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距离缅宁,也就百十来公里路程。
带队干部不用再风风火火着急赶路,不到中午便到达缅宁师部。
让谢昭昭有些惊喜的是,这里早就有热菜热饭恭候。
饭后,指导员站起身,声音洪亮地宣布:“师首长非常关心大家,考虑到大家连日车马劳累,决定今天下午让大家休息一下。你们可以到城里走走逛逛,看看缅宁的新面貌。明天再出发!”
话音刚落,便响起一片欢呼叫好声。
大家三三两两结伴而去。
缅宁城在半山之上,与师部遥遥相对。
市内街道不宽,两旁的木板草房非常有特色。
市面上到处都是竹木制品,还有不少土瓷罐子,很引人注目。
谢昭昭发现每家饭店的灶台上都有这样的几排,非常别致。
走着走着,谢昭昭在一家店铺前停下,她的眼睛被一排排整齐的糖和茶吸引住。
“张艺,翠红你们俩快过来。”谢昭昭发现了大惊喜,连忙招呼还在看竹木制品的两人过来。”
听到谢昭昭充满惊喜的呼喊,张艺和周翠红立刻放下手中的物品,迅速跑过来。
“怎么了?发现什么好东西了?”张艺好奇地问道。
谢昭昭指着店铺里的糖和茶,兴奋道:“你们看,缅宁的糖和茶竟然敞开供应的,而且不需要票!”
“真的吗?太好了!”张艺和周翠红异口同声地惊呼道。
糖和茶无论在京市、魔都,还是其他地方,都属紧俏商品,全部需凭购物购买。
一行人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遇到不要票的糖、茶。
谢昭昭假装从兜里掏出钱,豪爽地指着糖和茶,“老板,这两种商品我都要一些。糖给我分成每个半斤装,茶叶包成小包。”
谢昭昭打算给所有认识的人都寄过去一些,顺便自己再留下一些。
周翠红也迫不及待地表示,“我也要买一些糖!我们家平时都舍不得吃糖,这次我要多买些回去给家人尝尝。”
他们家没有工人,一年到头有点儿糖,都舍不得用。
张艺看了看店铺里的茶,“我爸是个茶迷,我买些云省的茶回去,让他也品鉴一下这里的特色。”
说完,她也挑选了一些糖和茶。
三人买完后,拎着大包小包兴奋地去邮局先邮寄出去。
写信的时候,谢昭昭有些烦恼,她过来云省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谁也不知道。
李秀兰若是知道,她过来云省非得炸了不可。
在李秀兰的信里,谢昭昭特意用轻松的语气写道:
缅宁这个地方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热情,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风俗。这里并不是外界传说的那种蛮夷之地,反而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勿念。
接着,她有想到谢老太,老人家一直以为她还留在首都。
在信里,谢昭昭特意提到她过来这边有工资四十多块钱,而且这里只算是过渡,以后会回去。
最后,她拿起给江淮的信。
想到他,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