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明,街道空旷,人声罕至。
上官海棠依旧身着男装,英姿飒爽地策马前行,引领着前方的风向。
随后,一辆装饰古朴而庄严的马车,在张三丰的乘坐下,悠然步入大明的心脏地带,都城之内。
街巷间,万籁俱寂,民众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交谈,纷纷投以敬畏的目光,注视着这辆缓缓行进的马车。车内端坐的,正是那传说中的武林泰斗、超凡入圣的张三丰。
在武林中,张三丰的名字如雷贯耳,是公认的无上高手,其武学造诣深不可测。
而在民间,张三丰则被赋予了更多神秘与神圣的色彩,他是修行者的典范,武当山上的活神仙,其事迹被传颂得既真实又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武当派的名望,在这股口耳相传中日益壮大,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武学范畴,成为了民间信仰与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那独斗少林十万弟子的传说,更是被百姓们视为神迹,认为唯有真正的神仙才能有此等壮举。
因此,当张三丰即将莅临大明皇宫的消息像春风般拂过京城,整个城市瞬间沸腾起来。人们蜂拥至街头巷尾,怀揣着对这位武林圣者的无限敬仰,渴望亲眼见证张真人的风姿。
然而,众人翘首以盼的结果,却是只见马车缓缓行过,张三丰本人并未露面。尽管如此,这并未减损民众的热情与激动,仅仅是那辆承载着传奇的马车,就已足够让无数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张真人驾临我大明都城,此乃我大明之幸,国运定将如日中天,繁荣昌盛!”
“看那边,骑马的少年英姿勃发,言辞间尽显不凡,就连驾车的小丫鬟也是清丽脱俗,真乃人中龙凤。”
“是啊,能侍奉在张真人身边,必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这份福气,岂是凡夫俗子所能企及?”
“自然之理,张真人乃超凡入圣之人,其身边之人,自然也是出类拔萃,令人赞叹不已。”
“确实遗憾,张真人深居马车之中,未露真容,我等无缘得见仙家风采。”
“听闻在武当之巅,张真人时常设坛传道,若你真有心,不妨前往武当,或许能有机缘。”
“武当之行亦非易事,但若有幸,或许能聆听张真人的天籁之音,那已是莫大的福分。”
“未曾谋面,如何聆听?”
“哈哈,你有所不知,张真人之音,犹如天籁,响彻武当七十二峰,乃至山下小镇,万民皆能共鸣。他讲道之时,便是数十万人心灵的洗礼。”
“真乃神迹!待我积蓄足够,定要前往武当山脚下定居,日日聆听真人教诲。”
“此念甚好,但需速行,因慕名前往者众,武当山下小镇的居所,价格已飙升,直逼京城之贵矣。”
马车之内,张三丰的面容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情感。他心中对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辉煌的古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渴望亲眼目睹其真容。然而,一想到宫外那如潮水般汹涌的人群,以及其中可能隐藏的种种复杂因素,他最终还是按捺住了这份冲动,选择了保持低调。
此番曹正淳的安排,他心中自然明了,无非是想借自己之名,彰显皇恩浩荡,同时也是在为他自己博取一份政治资本。面对这样的场面,张三丰虽感无奈,却也未加多言。
当马车缓缓停驻在大明皇宫的巍峨宫门之前,一幕庄严而隆重的场景展现在眼前。年轻的大明皇帝,身着龙袍,英姿勃发,亲自率领着文武百官,整齐列队于宫门两侧,以最崇高的礼节,恭候张真人的到来。
随着车帘的轻轻掀起,张三丰缓缓步出马车,那超凡脱俗的气质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年轻的皇帝见状,连忙趋步上前,躬身施礼,以无比恭敬的口吻说道:“大明皇帝,率文武百官,恭迎张真人圣驾!”
张三丰微微颔首,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昔日身为少林一名籍籍无名的俗家弟子,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转眼间,他已化身为天下敬仰的张真人,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需对他执以弟子之礼。
“皇帝陛下,客气了。”张三丰淡然而笑,仿佛从云端轻步而下,身姿飘逸,不落凡尘。
正德皇帝细细端详着张三丰,眼中满是惊异。早有耳闻张真人青春永驻,未料竟至如此地步,看起来比自己这位正值盛年的帝王还要年轻许多。他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随同张三丰下车的女子们,个个风华绝代,美得令人窒息,即便是自己后宫佳丽无数,也难以寻得如此出尘脱俗之姿。
即便是那以梅兰竹菊命名的四位婢女,其姿色之出众,也远胜正德皇帝后宫中最为耀眼的佳丽,令人不禁感叹。这一刹那,正德皇帝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失落,觉得自己这皇帝之位虽尊,却也不及张三丰这等超脱尘世的真人来得自在逍遥。
然而,他很快便自嘲地笑了,深知自己身为帝王,虽有万般荣耀,却也难及张真人那般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境界。世间之人多羡慕帝王之尊,殊不知帝王心中,亦常有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
“张真人所言极是,朕深知真人喜好清静,此番排场确是过于铺张了。”正德皇帝诚恳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太后在后宫特地为张真人备下了一场小宴,环境清幽雅致,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正德皇帝对于迎接张三丰的事宜,显然深思熟虑,准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一边是大张旗鼓的盛大排场,另一边则是精心布置的清雅幽静之所。张三丰见状,心中暗自赞许正德皇帝的细心与周到。
“如此安排,甚合吾意。”张三丰轻声应允,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意。
随后,一行人移步至皇宫后园,只见太后携同皇后及数位太妃,已在此静候多时。园中布置得既不失皇家风范,又透出一股清新雅致之气,几桌菜肴简约而不失精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匠心独运的意味。
众人依礼入座,就连随侍在侧的梅兰竹菊四剑,也被特别安排在了尊贵的位置。她们虽为侍女,但在这样的场合下,其身份仿佛也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成为了连接凡尘与仙境的桥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庄严与美好。
上官海棠同样感受到了这种身份转换的微妙变化。她本是大内密探,见皇室成员自当行跪拜之礼,但今日她作为武当弟子,伴随张三丰左右,这些繁文缛节自然得以豁免。她静静地立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位武林泰斗的深深敬仰。
太后的话语中满含虔诚,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却也让她对生命的奥秘更加渴望。“哀家年事已高,对道的追求却日益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