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灯光,这是15瓦的电灯泡。
陈望家住的老石村离县城近,今年年初通了电。
还是有政策支撑的情况下,每家新装电表都花了几十块钱,
当时可把姐姐心疼坏了。
这灯泡的亮度,加上房屋黑漆漆的根本不反光。
光线只能维持看得见的状态,比起晴朗时候的满月,亮堂不了多少。
孩子们吃着陈望亲手炒的辣子鸡,好吃得他们差不多连土碗都要吞下去。
和姐夫用土碗喝着米酒,看着几个外甥狼吞虎咽的模样。
陈望有股莫名的满足感,幸福的笑着。
四岁的小外甥伸手抓起鸡腿,递给陈望。
“舅舅,给你鸡腿。妈妈说你最喜欢吃鸡腿。”
“我饱了,晓宇吃。”
陈望狠狠灌了一大口酒,这么听话懂事的小外甥,上辈子咋就被自己的失误,给霍霍了呢?
“有两只鸡腿呢,舅舅吃一只,妈妈吃一只。”
陈望深吸一口气,上一世的自己还不如这小外甥懂事。
姐姐对自己的所有付出都不懂感恩,还觉天经地义。
他抚了抚李晓宇的小脑袋。
“妈妈辛苦了,给妈妈吃。爸爸为这个家终日操劳,另一只是不是该给爸爸呢?”
李晓宇仰着小脑袋,似懂非懂地看着陈望。
伸出小手抓起两只鸡腿,分别放进了他爸、他妈的碗里。
陈建芬夫妇还想将鸡腿让给陈望和孩子,却被陈望坚定的制止了。
“姐,姐夫。你们长期干重体力活,这鸡腿,你们吃。还有晓凤,你们两个学学晓宇,这么小就懂得孔融让梨。”
两人默默的将鸡腿放进嘴里,陈建芬脸上浮出幸福的笑,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舅,啥叫孔融让梨?”李晓宇一脸好奇地看向陈望。
“笨,这都不懂,我们刚学的课文。孔融让梨,说的是东汉末年......”
李晓凤一脸傲娇,将在学校学到的故事复述了出来,满脸得意。
“大姐,读书真好玩,我也要读书。”
“都要读书,都要考大学。”陈望双手分别抚摸着李晓英和李晓宇的头:“晓凤书读得不错,故事讲得真好。”
小丫头昂起头,头上扎着冲天辫,像个骄傲的小公鸡。
“那是,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我们班第一名。”
陈望有些讶然,上一世根本没关心过几个外甥的学习。
要不是自己害死李晓宇,姐姐精神崩溃一命归西。
李晓凤也不会才十八岁就早早的嫁人了吧?
或许她也是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大学生。
吃完饭,两个女孩懂事地收拾碗筷。
这天是三月十八,天空放晴,月亮明晃晃地洒在院子里,如银光泄地。
听着水田里零星的蛙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聊。
李晓英突然兴奋地拉起陈望的手。
“舅舅,妈说你小时候抓黄鳝可厉害了,今天月亮这么明,带我们去抓黄鳝呗。”
谷雨过后的水田,月明之时,黄鳝就会出洞。
陈望小时候就经常去抓鳝鱼改善伙食。
听着二丫头的提议,颇有些心动。
不过谷雨时节的黄鳝偏瘦了点,他递给姐夫一根烟,笑道。
“才谷雨呢,等过了小满,黄鳝肥了,舅舅再带你们去抓。”
“不嘛不嘛,我想吃黄鳝了。管他瘦不瘦,咱们抓够一顿的就行了。”
拗不过几个孩子的胡搅蛮缠,加上他也怀念原生态的爆炒鳝段。
这谷雨时节的鳝鱼瘦是瘦了点,却也是最鲜的时候,连骨头一起炒,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好吧。八点半了,正是黄鳝望月找吃食的时候。你们去把鱼篓和黄鳝夹拿来,先说好,就抓一小时,然后回来睡觉。”
几个孩子屁颠屁颠地跑进柴房将工具拿了出来。
李晓英更是跑去房里拿出了家里唯二的电器:手电筒,另外的一样电器就是灯泡。
她将电筒打开顽皮地晃着众人,在地上画着圈。
陈望接过手电,递给陈建芬,笑骂。
“电池多贵,一节五洲电池要一块五呢,用这个去照黄鳝,你妈会心疼的。”
“不得电筒,怎么看亮嘛?”
二丫头嘟着嘴,有些不开心。
“嘿嘿,看舅舅给你们变戏法。”
陈望说着,就摸进堂屋后面,拿出一条废弃的单车轮胎。
他翻出柴刀,将轮胎肢解成几大条。
将其中的一条用废铁丝捆绑在一根木棍上。
接着,他划过一根火柴,很快就将轮胎给点燃了。
“晓凤、晓英,拿起东西走。”
几个孩子看着单车轮胎也能照明,甚至比火把还亮,满脸兴奋和好奇。
“舅舅,给我,我来照亮。”李晓宇冲过来就要拿陈望手里的火把。
“不行,你不能去,你太小了,万一掉水坑里咋办?”
陈望一脸严肃地拒绝,看见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改口道。
“姐夫,你累不?要不你带着晓羽跟着去玩?”
就这样,一家人风风火火地向田坝走去。
李晓凤打着轮胎火把;李晓英拎着鱼篓;李建国背着儿子;全都跟在拿着黄鳝夹的陈望身后。
连续几天的雨,才放晴半日,田坎还是泥滑路烂。
一家五口,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坝里扫荡着。
浩荡的队伍,转战了数十块水田。
当陈望夹起一条条黄鳝时,孩子们就发出雷动般的欢呼。
没一会,李晓英的鱼篓里就有了近二十条黄鳝。
可把孩子们兴奋坏了,李晓英更是想学陈望,赤着脚下田亲自捕捉。
这想法刚萌生,就被陈望无情地制止了。
这时节的母黄鳝即将产卵变性,是最凶猛的时候,会咬人。
陈望小时候就被咬过,没毒,但疼。
突然,一条褐斑水蛇出现在众人的视野。
惊蛰才没过多久,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
出于人类的天性,孩子们都被吓了一跳,连咋咋呼呼的二丫头,都吓得不敢说话了。
对陈望来说,冬眠完的蛇虽瘦了点,但不影响它是一道美味。
晚上的水蛇反应较为迟钝。
陈望是抓黄鳝的好手,水蛇在他眼中,大一点的‘黄鳝’而已。
他让李晓凤将火把移得远一些。
蛇这种生物对热量极其敏感。
右手捏着黄鳝夹子,陈望一步步靠近水蛇。
孩子们的呼吸都屏息住了,紧张至极。
瞄准时机后,陈望没有一丝犹豫,眼疾手快,一下将黄鳝夹,夹住了水蛇七寸。
人蛇斗争,终究是人类秒杀了水蛇。
陈望本想着回去再宰蛇的,但孩子们对蛇很是害怕。
不得已,他只得将蛇头砸烂,带了蛇尸回去。
李晓英可不敢将蛇尸放进鱼篓,陈望只能亲手拿着。
此番夜巡,大获丰收,一家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家里赶。
想到接下来两天,又能吃蛇肉,又能吃黄鳝,几个孩子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这个舅舅实在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