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得夫妇两个各抱一个娃子,四处求医问药,过了五年,两个孩子都先后无药可治的死去了,命运真的是充满着苦难和波折。
“哈哈,员外终于问此问题了,这说明,你虽然在心性上做到了学佛者的要求,但是在道理上还不明白。”和尚笑着回答道。
乡间有人曾讥笑苏员外,说道:“你们夫妇修佛行善这么多年,怎什么好处都未得到,现在却落得个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土布衣衫的下场,何苦呢?”
其实吹笛子也不是简单的吹奏,它的境界也是无止境的,什么样的心境就会吹出什么样的曲子。这个音乐其实与修炼境界的提升是分不开的,有的人就是通过音乐修炼成神的,这个在前一个商人修炼故事中就说过了。
独孤皇后从表面上虽然不表现出来,但是她处处留心苏贵妃的缺点,以便“对症下药”,想要陷害苏贵妃。
你看那些十分忠厚老实的人,没看见有几个得好下场的,好人没好报。这年月得识实务,否则,吃亏的可是自己……”
不久苏氏夫人就有了身孕,后来产下一个女孩,在临产时这种笛音又出现了。苏员外于是就给女儿起名叫“芸静”,就是在云中清净,但又十分的有生机的意思,这个就是以后的苏贵妃。
在吐蕃和回鹘进犯中原,两京失守的前夕,独孤皇后下了毒手,害死了苏贵妃,这一切看起来都是独孤皇后的错,其实这都是前世的因缘果报。
接上一回,这块玉石琵琶就又转生到了人间,准备托生在扬州的一位苏姓人家,那是在唐玄宗的时代。此家的苏老员外,是个非常乐善好施之人,一辈子与夫人郭氏都是积德行善,很受乡邻称赞。
苏员外一看无法,只得让他进屋……就这样,疯道士在苏员外家住下了,这一住就是半年。
在皇宫中,由于苏贵妃(芸静)笛音出众,深得唐代宗的宠爱,但是逐渐的那个独孤皇后就开始妒忌,这个就是因缘果报。
当时国家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很多年了,扬州也不太平,时常有盗贼四起,闹的百姓不得安生。再加上有好几年粮食歉收,百姓的日子都过的紧紧吧吧的,但苏家并没有缺过粮食,这也算是善报的一种吧。
苏员外道:“在下一家是学佛之人,如果道长在我家住,也许会互相干扰修行的。”
苏员外记得将那个疯道士临走时说的话,就把他留下来的短笛放在女儿身边。在女儿芸静长到一岁多的时候,来了个和尚,这个和尚开门见山说道:“我一个修炼的道兄告诉我,希望我能来教您女儿吹笛子。”
然而,他们这么好的一户人家,年轻时经常遇到一些七灾八难的。家里养的大牲口被贼盗抢走,房子被烧过,到了而立之年,好不容易苏夫人才生下两子,一出生就有了毛病。
还好,这个疯道士除了食物需要苏员外家供应之外,别的都不用他家操心,更不对他们的修佛之事干预。这个疯道士每日在他的屋内打坐修行,有时会拿出他的笛子吹一通,那笛声,真是凡尘所没有的美妙:
在以下的章节中,会说一下这个李青莲的现世故事,敬请期待!
皇后就派人暗地将玉佩取出,放在苏贵妃的鞋子里。等到再见到苏贵妃和皇上时,她就假装着要试试苏贵妃的鞋子,然后故作惊讶的说道:“鞋里怎么有块玉佩!”
其实“教吹笛子”,只不过是为了苏芸静在将来与唐代宗结缘的一个引子,从而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这一段文化,也为了化解和独孤皇后的那一段孽缘。
说此话的人,现在是不在少数,在李青莲看来真的是可怜又可笑。一般的人总是看重眼前这点利益,根本不为自己的后半生,甚至自己生命的永远着想。
和尚接着说道:“告诉你吧,你的前世,就是你的所谓武则天时候的‘祖上’。佛家讲的轮回因果报应,是决不会有任何差错和例外的!想想当时你做了那么多的恶事,此生虽然修佛了,但是那个造下的罪业能不用偿还吗?
和现在的人们,谈起这个“善恶有报”的天理时,往往会受到他们的讥讽和嘲弄,人们会说道:“你看那些贪官,贪污了那么多的老百姓的血汗钱,早该判刑或处死了,可是他(她)们现在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苏员外有些失望,但望着女儿长的越来越漂亮,这方面的不足,也就不那么挂在心上了。
苏员外一笑,回答道:“我们学佛根本不是求得世间的安逸,万事都有因果。”话虽这么说,但在心里,苏员外却有些不平和不解。
苏芸静由于前生所造下的业债,已经是彻底地还清,加之她一心修持佛法,在后世就得到一个十分好的去处,这里就暂时不多叙了。
或是雄浑壮美,或如深沉入微,时而似百鸟齐鸣,时而若百川归海,时而似万马奔腾,时而若流水潺潺……,真的是说不出的奇妙!
苏员外不由变得非常尴尬,红着脸说道:“正是,请高僧指点。”
想起了这段的往事因缘,现在的李青莲也不由有点心怀感慨,现在自己和女友(前世的苏芸静),原来在历史上还有这么的一段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