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太虚一梦证大道 > 第十五章 不知是否得道了

第十五章 不知是否得道了(1 / 1)

太上老君对于我对他的腹诽也是一笑置之。

但他的表情明显是满意的。那就是对我所想的,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展性地运用好“以道治国”的这一观点,他还是认同的!

他也没有立即问我该如何发展性地运用好“以道治国”,估计是拭目以待看我以后的发挥吧!

我对《道德经》第十九章的理解呢,也是到位了的。所以,他也没说啥来予以解释,便又接着显化出第二十章的内容来:

“唯之与阿,相去几价?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依我的理解呢,这章是继上一章所说,要使人民回归纯朴,作为君上者在处理政务及平常对待事情上应该持有态度和心态。

“唯”是指小心而谦卑地应声,即“唯唯诺诺”的“唯”。

“阿”则是指逢迎地应声。即“阿谀奉承”的“阿”。此处呢指怠慢地随便应答与别人的谈话。

“唯之与阿,相去几价?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就是说的:

与别人交谈,保持谦恭地应答与傲慢地随便应答相差多么远呢?给予别人以赞扬和鼓励,与恶狠狠地喝斥别人去做事,效果又相差多少呢?别人所畏惧的,作为上位之人,也不可不畏惧那样做。这是自古以来乃至未来都必须注意的啊!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则是说:

大家(指贵族阶层那些人)都熙熙攘攘地聚在一起玩乐,如同在享受着美食与春游中登台欣赏着美景。我(指心中有道的君主)却独自淡泊于那些生活上的享受,没有萌发出欲念的势头来。我昏昏沌沌的样子,纯净得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笑声一般。我懒懒散散,好似心无所归依的样子。众人财物都有所盈余,我却如同很是穷困一样。这是我心愚钝一般啊!众人都是一副十分精明的样子,唯独我昏昏闷闷,什么也不知晓一般。

太上老君这是在说要“大智若愚”啊!那我是不是也该如此装下傻呢?

只是我这心思完全是被他所洞悉了的。他竟报予我一丝婉尔的笑意!

“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则是说“我”的内心活动了!

就是说:其实,我的内心之浩荡开阔,犹如大海一样;我的思维活跃得如同飚风一样亳无止息。众人都做起一副很能干有用的样子,而我独显得愚顽不堪,一无是处。我独与人不同,是我专注在悟道上去了!

这完全就是副卓尔不群、对道孜孜以求的形象嘛!

当然,这算是太上老君要求欲求道的君主,应该摈弃外界纷繁的享受与争锋,而专注于悟道吧!

我虽理解了这意思,但我似乎并没有做到这样啊!

我如此想着,疑虑地望向太上老君。

他却赞许地对我点了点头。那意思既有点像在说你能行的,也有点像在说你已经不错了!

也无它话,他又显化出了第二十一章来: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看后想了一想,前面章老子讲了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内在品质素养,即谦虚、谨慎、质朴、务实、求真。特别强调了要甘于淡泊、特立独行、贵在求真。这章就该是接着说求真的好处:

那就是要把握住了道的真谛,可以以此审视古往今来万事万物而清楚其真实状貌,洞悉一切,从而使自己能一直保持做出正确的决策。

细说来就是:最高级的“德”的形象是咋样的呢?就是一切都循道行事。道又是什么样的呢?它是恍恍惚惚辨析不清的。它那恍恍惚惚之中,又似乎有着一定的具象与实质。它窈窈冥冥之中之中,又似乎有其精髓所在。其精髓是十足的真理!这真理是足以让我们所信服的。从古自今,道的名声一直被大家提及并用它来审视万事万物。我是如何知道世间万事万物的状况的呢?靠的就是心中有“道”!

在这里,老子首先告诉了大家,循道行事便是德。然后说道虽恍惚难以辨清,但可以通过感悟去捕捉到它的神髓。

继而,他说道是值得信服的真理,是人们一直以来用来打开一切大门而洞悉一切的钥匙!

由此,我不禁想到,“道”是不是一种分析事物的方法或原则哟?

我这么一想,倒是惹得太上老君不自觉地“嗯?”了一声!

我晓得他是惊异于我所想的所谓“方法”与“原则”类的说法,便解释道:

“后世西方有一种哲学上分析事物的方法,叫辩证法。即是说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性。要认识清楚事物,必须从正、反两面对其进行分析!而事物正反两方面又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他点头“哦”了一声后说道:“你是说的事物有阴阳两面性哟!但那还不算“道”啊!”

我想也是,阴阳理论与辩论法是何其相似的嘛!不过呢,我进而思忖道:“那“道”是不是阴阳论的根本原则呢?”

我这回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太上老君颔首笑道:“也可以这么认为!事物的根本就是“道”啊!所以,认识事物要从它的根本出发去认识,而不能偏离之!如此说来,这也算是一种原则吧!对!就是根本原则!”

说完,他竟开心得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下子他算是可以把“道”说清楚了!

原来,我这么一问,竟然使得他把多年以来一直想明晰“道”的本质,给“道”一个确切的说法,这么一个难题给解决了!

他笑着捋须说道:“谢谢小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人恒不我欺矣!”

我也不知道,如此我算不算也得道了?

最新小说: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萧云混沌大帝 君逍遥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钟情 倚天之崆峒门徒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 转生万法树,我打造不朽帝族 错撩 鸿蒙天帝 傲世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