚松子。

看了几眼,儒生又把松子放了回去,生怕它掉了。

这松子倒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大安地大物博,品相比它好的价格比它金贵的太多太多了。

但这袋松子,对中年儒生来说却非常特殊。

只因它是一种名为白山松的松树所产的松子,而这种松树也只有儒生的老家白山村才有。

而现在,白山村属于金国领土。

袋子里还放了一枚小柬,小柬正是春晓楼的入门凭证。只有持有小柬的人,才能进入其中。

进了春晓楼门,一旁的侍从接过中年儒生的小柬,随后躬身将它引到二楼的天字号雅厢前。

在门口站定整理了一下仪容,举了数次手最后又没骨气地放下。

良久,那儒生这才下定了决心轻轻敲了敲房门。

“叩叩。”

“进。”

最新小说: 瑾宁修真记 我有一个魔神模拟器 教主的退休日常 大梦主 都市仙尊洛尘 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 人间最得意 无极魔道 绝天武神 极道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