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遇见天灾大旱,都由府学教谕牵头,组织文会,以诗情表上天,请求上天护卫我大赢子民。”杨同知双手高举,面向苍天。
面对百姓时候,他总是一脸悲戚,好似圣贤书里的人物。
杨同知才气聚拢于喉,声音清楚地向四周百姓耳中传去:“诸位百姓放心,我已经向知府大人上书,明日我会邀请诸位学子,在清江楼举行停雨文会。”
“诸位学子,也定将共同努力,为我福南府平息这次天降洪水!”
雨里,百姓们看着,正气凌然意气风发的杨同知,脸上满是绝望。
明日?
明日停雨,百姓还有家吗?
“为何要明日?”赵同风开口:“今日诸位学子,都不约而同地来到跟随吾来到城门外。”
“福南府文脉不显,今年府学并没有多少学子,现在看来府学学子差不多来了七七八八,杨同知,某觉得择日不如撞日。”
“咱们不如,今日就把这雨停下!”
杨同知自然不愿意,可这其中事由倒是由不得他了。
赵同风一个眼神,薛甲骑马自人群而出:“少爷有令,今日举行文会,摆桌子!”
他一声令下。
天水侯府的车队里,随行军户们,立马拉开雨蓬,后面两辆车上摆放着十余张桌子。
这是赵同风出城时候,示意薛甲装车的!
为的就是今日把杨同知架起来,不是喜欢捧杀?
那我就看看,你能摔多狠。
杨同知一脸为难,大雨洒漫天,他脸上不是雨水,是汗水。
今日举办文会,怎么可能?
今日的雨还淹不得,黄土县,他若在此地举办停雨文会,那知府那,杨知白那边,该怎么交代。
“万万不可,文会一事并非小事,不是说举行就能举行,要告上天的!”杨同知心里后悔万分,他就不该跟着过来。
薛甲走上前,从怀里掏出一根香,掰成三根短香。
他脸上堆起微笑,将香递给杨同知:“现在,现在可以祷告上天!”
杨同知愤怒挥袖:“这……这成何体统啊!未沐浴更衣,连祭品都没有,这样做,老天,圣人都要生气的。”
赵同风站在百姓中间,看着他的表演:“薛甲,满足杨同知的一切要求。”
“只要,他愿意,主持今日文会!”
杨同知看着面前赤瞳龙马上的持戟大将,双手颤抖。
薛甲是天水侯亲卫统领,当年天水侯路过福南府,杨同知远远迎接,曾有幸见过他一面。
天水侯乃是中军都督,身上挂着一品上将军的虚职,整个大赢,只有他一人有此殊荣,薛甲跟在他身边,领的也是四品持戟将军虚职。
他比面前的杨同知还大上一品。
更不用说拦妖州官场,与京都官场相反,从来都是武官地位高。
他不敢接薛甲手里的东西,却又不敢不接薛甲手里的香。
他只好扭脸看向一边,大雨中与百姓同淋雨的赵同风大喊:“赵县令,你一定要逼我不成?”
以下犯上,可是很严重的罪名。
杨同知四周站满学子,远处百姓快挤满城门前空地。
他在这种场景下,说这种话无异于撕破脸。
“不是我逼你,是你逼我,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你竟从不肯开口叫我一声赵世子!”赵同风怎么会上他的当。
杨同知想用上下级关系约束他,却忘了赵同风现在还是未上岗的县令。
赵同风斩李举人,用的黄土县县令身份,这才名正言顺为百姓做主,如今他又灵活上岗,换上赵世子的身份,训斥这无良狗官。
杨同知愣住,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可惜他敢怒不敢言,因为赵同风身后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他站在道德的高点对自己问话,现在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打向自己文名,最锋利的箭矢。
大雨中。
赵同风拱手:“吾今日,借民意,请求大人今日此时,举办停雨文会。”
“莫说,祭品不足的话,百姓对朝廷的相信,就是我等向陛下,拿出的最大祭品!”
杨同知手抖了抖:“准了!”
四方路都堵死,此刻连皇上都搬出来,他实在想不清楚,怎么会有如此不按照官场套路出牌的官二代?这些手段都是正经人家能教出来的吗?
大雨里,不止他一个人奇怪,一双带着魅惑的眼睛,压盯上站在百姓中间的少年:“真是奇怪,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官!”
她身后老者开口询问:“圣女,那黄土县的事,咱们……”
“嘿,那小道士有趣,说话也实诚,他没骗我,这家伙虽油嘴滑舌,可里外都为百姓着想,是个好官,既然如此,这件事,咱们就不给他捣乱了!”
“那咱们怎么去救……”
“还有下次机会,先看看,这小官爷到底要做什么!”
城墙上,楼台中。
知府老爷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厚厚雨幕,他手里抱着一只老猫盯着大雨里的少年,叹气摇头:“终究还是年轻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自己出头呢!”
“不仅把杨同知放在火炉子上烤,还让自己也跳上火炉!”
他从一旁盘子里,捻起一条切好的鱼肉,提溜到猫嘴边。
“停雨文会,就一定能停雨?要是雨不停……”知府老爷盯着大雨中黑压压的蚂蚁。
那是一个,又一个从绝望里跑出来的人。
“要是雨还没停,百姓失望是小,贸然给这场雨打上天灾的标签,衙门就不得不赈灾了!可衙门哪还有粮啊!”
“天圣人啊!咱都这个岁数,还要受这个罪!”
“还是你最幸福,蹲我怀里,吃着鱼片,真让人羡慕!”知府老爷放下猫站起,小心翼翼地爬在窗户边,怕被人发现,又怕看不见外面好戏。
大雨还在下,好似不把江河下决堤,不把人下死就不会停。
城门下,学子们分开站立。
薛甲面前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文房四宝。
他面无表情盯着众学子,大喊:“有诗才者,可前来写出,为我福南府停雨尽一份力!”
府学学子,相互看看,皆有些无奈。
诗词不是粑粑,蹲下就能写出来。
他们倒是准备一些,可这个界面谁敢拿出来?
学子想看尽摇头。
人群里,微弱声音,突然打破这宁静:“学生,学生准备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