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王入秦,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所以那六座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兑现的。
在赵王入秦后,转移嬴稷的注意力,随后,便已有他国的人,收买几个可能会被派遣攻打邯郸的将领。
在同一割地求和时,白起便成了最后的选择。
在嬴稷,发现被坑,之后,怒儿派兵攻打邯郸,而收买贿赂的将领不用多,只要有个别中层将领,接受贿赂通敌,便可将秦国主力军拖在邯郸,乘着秦国国内空虚,联合其他几国攻秦。
现已查到王稽确实通敌,虽还未造成秦国损失,已经押入大牢待审了。
带到秦国反应过来,虽然无法攻破秦国,但亦能使秦国损失惨重,未来几年将无力再战。
元琅开始撒娇:“阿父,趁机去将在赵国的公子接回来嘛~”
“好阿父,阿元求求你啦~阿元都没求过你什么?”
嬴稷没有理元琅,看着白起,“邯郸当真打不下来?武安君去也打不下么?”
“臣无能为力。”白起明媚的心情又不好起来了,什么糟心王上!一点不听人劝!
元琅生怕师父说什么再把阿父了毛的话,赶紧插嘴道,
“打不下来,但是赵国害怕呀,趁机让他们把公子还回来。”幸亏她是师父的徒弟,师父也纵着她,阿父从也不拘着她。
不然元琅一个小公子哪里有她说话的份。
嬴稷叹气,没好气道:“去去去,去吧,劳烦武安君走一趟。”
总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儿孙丧命的。
白起领命:“谨遵王命。”
“陈兵邯郸,向赵王索要那六座城池的百年赋税作为赔偿,顺便把留在赵国为质的公子接回来,最后留一支秦军在邯郸周围,以防生变。”嬴稷已经不信任赵国了,居然耍他!可恶,“嬴元琅,你不准去,留在咸阳宫。”
嬴稷交代完,一手拎着元琅离开,拿不下邯郸,不高兴。
“阿父不可以这样的,我也要跟师父去邯郸!”元琅激烈反抗,不过被嬴稷无情镇压。
三个月后白起的病早就康复了,白起出使赵国。
夜幕下的原野,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一望无际的星空下,田野里的庄稼静静地熟睡,仿佛在为明天的生机蓄力。而远处的小溪,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灵动。
相对于帐外的宁静美好,白起看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元琅,心情一点也美好不起来!
“师父~”元琅看着脸色黑如锅底的白起,扬起乖巧可爱的笑容,想要蒙(萌)混过关。
“偷跑出来的,王上知道吗?”白起能够想象,现在咸阳宫中王上暴跳如雷的样子。
“嘿嘿嘿~现在应该知道了!”她可是在床上留了字的。
“报告君侯,蒙武携王旨意在帐外求见!”
“请进来!”白起从亲兵手里抱过元琅整理好衣袍,和自己坐在一起,让人进来。
蒙武行礼:“公子~,武安君~。”
白起和元琅起身还礼。
蒙武从怀里拿出绢帛双手托举,送到了白起面前,白起双手高举过头顶接过绢帛,并行礼谢恩!
打开绢帛,是嬴稷苍劲有力的笔迹,似乎能听见嬴稷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没有苛责,一字一句皆是关心,锦书十行,行行都是平安。
还回了元琅留在床上的话,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休息,好好在咸阳宫等着女儿带礼物回来。
元琅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最后封自己为宸阳公主出使赵国,直接哇的一声,哭出了声。。。。
对于秦王派宸阳公主出使赵国,山东六国十分不解。
更不能理解的还有秦王让白起二十万秦军护送宸阳公主入赵国。
没错,二十万秦军是以护送元琅的名义开赴邯郸的。
六国联军,原本要在秦国攻打邯郸时,以天下大义之名讨伐暴秦。
现在人家秦国送到赵国的国书写的是,秦国宸阳公主十分向往赵国的风土人情前来游玩,希望你们这些做长辈的好好照顾我女儿。
宸阳公主,光听封号就知道多受宠爱。
白起护送,意思很明显,我女儿要出了事情,打你没商量,这么一来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都没有理由伐秦。
现在六国联军更不能对护送宸阳公主的白起和二十万秦军出手,对白起和秦军出手,就意味着对宸阳公主出手,会被天下人耻笑的,一群大老爷们联合起来,欺负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奶娃!
“秦国真是欺人太甚!”李牧骂道。
项燕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人家光明正大的阳谋。
邯郸城门口,赵王遣使者来接待元琅和白起,使者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相对于接待使者的小心翼翼,来迎接宸阳公主的六国联军统帅们就十分严肃。
“李叔叔,魏叔叔,项叔叔,匡叔叔,栗叔叔,冯将军(冯亭之孙冯毋择)元琅给各位叔叔问安,大早上的劳烦各位叔叔来接元琅辛苦了。”元琅从白起怀里滑下来,拱手作揖,低头弯腰,行晚辈礼。
这叫先发制人。
邯郸城外各国兵卒,就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规规矩矩乖乖巧巧的给长辈行礼。
白起见对面几个大老爷们他直接受了,乖乖徒弟的行礼,还不给半点反应。
锐利的目光扫去,众人只觉一股杀意袭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受了宸阳公主的晚辈礼。
项燕最先反应过来,快走几步蹲下,恭敬的双手将人扶起,摘下随身携带的玉玦,“宸阳公主,这是项叔叔给你的见面礼。”
元琅不知客气为何物,接过玉玦直接挂在身上。
其他几人终于回过神来,一边摘下随身携带之物当做见面礼送给元琅,一边在心里骂白起心黑。
好在虽然猝不及防之前没有准备见面礼,但几人身份都不普通,随身携带之物更是贵重,到不会让人觉得辱没了秦国公主。
元琅看着塞进自己手里的,玉佩,扳指,还有一枚精巧的香囊,毫不客气的和之前项燕送的玉玦挂在一处。
相较于其他人身上所带的东西,李牧身上并没有带这些东西,最后掏出一把自己携带了半生的匕首递给元琅,“李叔叔身上没有带什么精贵的东西,希望这匕首能在公主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公主!”
李牧看着可可爱爱乖乖巧巧小公子,他是真心不希望宸阳公主受到伤害,赵国长平之战损失惨重,兵卒战力十不存一,如果宸阳公主在邯郸受伤,秦伐赵,其他五国袖手旁观还是最乐观的结果,更有可能的是,借着理由和秦国一起瓜分赵国。
所以李牧是真心希望宸阳公主好好的,不过也对,宸阳公主是秦国的公主,将来,即便是秦国灭国,只要她不上战场,不殉国,生活大抵也是会好好的,只是换了一个国家供养。
元琅真诚的道谢:“李叔叔放心,元琅会保护好自己。”笑着将匕首收下。
相较于其他统帅以长辈的身份给宸阳公主回礼,冯毋择此时觉得他脚底下已经出现了一座未央宫了。
要按辈分的话,冯毋择还得叫宸阳公主姑姑。。。。
冯毋择对宸阳公主揖礼道:“外臣拜见宸阳公主,愿公主福慧双增,身体安康。”
外臣拜见公主自然便不用什么礼物。
“冯将军免礼。”元琅回礼。
元琅一行人来到未央宫。
未央宫,赵王年纪不大,还不到而立之年,端正的坐在上首,但还是露出一丝疲态。
群臣分列两旁,鸦雀无声,秦人入赵,反正没什么好事。
在看到白起后,所有的朝臣都目露憎恨的看着白起,恨不能食其肉,啖其血。
可白起身后是秦国,他们惹不起。
白起并不受这些人影响,将嬴元琅护在身边,甚至还能闭目养神。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寒暄过后,赵王然笑着开口:“不知公主来邯郸?可有要事?”
虽然他没觉得一个公主能如何,但是听闻宸阳公主极受秦王宠爱,是秦王前几年的老来子,还是好好哄着为上。
而且,白起就立在元琅身后,一副“我看谁敢造次”的架势。
元琅甜甜一笑开口:“自是有要事,赵王王入秦割地求和,献六城与秦,然赵王归国后食言而肥,赵王如何给我大秦一个交代!”
赵王气的想骂娘,“公主想要如何?”
言外之意就是割地不可能!
割地与强秦,和资敌有什么区别?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六座城池给秦国,不用五年,那六座城池里的青壮,就会成为攻打赵国的兵卒!
元琅再次甜甜一笑开口:“既然不愿割地求和,那不如以那六座城池的百年赋税,赔偿秦国在长平一役受到的损失!”
这是元琅在梦中学到的,梦中有一个场景是几个战胜国要求几个战败国赔款,甚至还联合几个战败国逼另一个战胜国签署不平等条约,赔款甚至是割地,想到梦中那个场景元琅只觉心中泛酸!
所以对于赔款一事,元琅并不觉得像战败国索要赔款,是一件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元琅话一说完,不仅赵国的君臣,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一起进来的,其他几国的统帅将领纷纷看向那个在城外还给自己乖乖巧巧行礼的小公子!
天杀的!秦军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五万!还来要赔偿!!!还能更过分一点么?!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秦国简直是欺人太甚!”
群臣骚动,更有武将暴躁怒骂!
“公主人小说话不知轻重,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赵王皮笑肉不笑的看向白起道:“武安君说是不是啊!”
白起:“城阳公主,说的话自然代表着秦国的意思,白某只是一介护卫。”
后续的扯皮,元琅交给了同行的使团和白起。
没错,赵国同意赔款,虽然赵国君臣都觉得理由很扯,秦国使团和白起也同样觉得理由很扯。
但是对于赵国而言,再打一场~灭国之战和割地求和之间,他们选择割地求和,在割地求和和赔款之间他们选择赔款,在他们眼里,权利是自己的,但赔款又不用自己赔,是国家赔。
同样,对于秦国使团而言,用一场很难赢得的征战,去换六个城池百年赋税是很划算的,顺便去将在赵国的质子换回来。
除了白起,谁都没想过,元琅来邯郸的主要目的是接公子回秦。
使团接到的命令是回秦的时候,顺便把在赵为质的公子接回来。
使团真的打算在回秦的时候顺路把质子接回秦,在这场谈判中从未想过因为质子而退让期中的利益。
赵国,不管是赵王还是群臣,都明白质子不过是秦国的弃子,而质子在赵国过的并不好,要是提出来,秦国使团不但不会因为质子而退让利益,甚至会以质子在赵国受辱为由,增加赔款。
此时的元琅正跟着赵王的小公子,参观未央宫。
“宸阳公主想去哪里?”公子羽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公子,鲜活可爱,一点也不像自己的那些姊妹规矩刻板。
但一想到她是秦国公主,就再也喜欢不起来,说话的语气也显得生硬。
元琅一点都不介意公子羽的说话的语气,现在有点着急,都快逛完未央宫了,却还没有见到,梦里说的那个未来人皇嬴政。
想了想,决定直接问:“公子羽,秦国公子住在何处?”
“公主可是要见秦国质子?”
元琅:“嗯。”
“公主跟我来!”
未央宫一个偏僻的小巷子,一群年龄尚小的宫女和内侍,围在一个角落。
谩骂声此起彼伏,不断传出巷子。
“该死的秦人,狡猾奸诈!”
“就该杀了质子,以宽慰我赵国士卒之英灵!”
“都怪你们秦人,否则我阿父阿母也不会把我卖进宫,秦人该死!”
“听说秦国使团入赵,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被责罚。”
“不用担心,他们是秦国弃子,使团才不会在意!”
元琅到时刚好听到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