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家有娇妻好种田 > 第2章 相争。

第2章 相争。(1 / 2)

到了家里,关了栅栏门,进了屋子里,就见满屋子人都在等他了。李母看了他一眼,问他:“今天怎么这么晚啊,都等你一会子了。大郎二郎早就想动筷了,被我叫住了,非得等你回来才能吃,我和他们说,这是他们三叔从山上打来的,要是不等三叔叔回来再一起吃,三叔叔就再也不给他们打野猪肉吃了。”

说完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李三嗔怪的叫了一声:“娘,你们不用等我的,我……”

还没说完大郎就说:“奶奶还说我和弟弟偷吃,三叔叔就再也不教我和弟弟射箭了,我就不敢吃了。”

二郎听了大郎说的,哈哈笑了几声,附和着说:“没错没错,我们都想学射箭。”

李三笑着摸了摸大郎的头,又摸了摸二郎的头,点了点他的小鼻头说:“好嘞,三叔叔好好教,等你们长大了,都是把射箭的好手。”

又拿出先前林宛月给他的一叠馍,递给大郎二郎道:“拿去,你们宛月姑姑给的,可好吃了。不过,得吃完饭了再吃啊,否则啊,三叔叔真不教你们射箭了。”

“哦~宛月姑姑的馍最好吃咯,这些三叔叔。”大郎二郎如获至宝般拿起那叠肉夹馍,郑重其事的收进了李大的屋里。

看的李家一家子是又好气又好笑,李母做的肉夹馍从来就没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三啊,这宛月又给你送肉夹馍啊。”李母放下筷子,放正了语气说道:“没事啊不要走那么近知道不,都长大啦,再像小时候那么热乎要招人闲话了。”

“知道了,娘。”李三在自家母亲面前还是极听话的,心中虽然还是不明白关系好为什么要在乎旁的人说些什么,但面上还是毕恭毕敬,“宛月也和我说过,今天回来时我们都是一前一后走的,就是送我馍时说了几句,别的就没有了。”

李父死的早,李母带大几个儿子不容易,好在几个儿子都孝顺。

“那行,她心里明白就好。”李母这才放了心,“那大家都吃饭吧,都饿了,二在里屋都快吃完了吧。”

李母发了话,一家子才敢动筷,大郎二郎自是不用说,早就对香喷喷的野猪肉垂涎欲滴了,此时正好执筷大卸朵颐,就连那李赵氏也是狼吞虎咽了好几口才缓过味来。

李大看不过去,桌底下用脚踢了踢自家丢人现眼的媳妇,李赵氏这才小口了些。李赵氏家里穷,嫁过来是李家也是差不多境况,所以才取了个其貌不扬也不太说话的李赵氏,就冲她有把子力气,当年李二在念书,李三年纪小,李母年纪大了,就李大一个顶点大用的,娶李赵氏回来,就想她能帮衬下家里的农活。

但李赵氏虽说长得不怎样,嫁过来后李大做了点小买卖竟然还略有起色,干脆放弃了乡下人的本分,不种地改做起了生意,几年下来,收入也算是可观,倒是比村子里老老实实种田糊口养家的好些,赚了几个钱,家里生活也比从前好,李赵氏也算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旺夫了。

李家世代都是贫农,没啥规矩,更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是允许说话的。

“娘,我二哥今天又在他屋用的饭啊。”李三吃了块野猪肉,吐出了骨头问道,李母炒的野猪肉,连骨头都香。

李二已经好几天没出屋和大家一起用饭了,一整天除了在屋里看书就是去李先生家里请教书中不解之处,整个人就是个只知道念书的书呆子了。

李母看了看李二屋的方向,烛火亮着,纸糊的窗户看得到李二投在纸窗上的影子,一边扒拉着饭,一边没停下手来正在翻阅着从李先生处借来的书。

“可不嘛,都走火入魔了,有什么办法呢,家里出个读书人不容易,做娘的得支持啊。”李母吃完了饭,把空碗放到一边,“三啊,家里的活就辛苦你了,大啊,二读书的事你也得支持,听到没?”

两兄弟听了都连连点头,李二念书厉害他们面上也都有光,将来家中出来个读书人,也风光,农活上有李三,李赵氏和李母平时也能帮把手,李大就专心做他的瓦罐生意,家里好着呢。

李赵氏却在暗地里翘高了嘴巴,李二读书,她第一个不乐意,凭啥李大得供着李二读书啊,又不是替他们读的,将来就算做了官也不是他们,李大都成家这么多年了,孩子都有俩了,还得把赚来的钱大头给家里,小头给她拿着,她心里一百个不乐意。

但她啥也不敢说,李大虽然老实本分,但十分孝顺,要是她敢和李母作对,打是不会被打,但李大却会狠狠的骂她,她丢不起这个人,到时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说着,李二那屋的门吱呀一声就被打开了,李二端着个空碗走到桌前,坐到个他平时坐的空位上,把空碗放在了李母先前放的那个上面。

此时大家伙都吃的差不离了,见李二神色严肃的看着大家,也都放下了碗筷,等着他要说的话。

李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没事,大哥大嫂,三弟,你们先吃,你们吃完了我再说。”

李三笑着说:“二哥,你先说呗,我们都吃饱啦,今天肉多,饱肚子。”

李大也说:“二弟,你有话就说吧,我们都吃好了。”

李二看了他们一眼,想说的话挂在嘴边,却又有些难以出口。李先生还没来桃花村之前他没念过书,小时候也没受过启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李先生来了,村子里的孩子都能念书了,他也能念书了,他念起书来就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李先生一直夸他是个天生读书的料。

他也知道自己的深浅,小时候没念过书,等了好几年才去考了个秀才回来,今年正是双十年纪,家里有钱的读书人,此时正是他们意气风发的年纪,什么都不缺,只要好好读书,自有人替他们打点好一切,去长安考个功名回来便可在朝为官,为国效力。

但他生在了贫农之家,他并没有因此不爱这个家,并没有因此而尤生怨念,他深知家人为他的付出,时常也羞于自己一心钻研学问将农活都交付于小于他的三弟,但李先生让他别想那么多,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只要熬过头,一切都会好起来。

他原想再等几年再去试试,但现下女皇又下招贤纳士绑,省去了乡试县试一堆的考试,有志者皆可去长安考试,中了三甲还能上殿面见圣上,实属读书人之大幸,他自然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但进京赶考说起来容易,花销却大,这里离京几千里,路上他得吃饭住宿,家中这两年虽说慢慢好起来,但拿出这么一大笔银子,也算是件难事了。

最新小说: 超级吞噬系统 一岁一个金手指,我不无敌谁无敌 基因大时代 武神天下 开局50灵石和师姐做2小时道侣 斗破苍穹 神魂至尊 食在大宋 玄幻洪荒之至尊通天 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