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多年后的一个普通下午,梁太太在与各位上流社会的各位太太小聚后,望着夏末的余晖洒在小花园的玉兰上,她仍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与丈夫的初次相遇。
那应该是一九九三年的夏天,临近八月末的时候……
那时的她十五岁,没几天就要去房一中报到升高中了,她对此既迷惑又向往。
但其实,吴月满的迷惑与烦困并非是因为要升高中才诞生的,她很早之前就有了对自己命运与前途的担忧。
吴月满的闺中好友张凤娟梦想着她爹可以同意她把高中念完,然后出来去惠民超市当个会算账的收银员。而吴月满的那个街溜子邻居狗蛋梦想着能和当地的混子头目攀上关系,然后一起干点儿民怨狗恨guan不理的勾当。初中班里成绩好点儿的,目标远大点儿的梦想着以后能考上好的大学,有个文凭,能混上个知识分子的名头好以此当个老师公职人员什么的……
那吴月满自己呢?她当然不会愿意让自己变成粗俗野蛮的街混子,但也不屑于当个小小的收银妹。老师和公职人员什么的她又觉得日复一日没意思,一眼就望到头了,而且她怕是也没那么聪明的脑袋去考个好大学——实际上吴月满修长白皙的脖颈上的头颅除了美丽和美丽便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养着她的小姨倒是建议她以后可以和谭老师(吴月满的民族舞老师)一起在这个小县城里教别人舞蹈,这倒是够体面,也对应了她唯二的优点——会舞蹈,且水平不低。
但是她这辈子难道就只能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县城凑合一辈子吗?她不能,也不允许自己这样。其实,她很早就暗自告诉过自己:一定到离开这个老破小,要去经济特区见见世面,看看课本上说的洋人长的倒底是什么样子,鼻子是不是真的能高挺的将眼睛都给挡住,看看beijingshanghai这种繁华的好地方早上是不是也和他们这儿一样,家家户户早上都吃红薯配白开水。总之她内心对于文明与繁华有着十分强烈的向往,她已经受够这个处处都充斥着落后粗鲁与僵硬腐朽的小县城了,她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逃离。
她曾对着伟人的相框发过誓,这辈子她绝对要混出个人样儿来,她要让所有人都不敢再欺辱小瞧她!
但她一直都是个自视甚高的孩子,因为她那张极其出众但似乎又没什么大用的脸蛋。平心而论,她除了那张倾倒众生的脸蛋儿和会点儿舞蹈外便再无任何优点,她甚至都不大聪明,因为她的成绩从来都是在中游和倒数之间不断徘徊。她甚至还有不少的缺点,比如自大、虚荣又不大合群,并且这些缺点和她的优点一样,十分引人注目,甚至于吴月满自己都能觉察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她会那样忧虑了。
然而,命运对待她那样的美人一向都是十分宽容友好的。
梁经逢,这位浑身充斥着“文明”与优越的少年的到来,是吴月满抓住命运的机遇往上层爬的一个至关重要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