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曲没有告知余父余母,直接跑到临溪村小学找介绍她来的女老师谢灵。谢灵看到余光曲很高兴,带她去见周校长,经过一番考校,周校长同意余光曲在小学任教,教2、3年级的数学。每个月有12元补贴,中午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饭,路途遥远的学生也是一样可以在食堂吃饭,只要把粮食寄放在学校食堂,学校请了一位阿姨统一煮饭。
余光曲抱着教科书从校长室出来,直接到教师办公室找另一位教师陈芳芳。陈芳芳也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从Y省H市过来的,下乡很多年了,家里也没能力让她回乡,年纪也大了,所以在农村找了个老实可靠的汉子嫁了,嫁人之后依然在小学任教,家里男人对她很好,公婆和善,现在怀着孩子准备生产了,所以托谢灵找了余光曲来当教师,顺便帮她代几个月的课,等她生完孩子,孩子大一点了又可以来小学任教,毕竟现在小学教师的名额很多人争着要,也是余光曲表现不错,入了校长的眼,所以名正言顺留下来,顺便帮陈芳芳代语文课。
陈芳芳个子不高,大着肚子,脸圆圆的,笑起来很好看,自从嫁人后有人嘘寒问暖,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所以脸上笑容也多了,她语文课教得好,学生也很喜欢她,所以校长还是同意留个名额给她,只等她生完孩子再来上课。
余光曲和陈芳芳聊了一会,又听她说了一些注意事项,等星期一正式上班就可以交接,又在谢灵的带领下,和其他老师打了招呼后就回家了。兴匆匆地回到家,余光曲迫不及待地和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之前不说是怕若当不了教师,让家里人空欢喜一场。
余母又欢喜又担忧地说:“你这孩子,自从上次病好了就格外有主意,现在有事也不先和我们商量一下,以后有事先和我们说,不要一个人在外面乱闯,你一个女孩子家自己行动,怕你吃亏!”
余光曲一听,心里暖暖的,被父母关爱的滋味真的很好。上辈子和父母关系虽然不差,但是父母都是不怎么开口、又各自忙工作的人,她从小都是和爷爷奶奶住一起,长大后才和父母一起住,所以家里平时都是冷冷清清,大家关系也平平淡淡。
余光曲挨着李二妹,抱着她的胳膊撒娇:“妈,我知道错了,以后有什么事肯定先和爸妈商量。”“妈,小妹现在还小,整天在家帮忙做家务也做不了什么,还是让小妹去读小学吧,我每天带她上学下学,我现在每个月也有工资补贴,可以供小妹读书,好不好?”
余父余母听后,都一脸沉思,家里的情况家里人才知道,家里的粮食勉强够糊口,小学的学费是一学期4块钱,农村人没有其他进项,余家没有多余的钱,因而余光贝还没上过小学。
余家大伯余长发因为识字,又写得一手好字,在村里当生产会计,工作比较轻省,不过也是算公分的,家里也没有余钱,两个儿子读书的钱还是两兄弟一起凑的,想着男孩子还是要读书识字比较好,余家几个大的孩子都勉强读了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后来家里实在没钱了,最小的余光贝就没上学。
现在能供余光贝读书,余父却沉默了,如果有余钱,余父还想着建房子,现在住的土坯房房龄太大了,屋顶经常得修,要不然就漏风漏雨,两个侄子也大了,都得说亲结婚,大哥家的屋子不够住,两个儿子是挤一间的,以后结婚也没有房子住。
余光曲重生后也了解了两家的情况,不过看到余光贝沉默却渴望的眼神,余光曲觉得还是得为小妹争取一下。
“爸,小学的学费也不贵,我每个月的工资都一半交给妈保管,积攒起来留着备用,我保证不会乱花钱。小贝是您的孩子,您也不希望她当个睁眼瞎吧,堂哥堂弟能帮肯定要帮,可是您也不能亏待了小贝。”
余父沉默地吸了两口旱烟,低低地应了声:“读吧,至少识几个字。”
余母一听,松了口气,余光贝激动得眼眶都红了,眼里的亮光让余光曲久久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