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出峰林,前方陡然开阔,极目远望,群山隐隐,山脊连绵不绝。
诸峰峰顶破出云雾,高低不一,显露出一侧,连携抱合广纳出一片天地。
天色渐深,已不见风雪飘落。
马车行于云海,此处彩光昭昭红霞尽暖,张清将一路景色看在眼里,心中宁静,只觉神仙居所,仙人福地莫过于此,叹道,“真乃神仙之所居,仙家之福地”。
云气涨落,如海水冲礁,巨浪翻涌。
又过些许时刻,诸峰早已不见,只剩茫茫云海,车马踏足其上,宛如神仙御驾天马出行。
未待红日尽数降去,前方云海红霞中冒出一座山峰,状若新莲初开,有松柏生于其上,形类华盖。
将近此峰,马车忽地向下坠去,而后落地,落在一个小院内。
“下来罢”。
张清走下马车,顿时一阵晕眩,好一会儿舒缓过来,便看清此地是一处朴素典雅道观,院门向内挂有牌匾,刻印“莲花观”三字,往观内看去,此观依山而建,偶有松柏遮盖,四周云雾浓郁,看不清建在哪个位置,不过马车降落时间不长,应是离山峰不远。
张清正要寻声音而去,一个转身绕过马车,便看到一童子在解束缰绳,八九岁模样,束扎道髻,面色清润,身着天青色素袍。
院内风气浮动,张清再看小童,不由暗道,“果真是仙童”。
黑马卸去缰绳,甩踏马蹄,自寻马舍去了。
张清心中有些疑问,欲要询问,但想到自身刚被人所救,纵使是服食仙丹,此刻浑身也气力不存,又觉饥饿难耐,肠胃配合咕噜作响,一时间竟忘了言语。
“你且随我来”。
小童也不看他,转身朝院内一条向上的栈道走去,张清跟了过去,脚步虚浮,却也并不碍事。
经过栈道,天色已经昏暗下来,踏上最后一阶石梯,入目一片平台,布于三座小峰之中,有灯火照亮,方寸颇大。
居中有一大殿,高约四丈,三层皆灯火通明,周围道路宽阔,石板铺就,而后数间木制房舍有序排列坐落其中,小径交错。
小童引张清入进其中一间,点着油灯,开口道,“屋内有五谷杂粮,柜内衣袍你自取换上”,说罢,踏步出去,很快不见踪影。
张清从床下找出一木盆,出去取了些雪水,虚掩木门,点燃置于屋内一角的炉子,煮沸之后围着简单清洗一番,而后取出一件厚实的素袍换上。
接着在米缸内寻到一些杂粮,谷类豆类混杂,煮成一锅粥,吃了三碗,适才停下,只觉浑身疲累削减,肚中略微饱胀。
张清坐在床榻上,思绪纷飞,但是困意袭来,又觉脑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想不起来,转身就要睡去。
忽地瞥见床头挂一小镜,他凝神看去,却见到一张陌生的脸,弱冠之年,脸颊瘦削,在昏黄的烛光中,面色枯黄,俨然一副衰败模样。
张清心中微动,后又沉默良久,阵阵困意涌动,索性卷裹被子,一头栽倒床上,沉沉睡去......
竖日,张清起身推门离开,欲打些雪水,准备洗漱一番。
推门瞬间,就见到云雾漫天,杳杳冥冥,周遭全然隐于雾中,连轮廓也见不得。
张清沿昨日小径前行,未走三两步,忽觉有霞光照射,透过云雾,小径也被镀了一层金色,他顺着霞光转头,于天上云雾深处中见着一片朦胧赤霞翻滚,伴随阵阵鸣啸,又好似雷音滚滚,愈演愈烈。
他神情一阵恍惚,正待回神,又瞧见一团澄亮光华不知从何而来,倏忽冲入赤霞中,将赤霞斩成两半,连同深处云雾也被劈斩开来,如被撑开,一路消散。
浓雾中似见清晰,有如出现一线天,然而风气更快,还未看清,便及至张清脸上,他本能闭眼。
风气散没,他睁眼看去,却神色一滞,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