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海上不见生明月 > 第1章 避祸去杭经离乱

第1章 避祸去杭经离乱(1 / 1)

明朝嘉靖年间,皇帝痴迷长生之道,不理朝政,奸臣杨嵩专权,祸乱朝纲,以致万民嗟怨,倭寇乘机而起,尤以江浙沿海最为猖獗。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百姓饱受倭寇之乱,不得已内迁避祸,大批百姓从富裕的江浙沿海一代向内地迁移。

在迁移的人群中,有一行五六人格外抢眼,他们不是从江浙迁往内地,却是从内地迁往江浙的,确切的说是从开封迁往杭州的。

这一行人中的领头人叫邓善,原是在开封开粮店度日的,除了卖米面之外,但凡大豆、茶叶、酒水、油盐等物一应俱全,因此家资颇为殷实。邓善而立之年娶妻,到五十岁的时候才得到一女儿,名叫邓瑶。邓瑶从小长相清秀,且天资聪慧,邓善疼爱自己的女儿,专门请了私塾先生。等到邓瑶十二岁时,已经是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女工等事无所不通。

有了这么个十全十美的女儿,邓善从不约束邓瑶的行为。和大多大家闺秀不一样,邓瑶经常带着丫鬟去闹市闲逛。不幸被开封知府谢晖撞见了,非要将邓瑶纳为自己的小妾,邓善自然不允,便带着妻子、女儿、丫鬟等众人逃离开封,投奔他在杭州开酒楼的堂弟邓良。

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邓善带着家人风餐露宿,不敢白天行大道,只能夜间走小路。此时已到了湖州一带,离杭州还有四五日的路程。一路上遇到不少内迁的离民,邓善此时已知道江浙一带倭寇盛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了。

“倭寇来了!”

正当邓善带着家人朝杭州前行之时,突然从某处山上传来呼喊之声,吓得邓善及一众百姓落荒逃窜。

不是倭寇,而是官兵!这些官兵追缴倭寇失利后,看见众多逃难的百姓,想要杀良冒功,顺便做些强盗的生意。如果是倭寇,抢夺完财物或许还会放过百姓性命,官兵伪寇作乱哪还能给百姓留下活口。

看着官兵正在围杀众人,邓善自知难以活命,便将女儿邓瑶藏在路边一树洞之中,邓善先用枯枝堵住洞口,自己及家人用身体挡住枯枝,在洞口外引颈受死,幸得官兵没有仔细搜查,勉强保住了女儿性命。

邓瑶在树洞中只听到一声声惨叫,然后是一阵混乱的嘈杂之音,她不敢出声。一直等到第二天刚朦朦亮的时候,邓瑶扒开枯枝,从树洞中爬了出来,出门向外看,只看到死尸遍地,且个个有尸无头,她分不清楚谁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敢仔细辨认,赶紧朝南方跑去。

一路哭,一路跑,大约跑了十几里地的路程,邓瑶觉得大概安全了,突然瘫在地上痛哭不已,哀痛至极竟昏了过去。

邓瑶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破落的房子里,一个青年正拿着一本旧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发现邓瑶醒来后,青年立刻朝外喊道:

“爹,她醒了!”

这个小伙儿叫王知山,今年刚满二十岁,人称王大郎。王知山的父亲叫王勇,是杭州近郊的菜农。他在早上担菜去杭州的路上,遇到了瘫倒在地的邓瑶,便将邓瑶带回了家中。王勇请了一个郎中给邓瑶看病,郎中告诉他只是惊吓过渡,稍加休息应该就没有事情了。他便吩咐儿子在一旁照顾,自己就去院子里忙活了。

听到儿子的喊叫声后,王勇赶紧跑回屋内,他一边吩咐王知山去盛熬制好的姜汤,一边关心地问道:

“丫头,你终于醒了,你怎么一个人躺在路上啊?”

还没刚缓过神的邓瑶,听到王勇的问话后,再次陷入悲痛之中,她没有回答王勇的话,只是哀恸地抽泣着,她不敢大声痛哭,怕冒犯了救下自己性命的恩人。

王勇仿佛明白了什么,他没有继续问下去了。此时王知山端着冒着热气的姜汤进来了,王勇安排儿子把姜汤递给邓瑶。

“丫头,先别想太多,喝口热姜汤吧,有什么事情以后再说。”

邓瑶很悲痛,她不想喝。然而家人已遭惨死,她不敢违背恩人的善意。她想用手去接汤碗,才发现自己没有一点力气了。

王知山怔怔地望着邓瑶,他看见邓瑶先是把头抬了起来,眼角的泪水连成线地向下流着,却也没有动手去接汤碗。他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父亲。

“还愣着干嘛,丫头现在哪里还有力气,你喂给她喝!”

王知山有些不情愿,他看看父亲,又看看邓瑶,用勺子盛了一勺姜汤。他用嘴轻吹了几下,便递到邓瑶嘴中。王知山做这件事情并不熟练,再加上有些紧张,前几次都没成功把姜汤喂进邓瑶嘴中,但好在熟能生巧,最终还是把小半碗姜汤喂完了。

“丫头,你好好休息一会吧,我先出去一趟,等会让大郎喊我。”

喝过王知山喂过的姜汤后,邓瑶感到慢慢有些力气了。她仍然没有说话,她回想着遍地的无头尸体,那堆尸体里面有穿和父母一样衣服的,她不禁又抽泣地哭了起来,此时的声音比上一次要小的多,她已经有足够的力气控制自己的声音了。

邓瑶既悲痛又内疚,如果不是她在闹市闲逛,如果她没有拒绝做开封知府谢晖的小妾,她的父母也不至于举家逃往,可现在全家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王知山看着邓瑶在低声抽泣着,他没有说什么,递给他一个半新的手帕,继续拿起那本旧书看了起来,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庸》,他在准备杭州府今年的院试。

一个时辰后,天渐渐暗了下来,王勇再次走进了房间,这次的脚步声明显缓慢了很多,也沉闷了很多。

“大郎,去把正屋的煤油灯端过来,记得把门关上。”

王知山听命出去了,木门“咿呀”的声音,将邓瑶从悲痛中拉了回来。王勇有些急切地问道:

“你是离开家乡正在内迁的?”

“不是,是从开封去杭州的。”邓瑶看了眼王勇,摇了摇头,用嘶哑的嗓子低沉地回答。

“在你倒地的附近,杭州的府兵发现了一堆无头尸体,说是被倭寇杀害的,他们正准备把尸体烧掉。”王勇没有进一步打听的意思,把他打听到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告诉了邓瑶。

邓瑶有些着急,她急忙把被子掀开,尝试着从床上下来,还没站的住,就又趴倒在了地上。

王勇赶紧把邓瑶扶回了床上,叹了口气,安慰地说道:

“倭寇杀人是不会把人的头砍掉的,这恐怕又是官兵自己干的,他们这样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把尸体烧掉。你千万别过去,这会害了你,也会害了我们的。”

听到王勇的话,邓瑶怔怔地盯着王勇,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心灰意冷的无奈,她本已干涩的眼中再次流出了泪水,泪水不再是连成一条线,而是一滴一滴地缓缓向外流着。她点了点头,朝王勇一字一句地说道:

“多谢恩人,我知道怎么做。”

“咿呀”一声,王知山推门而入,他拿来了煤油灯,放在邓瑶床头边的桌子上。

“走吧,你今晚和我一起睡吧。”

王勇没有再向邓瑶问些什么,也没有再向邓瑶说些什么,而是转身吩咐王知山。和之前一样,王知山没有说些什么,他拿起了刚才被放在桌子上的《中庸》,就和父亲一起走出了房间。

半个时辰后,王勇端过来两个半旧的碗,一个碗大些,里面放着一个杂面馒头,馒头下面是一些炒好的青菜,一个碗小些,里面盛着满满的热水,还向外冒着热气。

“吃吧,父亲说北方人吃面食,他做了几个馒头给你吃。”

王知山第一次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很稚嫩也很简短,说完后就专门离开了房间,“咿呀”的声音再次出现,房间的门再次被关上了。

木门“咿呀”的声音,再次将邓瑶从悲痛中拉了回来。

夜色终于降临了,好在煤油灯的火焰足够明亮,把整个房间从黑夜中解脱了出来。她看到了桌子上的馒头和热水,端起来水碗喝了几口水,又把它放回了原处。她又拿起了馒头,没有喂进嘴里,而是放在了胸口上,这样能给她带来一些温暖。

她看到桌子上有四五本破旧的书,一个笔架上零散着挂着两只毛笔。这房间是王知山的。在煤油灯的婆娑的火焰下,这个桌子以及桌子上的东西,显得越发陈旧了,却显得邓瑶清秀的面容越发动人了,只是火焰火红的颜色涂抹在邓瑶苍白的面容上,有一种不太和谐的凄美感觉。

由于没有人挑拨灯芯,煤油灯的火焰越来越小了,终于在两个时辰后,跳动的火焰熄灭了,黑夜还是吞没了这个房间。

又一个时辰后,房间外的黑夜中闪烁了一些亮光,空气中弥漫着一些焦味,这是官兵在焚烧无头尸体。他们很会选择焚烧的时间,只有最深的夜才能掩饰他们的罪恶。

邓瑶没有被火光和气味惊醒,她实在是太累了,睡觉能让她短暂地忘掉一切。

最新小说: 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 拥有双天赋的我成为最强玩家 爱在温柔里生长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娇笙惯养po 麒麟神相 末世:播种女神暴击,亿倍返还 诸界末日在线 尸兄 我给末世主角们发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