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庙坡,山顶云雾缭绕,沟壑纵横。
根据唐蓝说,1662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败退到云南,经此地逃至缅甸。吴三桂追至缅甸,将永历帝带回昆明,用弓弦勒死于翠湖边的篦子坡(“逼死坡”)。
当年吴三桂押着朱由榔从缅甸返回途中,皇上一家老小,就在这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山头冻宿了一夜。
有几位讲节气的镇南人,对落难的永历帝深表同情,而对叛明“献关降清”在前,“降而复叛”在后,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可称史上第一汉奸的“三姓家奴”白眼狼吴三桂,甚是鄙弃,为此特出资在此修建一庙,名曰“天子庙”。
这就是“天子庙坡”名字的由来。
这天谢昭昭他们住在一个叫弥渡的地方。
第三日,谢昭昭他们又经过一个有名的地方,无量山。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无量山是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的隐居之所,是段誉与神仙姐姐的邂逅之地,是武林高手对决的地方。
无量山,可谓在金庸笔下出尽风头,令人心生向往。
现在谢昭昭才体会到,这山太长、太大、太宽、太高,而且正是因其高耸入云不可跻,有足难攀,面大而又不可丈量而得名“无量山”。
到达山顶,车队停下加水,一字摆开。
谢昭昭等人下车活动一下筋骨。
指导员喊道:“大家都去方便一下,男生去山头东,女生去山头西,尽量往林子中走。”
谢昭昭和张艺对视一眼,她一屁股坐在地上,摆摆手,“我不去,你们想去尽快去。”
张艺看了看往西区的人群,也坐在地方,“我也不去,今天没喝多少水。”
最后唐蓝和周翠红两人手拉手一起去方便。
谢昭昭早上听见指导员说,晚上要住在云县。
看见不远处有一个老倌赶着一群黑山羊往公路上走来,便起身过去问道:“大爷您好,请问去云县还有多远?”
老倌举着手中的羊鞭,指着西边道:“不远了,喏,就在山那边。”
呵、呵、呵。
山那边。
谢昭昭举目望去,山的那边还是山,山那边到底在哪里?
云省多山,在群山环绕之中有大大小小的坝子1000多个,县城、乡镇多在两山之间的坝子里,一出县城,走出坝子就要翻山越岭,然后再下一坡沿着山脚下的河流走上一程就到了另一县城。
横断山,路难行。
在水者说水,在山者言山。
谢昭昭上一世就听说,云省人习惯以山来定方位,还常常以山来定路的远近。
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人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她曾经在网上见过云省人的吐槽。
云省老乡去京市,向京市人问路,对方非常热情,操着京片子比划着道:从这里往前走,然后往东拐,往西拐,再往左拐、右拐……
直把大山深处的云省老乡听得满头雾水,闻“拐”色变。
云省人在京市闻拐而色变,现在他们这些北方人到了云省,轮到他们闻“山那边”色变了。
大家都回来后,点齐人数继续赶路。
无量山的终点在云县。
下来时候已经是黄昏。
这里已经属于他们所属部队的辖区。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