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暮,只要想起人生后悔的事,我的心里便盛满了难过。
周五晚自习,我和卢汐汐在教室里讨论竞赛。因为我明天就要比赛,她翻着书,随机问我题目。
“陈洵,请问京剧起源在什么时候?”她将书摊在桌上,“需要念选项吗?”
“选择题?”我问。
她微微点头。
“我不太清楚,你念选项吧”。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卢汐汐捧起书。
“宋朝?”
“不对。”
“清朝?”
“洵哥,你这是答题还是猜题噢,”她笑,“这题作废。”
“好吧,我好像还没看到这。”
“那我抽查你前面的。”
“行。”
“鸽子与橄榄枝代表和平起源于?”她接着说,“A古希腊神话、B圣经、C罗马传说......”
“B。”
“错了,是起源于古希腊神话。”
“再来。”
“《春秋》是以什么记事的?A纪年、B……”
“纪年。”没等卢汐汐念完选项,我道。
“对了耶。”她不可置信地拍打我的肩膀,笑着说。
“下一题。”
“噢哟,”她又笑起来,“根据科学研究,世界在狗狗的眼里有三种颜色,提问,是哪三种?”
这题我看过,当时觉得有意思,就记下了。
“黑色、白色还有灰色。”
“对了对了,”她翻着书道,“国际象棋哪方先行?”
“白方。”
“我都还没说选项,好吧,是白方。”
时间很快流逝,第三节晚自习的铃声响着。
“你差不多全对噢,好像就错了前面两个,还有中间一两个。”卢汐汐将书递给我。
“喔喔,还行。”
“回寝室?”大家陆陆续续走了,她说。
“一起吧。”
“好。”
路上,我俩被拥挤的人群推在一起。她抓着书包带,我的肩膀和她的肩膀倚靠着。大约三分钟,我到了寝室楼下。
“明天见。”
“早点休息,明天见。”
夜晚躺在床上,窗外树娅摇曳,灯影斑驳。我在心里默默复习着竞赛题目,恍惚间,我想起卢汐汐。在这段时间里,她走进我的生活,清早读书和她在走廊;被罗老师提问时,她偷偷地告诉我答案;而在一个小时前,她来不及写作业却帮助我熟悉竞题。深色的屋里布满了白色的光,我出神望着窗外夜景心不知飞哪去。我想,我好像有着什么秘密藏在心里,在每一天和她一起晨读的清早,在每一次站起来身后轻语的瞬间,在每一次对视时她清澈的眼眸。我很疑虑,因为忘了是怎么开始,也就是对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所以我总试图找寻,一个可以呼吸的空间,一种可以得到回应的心情,或者是和某个人可以走下去的默契。而她,就像会抒情的月亮,可惜我不是诗人,否则,写一万首诗来形容她的善良美丽也不过分。
后来的那段岁月里,她就站在那,我都觉得天底下属她最漂亮。至少她随便说出口的简单几句话带给我的快乐,别人办不到。
我的一生,惟有遗忘是最漫长。
周六午后,百科知识竞赛应时进行,学校广播通知七年级去报告厅就座。
人潮拥挤,竞赛者坐在靠演播室旁边,七年级则按班级就坐。台上的主持人说着开场词,在简绍了第一轮的参赛班级的成员后,知识竞赛正式开幕。(赛程以总得分晋级,直至决赛)
之前高鑫代表八班抽签到了第二轮。(一轮有三到四个班,不固定,共三轮,每一轮只允许晋级一个班级)此刻,我们四个人坐在台下看着比赛。
在主持人的讲辞下,念出了第一轮的第一道题:二战期间,美国加入法西斯同盟是在哪年?这是一道作答题,台上突然安静下来。忽然四班的抢答灯亮起,是一个女生。
“好,请四班选手作答。”主持人道。
“1941年。”
“回答正确,四班得分加一。”
“下一题,被称为瓷都的城市是?请抢答。”
话音刚落,台上四个班级的指示灯全亮着。
“二班最先按到,请作答。”主持人道。
一个女生站起来:“景德镇。”
“回答正确,二班得分加一。”主持人望向观众,“下一题,请问,顷刻间千秋万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A棋局、B战场、C戏台、D房院,请抢答。”
话罢,台下的同学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D,戏台。”一个九班男生抢答。
“答案正确!”
经过十多分钟的赛程,一轮最终四班总得分第一,为11分,成功晋级。
“好的,一轮获胜者为四班,台下的队伍稍作调整,下面有请第二轮队伍上台就座,竞赛继续进行!”主持人退至赛台的左侧。
我和姜婉军、高鑫等四个跟着前面队伍走上台去。
“第二轮竞赛正式开始。”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主持人宣布道。
“请问BJ的别称是?A大都、B中都、C上都、D燕京。”
“有请七班队伍派出代表作答。”七班率先按亮指示灯。
“C,上都。”
“回答正确,这支队伍加一分。”
“请听题,弱冠指多少岁?请作答。”
高薪顿时按下抢答键,主持人示意他可以作答。
“二十岁。”
“答案正确,请坐。”
“下一题,请问普利策奖是哪方面的奖项?”
“有请八班队伍作答。”高鑫再次抢到作题机会。
“新闻和文化。”姜婉军站起来回答。
“正确,八班再加一分。”
话罢,台上我们班方向传来雀跃声,报告厅里热情四溢,说话声不绝。
不知不觉,来到本轮最后一道题,目前七班已得9分,位居第一,而主持人神采奕奕:“请问世界第一枚邮票出现在哪个国家?”
此时,我们班比分9,和七班持平。另外两个班暂时落后,已无缘晋级。然而这道题难住了在场的所有人,报告厅里竟安静下来。
忽然,七班有个男生按下抢答键。
“请作答。”
“美国。”那个男生说。
“七班回答的对吗?”主持人望向观众,顿了顿说。
“对。”
“答案应该是美国。”台下纷纷攘攘。
“如果七班回答正确将晋级竞赛。”他道,“但是很可惜,回答错误。”
这时,一班的指示灯亮起,一个男生站起来:
“我的答案是前苏联。”
“抱歉,答案依旧错误。”主持人严肃地说,“本题还有最后一次作答机会,如果没有决出胜负,那么第二轮将不会有任何一只队伍晋级。”(此次知识竞赛没有设置加题赛)大家听后,没有一个人去按铃,这是最后一次作答机会,无论是答错还是时间终止,我们这一轮将没有队伍晋级。
眼望着时间倒数,我拼命地思索着,只祈愿会有奇迹的一瞬间。(每道题作答限三分钟内,超出作废,可弃题)在倒计时剩一秒时,我们和七班竟同时按下抢答键,连台下的同学们也分辨不出谁快谁慢。在左右为难下,主持人经评委,决定让我们两个班同时进行最后一次答题,前提是只能有一支队伍晋级,如果两方都作答正确或者错误,都不能产生晋级者。
我成为八班代表站起来,七班另外一个男生也站起来。
“请说出你们的答案。”
“英国。”我应声作答。
“法国。”
台上沉默一会,主持人道:“八班晋级。”
后来经过决赛,我们取得第二名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