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杳无音信。】
【这点上,姬周连刘邦都不如。】
【刘邦他嫂嫂不给刘邦吃饭,在刘邦朋友面前下他的面子,刘邦唾面自干,最后,还是给嫂嫂的儿子封了爵位。】
【当然,这里面周公旦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因为他让伯邑考的后人当了史官。】
【但当史官的第一件事,就是抹掉了伯邑考的名字,可悲不?】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博主,我真的不懂。)
(这个必须要解释一下。)
【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伯邑考的功劳太大,他死了,后人有这么大的功劳,势必会影响姬周内部的统一团结,让姬发很难得到应有的声望,从而凝聚国力人心。
所以,只能苦一苦伯邑考的后人了。
其实,古代王朝对于百姓也一样,同样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只能苦一苦百姓了,因为百姓最好欺负。】
北宋,
读书人纷纷摇头。
“姬昌的德性真是难以评价,我们算是打了眼。”
“司马兄,你以后写史,就要照实写,别写自己想想出来的。”
司马光气愤的想要跟人对质,可是,他却找不到为姬昌父子辩解的证据。
因为,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伯邑考的后人,没有被分封的记录。
也就是说,所有人把这一脉给抛弃了。
司马光其实心里也在鄙视姬昌等人。
但他还是把矛头指向了商纣王。
“不管姬昌私德如何,至少人家赢了。”
“商纣王竟然封姬昌为西伯,这不是失策是什么?”
【看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是觉得,商纣王是失策,不应该封姬昌为西伯。】
【其实,商纣王封姬昌西伯,就是没有想着让他活着回去,而是把西伯之位,留给了姬昌的儿子,也就是姬昌在朝歌的儿子,只等着他们长大了就分割姬周。】
【只可惜,内部出现了叛徒。】
【其实,姬昌和比干箕子等人勾结,也是写在了自己的日记中。】
【在姬昌的日记中,就写了,箕子要驾临姬周,姬昌不知道对方来的目的,于是,他进行了一次占卜,当然祭品也少不了,占卜之后,和手下南宫商量如何接待箕子的事宜。】
【箕子是谁呢?商纣王的叔叔,商王帝乙的弟弟,是帝乙时代夺嫡的失败者,跟比干是兄弟。】
【而姬昌呢,在帝乙刚一上位的时候就造反了。】
【箕子跑到了姬周去见反贼,反贼占卜之后,商量如何接待。】
【然后呢,西伯侯逃出朝歌之后,比干被掏心,箕子被囚禁。】
【等到了姬周战胜了殷商,比干被善待,箕子被释放,还给了他封地。】
【所以,从西周就开始有野史不断的说,比干,箕子因为殷商无道,所以,他们协助姬昌逃离了朝歌。
而比干被杀之后,妻子逃到了一个小树林中,生下了孩子,名为林坚,周武王灭商之后,就赐给了比干的遗腹子为林姓,有人说,这就是林姓的起源。
而箕子是要更聪明一点,他直接装疯,所以商纣王把他囚禁了,没杀。】
【我只能说,不就是商纣王失算,而是,他身边的两个叔叔都背叛了他,他也没有想到,殷商王族能为了利益,出卖国家吧。
这种事,在历史上还真是头一遭,商纣王是真的没经验。】
【那么,姬昌逃走之后,商纣王对于姬昌的策略是什么呢?】
【他如何来弥补这个错漏呢!】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bq09。bq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