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说,听东府珍大爷说过,此人是前前科的武状元,武艺韬略都了得,当年中状元时才十八呢,如今也才二十四,不过,虽没成亲,但是在家乡已然定亲了。”鸳鸯正在贾母面前回话。
贾母点点头,也没言语。
前儿黛玉入宫,贾琏没在家,宝玉自告奋勇接送她,去时还好好儿的,回来人就蔫了,怎么问也问不出来是为何缘故。
贾母又问黛玉,黛玉也一脸茫然。
宝玉那里连晚饭都不肯吃,急得贾母将跟着他的小厮们挨个叫来问话,来去一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听小厮们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一遍,都见了什么事什么人,什么婷县主大闹宫门之类的热闹。
贾母人老成精,总算从中听出缘故来,吩咐鸳鸯去找凤姐打听宝玉见到的那个期门卫上的年轻将军是谁。
贾琏不在家,凤姐合计着,多半贾珍知道,就让人去东府问去。
贾珍确实知道。
姜赋远此人,出身天水姜氏,而且他们家就是前朝开国时战功赫赫的那一支,从那开始,世代有人从军为将,镇守西北边陲,是武勋名门,前朝还出过皇后。
到了当朝,子弟多走读书科举之路,也有几个中了进士举人的在朝为官,只是家世门第已然大不如前了。
姜赋远天分极高,少年高中,被天子留在禁军之中,到如今已经是左期门卫中郎将。
其实按理说,戍卫宫门的,多是右期门卫,那天要不是婷县主闹事,姜赋远当时离宫门近,该去的也不是他。
这种出身,跟宁荣两国公府的门第,可是不能比的,而且还是订了亲的。
贾珍一想起迎春嫁了孙绍祖,亏大发了,担心贾母问起此人,有给贾家的姑娘选婿之意,最后还加了这一句。
贾家的姑娘们,各个都等着大比,着什么急呢?
就算要嫁,也该嫁女入高门才是。
所以贾赦真是糊涂啊!
贾珍让贾蓉过来回话,凤姐听完,思量片刻,就让平儿去悄悄告诉鸳鸯。
“反正不会是择婿,择婿也不会找这么个人,珍大哥哥别急。”凤姐笑着对贾蓉解释。
“肯定不是,老祖宗哪里舍得?我爹也是瞎着急。”贾蓉道。
“蓉哥儿如今是怎么着?我以为你从北大营出来,该好好歇歇呢,怎么又跑去家学读书呢?”凤姐看他去了一趟北大营,黑了也瘦了,虽没最终通过选拔,人倒是有了几分精悍。
“好我的二婶子,您老不开口,我也要求求二婶子救我一救。如今我爹发作起来越发厉害了,说我既然当不了龙禁卫,档案发去了户部,还不肯趁户部考试之前好好读书,是要死呢!婶子救救我,去替我讨个情儿吧!”贾蓉说着,凑过来,单膝跪在炕上,拉着凤姐的胳膊撒娇道。
“珍大哥哥话虽狠了点儿,却是正经话,这个情儿我可讨不下来,你趁早儿认命好好读书,不只你,蔷哥儿呢,珍大哥哥管不管他,不管我还要上门给珍大哥哥提个醒儿呢。”凤姐拍开他的手,笑道。
“他如今也在家学里苦熬呢!要不是今儿这事儿不好让别人传话儿,您侄儿此刻也在家学苦熬呢!”贾蓉可怜巴巴的,眼泪快掉下来了,嘟囔道,“不是儿子不孝,实在是家学里哪里教户部要考的那些算学律令的东西呢?他也教不了啊!儿子们现在苦熬着,到时候该考的一概没学,白卷交上去,早晚也是让我爹打死算完!”
“这倒是正经话!我却没想到呢!好了好了,是婶子不对,我这些日子,给你姑姑们里外打点走动,忙昏了头,就疏忽了你们。这么着,你且回家学忍几日,婶子这就给你们想办法去。”
“还要忍几日啊?儿子们度日如年啊!而且考期将近,一日也是耽误啊!”贾蓉看凤姐反过味儿来,忙加紧道。
“如今各家各户都满京城高价找教算学律令的先生呢,哪里能一日就得的?你真当我当家容易,这么大的事儿能不替你们打算着?只不过不知道珍大哥哥这么急罢了。”凤姐嗔道。
她确实没在意贾蓉和贾蔷被贾珍送到家学里磋磨的事儿,但是宝玉环哥儿几个要学这些,贾母已然吩咐下了,要合适的先生,她正找着呢。
“且忍忍吧,你娘那里也是知道这事儿的,等找到先生,婶子立时三刻,速去将你们从家学里拯救出来!还是说你俩打算现在离了家学,在先生找到之前,让珍大哥哥亲自教导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