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藤甲兵(1 / 1)

张大元不知不觉上了他人生第一堂的非遗培训课,足足有两个多小时,从上午9点多一直上到了11点多。

虽然他觉得这次的非遗培训很难真正培养出来藤编方面的人才。

但是张大元还是很有信心通过一个星期的培训让这些学员能够对于藤编技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从而在下次工厂的上岗培训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一些,而且他还有一些另外的收获。

非遗之所以会有传承,就是因为有从小接触到这方面的技艺之后,内心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那么就会爱上他。

同样的,张大元的三国藤甲兵故事也吸引了不少的小孩子,看似是50多个学员,其实差不多是70多个。

其中有二十多个小孩,各个年龄段都有,就算把小宝宝排除了,也差不多有10多个适龄的小孩对藤编技艺产生了兴趣。

“大哥哥你真的能做出传说中的藤甲?”一名十多岁的小男孩刚才在走廊的时候听到了有关三国孟获的故事。

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已经在课本上接触过了《三国演义》小说的节选。

比如说草船借箭的经典片段就纳入到了小学生的语文课本当中,因此对于这本小说还是很感兴趣的,老师也建议学生们有时间可以阅读下全文。

小男孩他不知道原来龙州当地居然是南蛮之地啊,而且还能制作传说中刀枪不入的藤甲?

“当然能啊,小弟弟你对藤编感兴趣的话,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跟着你妈过来上课,对了,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别跟你妈说噢。”

“嘻嘻,好的,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下课之后,时不时有小男孩和小女孩过来询问几句有关藤编方面的。

小男孩关注的古代的藤甲,小女孩则是想着自己编织出来手提包之类的。

因为张大元的ppt当中不仅有编织藤椅的视频图片,还有藤编手提包的。

虽然这只是初始版本,价格不贵,制作的工艺也不说很复杂,却极为简洁质朴。

女性对于包包向来没有什么抵抗性,小女孩同样也是如此。

而且她们都是贴心的小棉袄想着的是学会了藤编手艺,亲手编一个藤编包包给亲爱的妈妈……

“看来你的课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啊,这也是他们对于你的肯定。”覃丽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夸赞道。

张大元第一次上这种课,还是急于需要鼓励的。

覃丽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看法,现在看来张大元虽然年轻,估计也就是二十六七岁左右的样子。

且还不是官方认可的县级以上的传承人,不过张大元其确在做着非遗传承人的工作。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非遗文化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我同意!可惜现在的社会还是太追逐利益了,失去了耐心去学习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一直在做非遗方面工作的杨凤不由得感慨良多地道。

上课第一天,他们想着是如何快速进厂,而不是如何能够学习到藤编技艺,下课了也想着50块钱的人头费。

北流镇这边作为搬迁小镇,县城的工厂基本都在这周围了,因此类似的培训也有不少。

全是为了能让北流镇居住的搬迁居民们能就近就业,目的是好的,可是大部分工厂难以生存。

许多的工人进去之后工作一段时间工厂倒闭了,这也就有点难崩了。

所以说单纯依靠政策的扶持还是难以让工厂存活下去,还是要有销路。

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生存下去,活下去才能有岗位,搬迁群众才有真正稳定的就业机会。

张大元的表现很快就得到了杨凤的认可,因此主动添加了他的微信,随后说道:“小张啊,过几天我们就要上报县级传承人名单了,我建议你去报名一下,你看怎么样?”

“我够资格?”

“当然了,我刚才全程听了你讲课,虽然还没有真正看到你做藤编,但是从覃丽的口中也得知了你的手艺出色,完全够县级传承人的资格,我先发个报名表给你看看,有空可以填写下,到时候我们非遗股的工作人员会联系你。”

“好,感谢杨馆的信赖!”张大元知道这全是覃丽的功劳,他看了看杨凤发来的报名表。

除了基本的身份信息之外,还有学艺多少年,技艺水平如何,一些培训的图片、作品之类的。

“刚才培训的图片我发你了。”覃丽知道报名表内有不少培训的现场图片资料,因此需要这些图片作为县级传承人培训的一个资格。

“谢谢。”张大元看了看报名表,基本上藤编方面的资料他全都有了。

而且县级传承人又是县文化馆主导的,负责这一块的副馆长都点头了,基本上都是铁板钉钉的。

手艺级以上的传承人审核难度会大一些,毕竟上面会来人进行现场考察,如果看不顺眼的话,那么就不会审核通过。

张大元上完课了,众人在北流这边的餐馆简单吃了一顿中午饭。

张大元也算是正式跟杨凤这些体制内的人认识了,可能后续都要接触,毕竟张大元也算是搞非遗的人了。

“我来介绍下啊,这是我们文化馆非遗股的股长林方林主任,传承人申报也都是他具体负责。”张大元看到这名叫做林方的男子大概四十来岁,有些军人气质的样子。

据说是文艺兵退伍进入了体制,随身带着一台单反,还以为是摄影爱好者,没想到是文化馆的,看来他也是经常下乡拍摄这方面的素材留存的。

“林大哥你好,我是张大元,今后还要你多照顾啊。”

“好说好说,现在像是你这种年轻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了,刚才你的课我也听了,拍了不少的图片,我们加个微,我发你?”

“那太感谢了。”

因为大家下午都要上班,因此以茶代酒,互相认识了一下。

张大元不像是一些老传承人交流起来都成问题,所以说很多工作他们这些非遗工作者也不好沟通。

但是跟张大元倒是沟通很顺畅,而且作为藤编手艺人,张大元的想法还是很多的。

如何把非遗更好地推广出去,那么就要跟市场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其他人看到这一行有利可图,那么就会有资金、人才、政策方面的倾斜。

最新小说: 重生之出人头地 军婚撩人 大夏龙帅 重生1979,老婆让我接盘 综影视之大佬总是黑化 洪荒降临现实,我提前夺取东皇钟 重回1958 绝世龙婿 高武:瞎眼十年,开局藤虎模板! 重生官场:我真的不想再升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