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黛玉当日,在宝钗处出来,宝钗是将两串珍珠给她用新绣的手帕包了,放在一个螺钿镶嵌的巴掌大的木盒子里,交由长乐宫掌宫太监处查验过的。
不过黛玉拜别元春,出宫之前,正好遇上了姜赋远还在宫门处。
姜赋远当时刚收到太后处置婷县主的消息,安抚过守门的侍卫后,正想回营地,恰巧见到本朝第一位女同僚过来,就多留了片刻,跟黛玉打招呼。
天子将禁苑中的两座宫殿划给了太后安置第一批女官,负责戍卫宫中及禁苑的,正是左右期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以后见着的日子多着了。
没怨没仇的,谁会跟日后注定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过不去呢?
故此不管是姜赋远还是林黛玉,都客气带笑的彼此见礼问好。
姜赋远见黛玉手里的螺钿盒子,顺口多客气了一句,“林编修这是又得了太后的赏赐?”
姜赋远没有检验的意思,毕竟这事儿不归他们管。
黛玉心思一转,就将盒子打开了,笑道,“不是我,是公主身边的薛侍读得了太后的赏赐,因一贯偏心我,特意留给我了,姐妹之间的小心思,将军别笑话我们。”
“怎么会?亲戚姐妹亲厚,我羡慕还来不及。”既然黛玉大方,姜赋远也没避嫌,饶有兴趣的扫了一眼,手臂一伸,指向宫门外,算是道别。
黛玉盖上盒子,欠身回了一礼,就出来了。
就这么点儿事,宝玉在宫门外正好看在眼里,当时整个人就不对了,回家就开始闹。
他不说,黛玉自然不知道他闹什么,贾母人老成精,猜到了,也不会告诉黛玉去。
毕竟,既然天子都聘女官,开女试,让男女同殿称臣,共同为国办事,难道还能不说话了?
尤其是他们贾家,一边是男的从老到小没一个争气的,全家指望女儿出人头地,一边再不许她们出去做官时与异性同僚打声招呼,那这日子就是不打算过了。
以前么,家里随便逼死个女子,倒好遮掩,所以男人们几千年来欺压惯了的,自然肆无忌惮,仿佛天经地义,永远都不会改的,宁死不悔改一般。
如今但凡死了女的,就准备等官府找上门来吧。
若是发现虐杀逼杀之类的命案,管是什么高门什么世宦,天子正嫌弃吃闲饭的人太多呢,故此偿命抄家发配的,处置起来快得很。
这才发现,往日叫得欢的,喝惯了女人血的‘宁死不悔改’的,改的挺快。
毕竟连孙绍祖那样没廉耻没人性的暴虐之徒,都装的正人君子一般了。
更何况贾府这帮胆子没那么大的男人们呢。
贾母趁机发作贾赦,将他一屋子丫鬟姨娘都给了身契,发了银钱,令她们转为良籍,离开贾府,贾赦愣是没敢再买一个新的。
宝玉倒是想早日定亲呢。
奈何他说了不算。
贾母跟王夫人还在僵着,谁都不肯退一步。
贾母的打算是,此事不急,等宝玉过了十八再说,反正两个孩子还小。
王夫人的打算则是,此事不急,等宝玉过了十八再说,如今贵妃得势,贵妃的亲弟弟,自然想怎么挑就怎么挑,宝钗娶不到,还有别人。
宝玉奈何不了祖母和母亲,憋来憋去,心思越来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