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号称是死人河的黑水之底,竟然存在着一座古老的城市!
“它彷佛是上千年前沉到河底的,却有着归藏禅师无法理解的建筑。
“那与他之前了解过的古城完全不一样……
“正所谓‘沧海桑田’,曾经建在大地上的城镇,后来随着陆地沉陷,同样被海河淹掉,这种事情虽然罕见,可毕竟还是有的。
“但那些沉入水底的古城,几乎都是由青铜器组成的城池。
“如与明王同一时代、信仰真空老母、开创‘化龙’一派的瓶里妙人,她就曾在龙门之底发现一座古城,屋舍器具,几乎都与青铜息息相关。
“巨大的青铜门在幽暗的河底仍然不生锈,坠嵌在石板间的破碎铜杯生出碧绿的水草,青铜的古棺里埋葬着不朽的活尸,一些上半身维持干尸状、下半身已完全青铜化的尸体悬浮在古棺旁边,彷佛在守候着它……
这是瓶里妙人后来对明王讲述的景象。
“龙门古城至今仍然存在,想去里面探险、搜寻宝物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因为大家坚信一座水下的城市一定会有无上秘宝。
“可真正敢潜入河底的人极少,真正去了的人似乎也都有去无回。
“但龙门古城的发现,让很多人认定,我们这片大地曾经存在过相当繁荣的青铜文明,经历过一个已经没落了的、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青铜时代’。
“包括离咱这庙不远的骷髅山,听说那里的山洞入口就是一扇青铜门,也许就是从青铜时代遗留下来的……”
赵天明心中一动,敏锐地捕捉到两个信息:
一,“青铜的古棺里埋葬着不朽的活尸”。
这让他想到自己穿越到密室里的那具“尸体”,也即坎贝尔夫人带上劳拉女士号、让杰克医生解剖的那具“尸体”。
两者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二,这个世界存在过“青铜时代”,这与伯纳德先生收藏室里那成片的青铜器对得起来。
他更笃信这个世界就是伯纳德和坎贝尔所说的“东方世界”了。
赵天明把一切新鲜信息都暗暗记在心里,没有打岔,安静地听老和尚继续说道:
“可在黑水河底,归藏禅师看见的古城却非常奇怪。
“那些建筑和青铜毫无关系,反而像是用某种类似于云石(注:即大理石)的白色石头砌成的尖塔。
“它们围绕在一起,宛如一簇扎根水底而直刺天空的利剑,还有着许多像是窗格一样的漆黑空洞。
“有些巨大的塔身上还有着像是日晷一样的东西,车轮一样圆,成人那样高,上面刻着十二个刻度,还有一根看起来细长但其实粗如棒槌的针状物,在这漆黑的水底,仍然平稳地走动着。”
说到这里,老和尚似乎是看出赵天明的神情有些古怪,诧异问道:“阿贺,你怎么了?”
没怎么……只是感觉这个既视感很强,好像是哥特风格的建筑群啊……
那个像日晷一样的东西,估计就是钟表了。
西方世界的建筑,怎么沉到东方的水底去了?
赵天明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摇头说道:“没什么,师傅,你接着讲。”
“这片尖塔般的建筑静静地沉在黑水河底,就像是被人遗忘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沉睡中的城市。
“归藏禅师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最强烈的感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为他觉得自己已不需要去回龙坝,寻找传说中的雾里夜郎之国,眼前这座奇异的水底城市,已经是他关于异界猜想的力证了。
“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体内的黑气马上就要爆裂而出。可他想在临死前看一眼,这座城里到底潜藏着什么秘密。
“他本以为自己会看到囚禁在里面的地缚灵,或者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结果……他看到了明王。
“准确地说,是他以为自己看到了明王,但定睛一看,那其实只是一些浮雕,或者说是另一些壁画。
“这些被雕刻在白色尖塔上的明王石刻,它们和他之前在无名石窟里看到的那些,有着同样的材质,明王的姿势却完全不一样。
“归藏禅师浑身颤抖着飞快数了数,一、三、五、七……
“足足有二十四幅明王的浮雕,它们就安静地看着归藏禅师,像是已经等候了上千年。
“归藏禅师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模仿第一幅浮雕明王的姿势,施展了这崭新的一相。
“浓郁如白雾的气息从浮雕上倾泻而出,浇注在他身上,与体内的黑气彷佛阴阳调和一般,互相交融又彼此吸收。
“那种生不如死的焚烧般的痛苦立刻得到缓解,就像是大水漫灌了干旱的田地。
“喜出望外的归藏禅师,一刻不停地把这新明王二十四相施展了下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彷佛静止了,又好像流逝得更快了。
“等到归藏禅师彻底把这水底的二十四相——他后来称之为‘明王二十四白相’——中的白色雾气全都吸收干净,体内的黑气早已不再作恶,而且之前被封印着的地缚灵吸去的黑气,又从它们的灵身里被归藏禅师倒吸了回去。
“二十四黑相里的黑气,与二十四白相里的白雾,势均力敌,互相缠绕,在归藏禅师的丹田处,最终形成了一株黑白两色树木般的形状。
“由于归藏禅师之前还吸收了十七尊明王石像里的黑气,这棵灵树上还是黑色更多一些。
“而它的叶子也是黑白异色的,一枚雪白后就是一枚玄黑,但无论黑白,叶子形状都像燃烧着的火焰。
“在树枝上挂着一颗颗黑白相间的果实,每一个果壳里都封印着一个地缚灵。
“这到底是明王在天之灵在帮助自己,还是他早已想好这封印地缚灵的法子,只是被自己巧合地撞上了,这个问题从那时起就始终盘桓在归藏禅师的心头,可他似乎永远都无法知道了。
“灵树在他腹间轻盈旋转,无比浓郁充沛的灵力流淌在周身百骸,归藏禅师觉得自己身轻如燕又重如千钧,四十八尊姿态各异的明王在他眼前一一闪过,身影同时在错开也同时在重合。
“突然,他们一起停了下来,转过四十八个头,以明王那传说中的喷火怒目直直瞪着归藏禅师。
“归藏禅师在笔记里写道,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了四个字……”
“哪四个字?”赵天明心里轰的一声,浮现出很奇怪的感觉,就像若有所失。
老和尚一字一顿:“他写的是,‘汝、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