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愚也不害羞,直接站起身清唱道:“想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不管风雨有多少,有你就足够。”
张向阳面无表情,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继续。
周孝愚将这首《你笑起来真好看》清唱完。
张向阳点了点头道:“这首歌是你写的吧?”
周孝愚道:“是的,不过还没有出单曲。”
张向阳道:“曲子确实不错,难怪闻天明这么重视你,听说他邀请你好几次,让你加入音乐协会,你同意了没?”
周孝愚不清楚对方为什么提这件事,如实回道:“三天内会递交申请报告。”
张向阳这才笑道:“等你加入后,年底开会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遇见我呢,我是戏曲协会的。”
兜了一圈,这才回到刚才清唱的这首歌上。
“你的乐感、节拍,咬文吐字都没问题,音色的话普普通通中规中矩,不过这首歌并没有高音部分,也没有假音部分,所以我也不清楚你的通俗唱法水平如何。”
“接下来你继续唱一首歌给我听听,就唱那首《新贵妃醉酒》,全程你一个人唱下来,没问题吧?”
周孝愚脑海中思索了一下这首歌的旋律,打开手机,将这首歌调出来,将声音关掉,对着上面的歌词开唱。
唱这首歌时,他就遇到了麻烦,前面的主歌部分还好,到了后面的副歌部分,这里是要用戏腔唱的,不用戏腔的话至少也要假音。
假音周孝愚会一点,但不算专业。
对方让他唱完,他就只能强撑着唱完,这种感觉就好像捏着嗓子一般,声音别提有多怪异了,而且唱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嗓子里面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
全须全尾的唱完一遍已经不容易了,跑调和节拍踩错的事频频发生。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的怪异,男不男女不女,尤其在真假音转换的过度期间,直接乱了套。
张向阳脸上仍旧没多少表情。
等周孝愚唱完,她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给你唱一遍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你听一下。”
张向阳站起身,故意背对着他,紧跟着一只手捏起一根兰花指,上半身豁然转了过来,嗓子同时开启。
“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周孝愚身体一紧,一时间有一股头皮发麻的感觉。
短短的四句歌词,中气十足,气息稳定,而且音域从头到尾就拔的很高,听起来并不是所谓的假音。
假音给人的感觉一般都很单薄,不会有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周孝愚心中惊讶的同时再去看眼前的普通老太太,发现对方身上的气势也跟着变了,少了一丝平凡和普通,多了一丝认真和艺术家的姿态。
这闻天明给他推荐的这位老师还真是‘真人不露像’啊。
对方的唱腔一开口,周孝愚就知道这一波找对了人。
张向阳收住声,又对周孝愚说道:“接下来,我再唱一段越剧《西厢记》里面的选段,你听一听和刚才的这几句有没有区别。”
“怨母亲不解儿女意,拆鸳鸯~车儿向东马儿向西。张生啊,多情青鸾信频寄,我人去博陵心随你。万不能金榜无名暂不归,撇下你,举案齐眉、琴瑟伴侣。”
一句结束,张向阳看向周孝愚,问道:“你觉得刚才的这两段有什么区别?”
周孝愚想了想道:“除了曲调和节奏不同外,其他差不多。”
张向阳笑着重现回到沙发前,端着水杯喝了一口,“你觉得差不多是因为不管是唱越剧选段,还是唱流行歌曲中的戏腔部分,我用的都是同一种发声方式,戏腔唱法,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发声方式。”
“等你学会了,习惯了这种发声方式,以后你也会唱戏腔。”
周孝愚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张老师,你觉得我如今的声乐基础可以在3个月内学会通俗唱法和戏腔唱法吗?”
张向阳思索了一会道:“只要你用心学,我觉得问题不大,即便你3个月学不会,后续我也会继续教,后面的就不用缴费了,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我再给你念两段西厢记中的韵白。”
所谓的韵白,就是念白,或者叫独白,戏曲中除了唱之外,还要说。
这个说也是很考究的,用的是朗诵的手法,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感情丰富。
难度比电影中的台词功底只高不低。
张向阳展示完自己的实力,两边人都很满意。
周孝愚觉得这个老师有真家伙,此行不虚,学费交的值得。
而张向阳知道周孝愚的作曲才华后,也很看好周孝愚未来的星途和发展潜力,收这样的徒弟对他以后也是有好处的。
两人寒暄了一会,张向阳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指了指手腕道:“到点了,我得去附近食堂吃饭,去晚了菜就不新鲜了,吃完饭后我要睡2个小时的午觉,你下午2点半到3点钟再过来。”
“你可以打车回去休息吃午饭,不想回去的话也可以在附近逛逛,我们附近有一个小公园,经常有戏剧学院的学生在里面表演戏曲选段,你可以旁观下。”
张向阳说完直接下逐客令,好似刚才的热情一下子又不见了。
周孝愚自然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只得先告辞。
离开三楼后,他在小区逛了逛,可能是到了饭点,小区的老人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退休年纪的老人,极少见到年轻人。
住在这里的人和这个小区的建筑物一样,怕不是都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了,像这样的老旧小区在前海市这样的大都市还真比较少见。
因为大多都拆迁了。
他因为早餐吃的晚,这会也不算饿,打算去附近的小公园逛一下,将中间的3小时时间消磨掉。
问好去公园的路径后,周孝愚边走边欣赏周围的景色,拐了几个弯就见到了所谓的小公园。
其实就是几栋老旧小区中间的一处小广场。
因为年代太久,周围的花草树木已经完全长大了,遮天蔽日,就成了所谓的公园。
里面有不少的木制靠椅。
人也不算多,倒是十分清净,里面的气温也比外面低了1-2度。
他找了一处地方坐下,从口袋中掏出之前带在身上的笔记本,上面有一页是他昨天趁着酒兴写的一首歌。
歌词用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
至于曲,其实只有副歌部分,也就是一首歌的高潮部分。
周孝愚拿出来看了看,哼了哼,却发现曲和歌词之间的意境不太匹配,如果光看曲子的话,倒是可以成调儿。
质量大概位于C和D档之间。
这样的曲子,若是卖的话也能卖出去,估计只能卖个几万块钱,这还是以他如今的名义多了一层BUFF加成才有人要。
周孝愚摇了摇头,还是决定将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补上,让它成为一首完整,但不是那么完美的歌曲。
有始有终。
卖肯定是不可能卖,对于他而言也算是有一些特殊意义,毕竟是他人生中原创的第一首曲子。
就在他琢磨手中的这首原创歌曲时,附近的一处空地上却传来一阵念白和锣鼓声。
隐约间还有谈话声传来。
周孝愚按耐不住好奇心,收起笔记本,拐了一个弯,发现这边的一处开阔空地上竟然聚集着五六名附近的年轻人,看模样像大学生。
看他们正在进行的动作,更像是戏剧学院的大学生。
“这是在进行戏曲表演?”
周孝愚扫了一眼,马上明白过来。
现场除了这些在空地上练习的大学生外,周围还有几名白发苍苍的观众,应该是这附近小区的居民。
这些老观众正饶有兴趣的观看学生们的表演,时不时还隔空指点一下。
周孝愚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这里距离戏剧学院近,小区大多老旧,很多小区本身就是由戏剧学院的教职工宿舍改变而来的,在几十年前,做大学老师可是享受分配房子福利的。
也或许是因为这边的特殊氛围,也或许是因为老旧小区房租便宜,加上这里住了不少戏剧学院的退休教师,既能给他们当观众,还能时不时的指点一下。
这下,演员,观众,表演场地都有了。
就缺配乐和道具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舞台。
周孝愚原本被人打扰了清净,还有些不爽,这会却直接找了处空地坐了下来,既然要学习戏腔唱法,为什么不对戏曲多一些了解呢?
其实戏剧学院除了教戏曲外,还有表演、动作(打)、台词、化妆、剧本、配乐等等专业。
毕竟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等。
而华夏的戏剧文化,单说戏剧中的戏曲吧,也算是百花齐放,源远流长。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戏曲门派和特长。
如:川省的川剧、浙省的越剧、粤省的粤剧、豫省的豫剧、西北的秦腔、鲁省的吕剧、闽省的闽剧、鄂省的汉剧、冀省的评剧、苏省的昆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