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青春不锁愁 > 第81章 励志

第81章 励志(1 / 1)

距“十一”仅有两天的一个课后,李浩哲向全班同学宣布万家福连锁超市“十一”促销员的招聘消息,瞬间引爆了教室里的气氛。

“班长,万家福在哪?”韩阳问。

“离咱们学校两站地。”张野抢先回答。

“促销员做什么?”侯玲甩了甩齐肩的短发问。自从她对李浩哲仅抱一丝尚存的幻想,为维护内心的自尊,外加已有十足把握毕业留京,神色变得愈加高傲而不可攀。不管怎么说,既然李浩哲没有公开身份的女朋友,对任何女生而言机会均等。

“发放商品海报,可能有点委屈大家了,大家自愿哈。”

陈锋高举手臂示意后,问:“头儿,打断一下,此差事是否须长相貌美?我可以去吗?”

“没有相貌、性别、年龄要求,当然可以。”

“报酬如何?”陈锋又问。

“每人三天二百元,负责发放一千张宣传单。”

“不错嘛,比计件挣钱轻松得多。”郑智超笑道,似乎也很感兴趣。

“三天二百元,听起来不赖呀,班长,你好厉害啊。”阚小华有些小激动地说。

李浩哲笑了笑,“工钱事后结算,因此有一定风险性。愿意参加的,到我这儿报名。超市要求我们认真工作,保质保量地把宣传单发放到位,一旦发现有人偷懒耍滑,作为惩罚要扣除相应的工资。”

“头儿,你是怎么弄来的这份差事?”陈锋激动地又问。

“凑巧路过万家福超市门口,看到他们正在贴海报,我找到了超市负责人。”

“班长你好好厉害呦!”赵盈盈拍着手兴奋地叫道,崇拜之情简直像是看见了一位超级无敌的大英雄。

李浩哲环顾一周,屋子里站着的坐着的都目光热切的注视着他。林雨荷眼神里透着小小的兴奋;一向爱叽叽喳喳的孙美燕变得难得的安静;当了系学生会主席自觉高人一等的魏崎,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洗涤心灵似的触动……

“不知大家对此事作何想法,我认为多接触接触社会,增加阅历,或许对咱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有些好处,还可以补贴一下自己,一举双得。现在我统计一下报名人数,我报名参加。”李浩哲一边说一边拿起本子,写上自己的名字。“哦对了,报名人数有限制,最多十人,多于十人,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报酬总额除以人数均分,二是采取抓阄方式决定谁去谁不去,我建议采用第一方案,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见?”

大家纷纷表态同意。林雨荷不解,家庭条件优越的李浩哲为何要做于他而言辛苦的工作?

李浩哲表情严肃的逐一询问登记,问到佟钰时,佟钰一本正经的笑道:“哎呀,我还没想好呢,林雨荷、刘俊楠,你俩报名不?”

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地卖馒头,一个月挣的钱也不如她这几天挣得多,林雨荷对回头看着她的佟钰点点头。刘俊楠心思本有点动摇,左右一权衡两节形体训练课和口语课,决定不报名。钱可以以后随时挣,学习良机却难再寻,于是回复佟钰一个“不”字。

佟钰见刘俊楠不去,心下琢磨起来:林雨荷去,刘俊楠怎会不去?肯定是嫌丢人。转念又想:自己是不能去的,前不久刚同张博吵完架,自己“十一”去挣钱,让张博去哪里呀?

李浩哲语气平静地说:“暂时没想好的同学今天下午第一堂课后报给我也可以。不过,报名只限于咱们班同学,外班不可以,我只为咱班做了担保。

报名人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人。女生徐立岩、邸紫嫣、刘俊楠、沈玫、佟钰不去,男生蒋鹏、魏崎、张野、王志刚,以及留级下来的欧阳宏和黄奕凯不去,去的都很感激李浩哲。孙美燕和侯玲只需“十一”下午五点准时回校集合,白日里的活动并不受影响。

“头儿,你可真有办法,为了省点路费,到现在我只在大一寒假回了一次家。”陈锋的一席话仿佛在教室里引燃了一枚重磅炸弹。

“那你得多想家啊!”佟钰情绪激动地嚷起来。

“想家啊,谁能不想家啊,”陈锋面色浮现只有经历过风雨才会有的淡定和从容,他语气平静得好似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第一年我非常想家,假期回了家,路上三天,为了省钱,我只喝了水。我父母都是农民,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钱,没等过年我就返校了,兜里只有路费。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活干,伙食费和学费都是我打工挣来的。”

孙美燕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难得一见严肃的说:“陈锋,你太励志了,简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男生不像你们女生那么娇气,比你们坚强,能吃苦得多。”陈锋依旧语气平静。

“不对不对,我们也很坚强,不比你们差。”赵盈盈眼眸里闪着晶莹的亮光。

“可能比你们还要坚强。”侯玲又傲气地甩甩头发,扬起尖尖的下巴。

61班在此之前从未面对面公开谈过家庭经济状况,因为从平时的用品和吃穿就已经说明了一切。61班家境好的同学不多,相对而言,李浩哲、蒋鹏、邸紫嫣、徐立岩的家庭条件要优越些,郑智超、陈锋和阚小华,还有原班李盛霖的家庭靠种地为生,经济条件相对差一些,其他人基本差不多。

“陈锋,你都干些什么活?”“你上哪找工作?”“你现在还在打工吗?”“陈锋,毕业前你一直不打算回家吗?”

“我主要出力气的啦。”“去批发市场帮进货商扛货,有时我和郑智超一起干。”“对,直到毕业再回家。”

“什么?还有郑智超?”“哎,哎,郑智超,你回几次家?”

“嘿嘿,还未回过呢,我在学校过了两个年。”

“什么?天哪!”“真没想到哇!”教室里又炸开了锅。

郑智超从未刻意回避过家庭的贫穷。寝室床上是他从小盖到大的被褥,只不过有新被里被面罩着,他人看不到这些。仅有的几身换洗衣服,多是化纤衣料,因为结实、耐磨、省钱,就连他身上这件蓝不蓝,绿不绿的外衣尽管穿着年头过久,颜色暗旧,薄得透亮,却可以继续为他效力。入学前,母亲赶了很远的山路去集市上为他添置一套新衣裤,平日里他是舍不得穿的。

尽管这样,郑智超依然十分知足,能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读书,他已是个幸运儿。为了他,家里倾囊而出,四处举债,尽了最大的努力,何况家中还有一弟一妹在读书。为了他,妹妹差点辍了学。若不是他极力劝说父母,恐怕妹妹早迫不得已承担起繁重的家务。

父母把全部的生活希望寄托于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靠地,过着终日土里刨食的日子。他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最有权诉说农民的不易。

郑智超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傍晚。父亲做出让幺妹辍学的决定,幺妹没有一声反驳,低着头默默走出了屋门。顶梁柱的父亲蹲在地上沉默无语,“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母亲独自躲在一边偷偷抹着眼泪,那时真比杀了他的感觉都要难受。

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更有责任义务帮父母分担解忧。自从他贴着胸口揣走了东拼西凑而来的学费后,他就没再花过家里一分钱,不仅如此,他还定期往家里汇钱,承担起了弟弟妹妹读书的费用。

假期,郑智超在校外拼命打工出劳力,去批发市场帮批发商送货,到工地搬运水泥砖头,扛过钢筋拽过电缆,还曾在餐馆当过小工洗过盘子,他几乎不让自己有一刻的清闲。他也曾尝试体面一些的活,比如家教什么的,但他那身寒酸的衣着,有谁会认为是天之骄子?他站在路边,举着“家教”的纸,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即使有人肯打量打量他,那眼神也明显带着怀疑,好像一不小心上了骗子的当,他们的性命就会受到威胁,家产就会被偷个精光。白白耽搁了一天的工钱,就让他对做家教心灰意冷。

再恶心不过的是,一个穿着时尚,姿色妖艳的中年妇女在他身边停下轿车,走下来神秘兮兮地说要包养他,而且每个月会给他好多钱。他气得用四川方言骂道:“你个笋壳脸!好意思撒?!”

妖艳女人扭动着腰肢,继续纠缠,“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小麦肤色,身体强健,买卖不成仁义在嘛,既然出来赚钱,干什么不是干啊?”

郑智超的怒火简直要狂涌出脑门,他改用普通话大声骂道:“不要脸的东西!”

妖艳女人变了脸色,疯了一样破口大骂起来。惹不起还躲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郑智超转身就走,老远还能听见那个女人的尖叫怒骂。

真是神经病,变态!一气之下,郑智超再也没了做家教的打算,干苦力虽然累,但干完活雇主就付钱,简单,利索。

李浩哲是天底下最好,最善良,最有义气的朋友,不嫌贫爱富,也从未瞧不起他这样的穷娃,他把这份深情重义深记在心底。

教室里分成了两派,男女生站在不同性别的立场,你一句我一句的嚷嚷开了。

侯玲问李浩哲“去哪里发宣传单?”才使得话题重新步入正轨。李浩哲稍稍提高了嗓门:“商场附近的街道、居民区。”

话音一落,又引起一阵轰动。“哇,太好了!”“出体力也没关系!”“就当社会实践了。”孙美燕、侯玲带头鼓起了掌,没报名的也被屋子里兴奋的情绪感染了,纷纷表示祝贺。

徐立岩打算除了放松一天去王府井一带转转外,余下的二天,开始着手复习考研的基础课,以打场有准备的漂亮仗。

只要想起往事,邸紫嫣心情就糟糕透顶,不知用什么法子才能发泄愤怒。直到有天,她跑到邻校去跳舞,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学长,甭提谁先主动追求的谁,反正学校没有课,她就想往校外跑。

邸紫嫣并不避讳最近交了男朋友,411寝室的人都知道她男朋友是一所知名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细高个子,戴副大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书生气十足,紫嫣蛮喜欢他的,两人约好“十一”一起出去玩。

那几个不去的男生有的因为不屑一顾,有的要忙自己的事,有的顾及颜面放不下架子,总之未报名。

“明天最后一堂课课后,报名的同学留下开个会,我说完了。”

61班的人陆续走出了教室,赵盈盈脸蛋红扑扑的,她走到李浩哲面前,一脸崇拜的说:“班头儿,你真了不起呦!”

李浩哲淡淡笑了笑:“没什么,只不过顺路多问了一句话而已。”

真相常常藏于表面之下。

李浩哲明明知道林雨荷在偷偷做家教,挚爱的同窗在为各自的家庭承担责任而受苦挨累,他却爱莫能助。有时李浩哲会呆呆发怔,感到他也像他们一样迷惘无助。

看到一家电器商场立着红色的气拱门在为“十一”促销做宣传,李浩哲灵感一闪,骑车来到离校最近的大型连锁超市“万家福”,工作人员正在门口贴招“十一”假日促销员的海报。李浩哲找到负责人说明求职来意,黄经理要求出示学生证,大学生嘛,素质都是很高的。

晚上,阚小华在411寝室很是兴奋地讲:“三天二百元,李浩哲可真有办法,反正我是从心里佩服班长有能力,敬佩陈锋和郑智超吃苦耐劳,等到他们毕业回家,一定会发现家乡变化很大。我们村子以前很穷,很多人没见过百元钞票,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我父母来信说我们村子扯上了电线,我们家终于安上了电灯,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我在这都能感到他们特别的高兴,比那时送我上学还要高兴。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当初上学,全村人敲锣打鼓送我走了十里地……”

林雨荷从未见过煤油灯,她猜想煤油灯散发的气味和蜡烛燃烧的气味差不多,脑中甚至浮现一个情景:一贫如洗的屋子里,格外的阴冷灰暗,一张被烟油熏得油黑发亮的书桌上,置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像一盏指路明灯,照耀着端坐在灯旁全神贯注学习的阚小华……

直到现在才通电的地方贫穷落后可见一斑,国家致力解决民生问题,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由衷地感谢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最新小说: 末世:播种女神暴击,亿倍返还 诸界末日在线 尸兄 我给末世主角们发编制 谁拉他进来的,惊悚世界被薅秃了 就算是假千金也要勇敢摆烂 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 恶梦求生:从小木屋开始建设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