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0年,宇文赟去世,宇文阐才8岁,杨丽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但由于新帝和自己都年幼,朝廷陷入混乱。
为了稳定局势,杨丽华让她的父亲杨坚参与朝政。
次年,杨坚废静帝宇文阐自立,建立隋朝,北周灭亡。此时距离宇文赟驾崩、杨坚出任丞相,才7个月时间而已。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
同时,太皇太后阿史那氏迁出隋宫,居隋大兴城。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四月,太皇太后阿史那氏去世,年三十二。隋文帝杨坚为其上谥号“德”,诏命官府备下礼册,将她与宇文邕合葬在孝陵。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
后来,隋文帝商量将杨丽华改嫁,杨丽华坚决不同意。于是,此事作罢:
隋文帝为此下令修尼寺,皇家尼寺万善尼寺。杨达女杨氏到了许嫁的年纪就被送去了万善尼寺。
隋唐京师休祥坊东南隅有万善尼寺,寺西昭成尼寺。关于昭成尼寺的沿革变迁,《长安志》“隋大业元年,元德太子为尼善惠。元懿立为慈和寺,永徽元年废崇德坊之道寺,乃移额及尼于此寺。先天二年又为昭成皇后追福,改为昭成寺”。
原本,杨氏这辈子都得替宇文氏守着,替她素未谋面的夫君。听说,就算是人死了,也是化“舍利子”葬在这皇家尼寺万善尼寺里。
“你都进了这里,还指望有个碑,日后有后人墓扫祭祀?”与杨氏一同被送进皇家尼寺万善尼寺里的,据说,都是替前朝皇族宇文氏给守着的。她们都出身名门,不比杨氏出身差,不过是父母双亡罢了。
“我爹,还活着。”说这话的杨氏,看着万善尼寺里一座气势恢宏的宝塔楼阁,似乎注意到总是锁着门。
“那里面有宝贝。”与杨氏说话的女尼,也有三十来岁了,她告诉杨氏,“到底是皇家尼寺,说是‘擅入宝塔者,死’。”
原本,杨氏在尼寺里的日子也就这么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直到隋文帝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突如其来的一纸赐婚:
朝廷坚持厚赏遂宁公杨达。
隋炀帝不便与之争执,便下旨赐婚,将杨达女杨氏指配太原李氏。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宇文阐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杨坚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陈叔宝被隋军掳至长安,自此结束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活。
陈后主陈叔宝,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陈宣帝陈顼去世,始兴王陈叔陵企图刺杀陈叔宝,事败,伏诛。皇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是为陈后主,成为南陈也是南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后主及从属官僚并入隋朝以后,隋文帝在长安修治宅邸,礼遇甚厚。入隋以后,陈叔宝也是经常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隋文帝杨坚趁势而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确立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安抚岭南,修建隋大兴城,即长安城,开创科举制度。制定开皇律。开启了极为辉煌的盛世“开皇之治”。
开皇年间的遂宁公杨达可谓是官运亨通。公元581年,隋朝建国,杨达门荫入仕,为给事黄门侍郎、进爵位子爵。
吐谷浑侵隋西部,上柱国元谐为元帅征讨,杨达为属下司马。还军后,杨达兼吏部侍郎、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年后,转任内史侍郎、历任鄯州刺史、郑州刺史、赵州刺史。
公元595年,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加上开府位。杨素评价:“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公元602年9月,黄河沿岸诸州发生洪水,杨达奉命救援。10月,转任纳言。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隋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而遂宁公杨达于公元605年,与杨素、宇文恺负责东都洛阳的建设、为营东都副监。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一统南北朝,统一货币,整顿户籍,推行均田制,设置粮仓,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躬行节俭、政绩卓著。但是,坊间传闻,隋文帝晚年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独孤氏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太子杨广即皇帝位。改年号大业。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下令,营建东都,修龙舟,征发民力数十万。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丽。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万民夫,却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便乘机起兵反隋。杨广被迫从辽东撤军。杨玄感败亡后,杨广下令追究,杀了三万余人,并且籍没这些人的家人与财产。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杀的。杨广还流徙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洛阳时,曾开仓赈给百姓。杨广命人将接受米的人都坑杀在都城以南。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杨广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因隋末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杨广北巡长城,突厥始毕可汗率兵攻破隋朝三十九座城,将杨广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突厥射的箭到了御前。而皇子杨杲就在御前,吓得大哭。
杨广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
隋朝已到了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出任太原留守的李渊“晋阳起兵”,南下直取长安,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取代了隋朝。
随着隋朝灭亡和战乱动荡,年近四十的杨氏也想不到,李唐王朝推出优待前朝王室宗亲的国策,开国皇帝李渊遂指婚。
杨氏自幼受戒,剃度出家,后来,又入了皇家尼寺万善尼寺,原是立志长大后要接了师父衣钵,做尼寺住持的。不曾想,年近四十,接任在即,师父突然说她六根不净,就这么从皇家尼寺里走了出来。
见到了李唐新贵武士彟,时年任职禁军。一身戎装。
面对领着他前来的长广公主,杨氏遂点了点头。
既然决定嫁人,且是给李唐新贵武士彟做续弦,继室杨氏便也只能说,是为病卒辽东战场而享国葬的父亲杨达守孝,也是自小与佛结缘,乞愿“六尘不染”侍奉佛祖,“拒缛礼于移天”,所以,她错过了正常的婚期。
隋大业年间,遂宁公杨达于武士彟有恩,就不提了。而杨氏知道,武士彟是敬重杨达为人君子坦荡,也羡慕他生荣死哀,她的一番措辞,坦诚且富有禅意,不出意外地打动了四十四岁的李唐新贵武士彠。
婚约如期。
那是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十二岁的杨氏蓄了发,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