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余光贝背着拆了旧衣服缝制的简易单肩包,兴匆匆地跟在余光曲后面一路走到学校,一路上没喊声累。
两人报名缴费拿了课本,把余光贝送到教室里之后,余光曲又赶回教师办公室整理资料准备上课。自此,两姐妹一起上学校,放学一起回家,空闲一起学习、帮余母做家务,虽然生活忙碌,却过得很充实、开心。余光曲也渐渐淡忘前尘往事,一心积极向上。
李韦超辗转到了部队之后,一开始也很难适应部队艰苦生活,每天都是不断地训练训练,新兵虽然年纪轻身体棒,可是从来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而且比起下地干活,部队的训练更加难。
新兵们刚来的时候都被训得有苦难言,所幸部队管饱,小伙子们很会吃,以前在家吃不饱,一年吃不到两次米饭,很多人都是家里穷才报名当兵,为的是在部队能吃饱。现在来了部队,经常吃米饭或馒头,每餐都吃得饱饱的,个子长得飞快。
打打闹闹地过了几个月,李韦超心里郁闷,拿起纸笔想给家人写信,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最后只能告诉家人自己一切安好。
后来鬼使神差地写了封信给余光曲,可能头脑发热,觉得这个一样是穿越来的老乡应该能理解自己心中的苦闷,所以写了长长一封信,全是诉苦吹水聊部队生活,寄出去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没有立场写这封信。
李韦超苦笑,这个世界没有朋友理解他,这种孤独的滋味真不好受,说不定余光曲收到信会认为他脑袋磕了。
确实,这时的余光曲瞪着手里的信封,不知道怎么反应,还好邮递员送信时刚好遇到她,信直接交到她手上,没有被余父余母知道,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看了信,余光曲不知道该不该给李韦超回信,信上写了很多锁事,诉说部队的苦与甜,看得出来李韦超虽然迷惘,却在努力适应部队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余光曲心想,是不是自己长得像玛丽苏,要不然怎么有种自己被当做圣母的感觉,有困难苦恼就写信跟我诉苦,寻求安慰。
余光曲把信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想起上辈子的女儿,想起上辈子电视里看到的那些心里有烦恼的学生没人理解、劝慰,最后心里扭曲走上不归路的新闻报道,最后母爱大爆发,觉得自己有必要挽救一个前途光明的少年,为社会挽救一名有为青年,于是写了一封回信给他,并鼓励他勇敢走下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收到回信的李韦超很意外,他没想到余光曲会给他回信,看了回信之后发现自己找到了知己,在这个不同的年代,终于有人能理解他20世纪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