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坞馆的几段碎片传说
在年幼的龙川眼里,对面的这一户宅院始终是座神秘的存在。
一出门便能看见高高耸起的青灰色围墙,从巷口一直延伸至巷尾。高耸的灰墙遮住了大半的光线,令原本就窄长的深巷几乎终日不见天日的阴暗着。
青灰色的高墙像一面吸光的大网,将这条深长的巷子整个笼罩了起来。从明媚的桃花坞大街拐进巷口的时候,原本明媚的日光带着温度一起忽然在身后收敛了,眼前是幽暗深长的不见尽头的一条巷。
龙川时常站在自家门口,望着面前的这道高高的灰墙,望着墙头一年比一年疯长的杂草,猜想着高墙之内到底荒芜成了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人长年幽居在这座深宅之中?她到底藏了什么身世?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感到,这一面高高的荒芜的灰墙后面仿佛有着另一个世界,是与他生活的现实截然不同的地方。
那时的龙川常常这样想,那是一片他怎样也到达不了的地方,可是他却莫名的被这一面高耸的墙和那一扇永远紧闭的门吸引。
那吸引并不是单纯的对于一个全然陌生之地的好奇而已,而是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彷佛他曾经去过,熟识高墙深宅中的一切,是一种怀恋之情。
他甚至在童年的记忆里找到过关于桃坞馆内梦的片段。
在梦中,他坠入无边的黑暗之后,随着面前的浓雾一路向前,拨开一层层浓雾,推开斑斑脱落的绛红色老木门,铜制的门环轻声作响,走过残缺一角的影背墙,绕过假山石,来到浓雾弥漫的院子……
在团团浓雾的深处望见一树盛开的玉兰花,映在粗糙冰冷的灰墙上,然后梦就醒了。
在印象中,外婆是唯一能走进这座宅院的人。据说在她年轻时曾经是这一户的佣人,受过女主人的不少恩惠,即便是后来嫁了人搬出了桃坞馆仍旧时常走动,从未断了来往。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买了深巷中的一户小院子,又搬回了桃花坞大街,与桃坞馆比邻而居。
听说在龙川出生之前,外婆还时常出入桃坞馆帮着做些打扫的杂事。倒不是家里缺钱,只是一种习惯,外婆说自己照顾了那户女主人快一辈子了,照顾她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性的牵挂,再说女主人是极不喜欢生人打扰的。
后来因为年岁实在太大,腿脚又不方便,还要看顾年幼的龙川,也就不常去了。
外婆年岁渐长,很多事情自己不便亲力亲为了。后来家里也请了帮佣,主要是来照顾龙川。从乡下请来的女人,外婆从头到脚的端详,问清了家世背景,检查过手指和头发才能来帮佣。
他们家前后换过无数任帮佣,换到本分可靠又做过多年帮佣的吴婶,外婆才肯让她跟着自己偶尔进去桃坞馆。
每次吴婶都是怯怯的,小心谨慎的跟在外婆身后,仅在里面逗留很短的时间,出来时怀抱着些需要换洗的睡衣床单之类的,跟在外婆身后走回来。
即便是现在,吴婶已经彷佛家庭成员般的亲近了,连自家钥匙她都备有一把,外婆仍然从未让她一个人出入过桃坞馆。这也让这座藏在深巷的宅院在龙川心里更加神秘了。
吴婶坐在竹板凳上用手小心翼翼的搓洗着桃坞馆带出来的衣裳,龙川凑过去问:“吴婶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看见什么人没有?”
吴婶便含糊的说,“小孩子打听那么多做什么?”
龙川知道桃坞馆中的事外婆是不许吴婶多嘴的。
衣服洗好了,吴婶将它挂在院中的衣杆上,将洗衣水倒进围墙边的草丛里,便起身去厨房准备晚饭了。留龙川一人在院中,头扬得高高的,呆看着那件挂在青白日光里的衣裳。
那是一件龙川从未见过的奇怪却十分精美的衣裳。
这个年代,年轻人都穿起的确良衬衫的时候,小城里的老人还保持着穿着旧式布衫的习惯。桃花坞女主人的这件衫子样式和外婆吴婶穿的布衫有点像,却比她们穿的长度要长了不少,像一件连衣裙,又没有那么飘逸的裙摆,只是简单修长的两片布料而已。
乍一看以为是普通的旧布衫的加长版,仔细再一瞧却没那么简单,不仅腰身处有优美的曲线,袖口,领口,裙边都缝了小小的滚边,盘扣的复杂精细,小立领的做工精致程度都不是一般市面店铺出售的衣服可以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