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适时开口,在皇后的身边,不少妃子已经哭出了眼泪,似乎是在共情,又似乎是在表演。
郑洋看了眼那些妃子的泪水,有些好奇,这真的能哭出来?
身为皇妃,那个不是出身名门?她们真的会有类似的经历,能与郑才的故事共情?
城墙上,更偏僻些的地方,正是皇子们观看的场所。
“八皇兄,你母妃怎么干哭,不流眼泪啊。”
十皇子距离近,看的真切,有些疑惑。
“十弟莫要说笑,淑贵妃不也差不多么。”
八皇子懂的比十皇子多一些,嘴角带笑,没有半点疑惑的痕迹。
“大哥,你怎么看?”
十皇子没理睬八皇子的反击,反倒是走到了大皇子赵启仁的旁边。
大皇子已经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年,风度翩翩,看着十弟睿智的眼神,摸了摸十皇子的脑袋。
“我等皇子,皆深受感动,万民亦是如此。”
赵启仁看的通透,在场之人哪有能共情的,还不是为了让故事更加饱满?
哭的越伤心,那写故事的太监或许就会落墨一笔,写上某某贵妃闻言,落泪不止。
这都是名声,会落进皇帝的眼中。
十皇子似懂非懂。
感动吗?
也许吧,十皇子只是觉得郑才这个人挺有趣的。
今日过后,放眼整个炎京,谁还不知道胡相门下出了郑才这么一位有志少年。
让天下再没有饿死的孩子,多伟大的理想。
十皇子平时确实看起来有些呆,但并不傻。
郑才讲完了故事,赵渊的目光看向了郑洋。
“悟饭法师,朕看来,此事感天动地,为何不愿与家人相认呢?”
赵渊嘴角带笑,在赵渊看来,郑洋只是心中有气。
毕竟三年未曾见到家人,如今更是成为了空云寺弟子,还和老九一战获得了巨大的名声。
劝说一番,过会儿再让其亲眼看一看父母、兄长的记忆,便会乖乖认清。
直到此刻,赵渊都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认为在炎皇问心镜的面前,决没有人敢说谎,绝没有人敢……欺君!
赵渊完全忽略了郑家人出身微末。
他们哪晓得什么是欺君。
他们哪晓得炎皇问心镜的真正功效。
郑洋缓缓走上前,对赵渊说道:“陛下,在小僧的记忆中,当年小僧并非走失,而是被遗弃在了空云寺山下。”
郑洋并未讲出太多细节,只是以普通三岁孩子能有的记忆力,说出了仅有的真相。
一旁,郑成、赵红二人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但很快就止住了心中的惊慌。
这种情况他们早就私下讨论过。
一口咬死,当年绝对没有抛弃孩子!
所谓的抛弃,不过是三岁孩童的幻想。
错把幻想当成了真正的记忆。
反正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们抛弃了郑洋。
难不成这世间还有什么手段,能把记忆从他们脑子里挖出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