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各个时空的皇帝君王都在盯着天幕。
想要知道商纣王如何对付姬昌。
天幕中。
飞廉愤怒愤怒的把比干的心脏扔进了大鼎中烹煮,然后对人喊着,箕子既然疯了,那就给他的饭菜里加点佐料,看他吃不吃,不吃就表示没疯。
当然这个佐料就是让人现场给制作出来的,还冒着热气呢,绝对让他可以看到全过程。
如果他没有疯的话,飞廉就会建议,把箕子也拉出去跟比干一样,剜心掏肺。
看着箕子大口大口吞咽着加了佐料的饭菜,飞廉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这才回到了宫殿中,问:“大王,姬昌已经逃回了姬周,下一步该怎么办?”
商纣王眸光闪烁,本来就是要去父留子,现在父没有去,这些子的价值就太低了。
但商纣王并没有杀这些子,而是让人悉心教导。
“至于姬昌,就养着呗。”
“让他做大做强!”
商纣王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决定。
飞廉傻了。
还养?
【对,这就是商纣王最后的策略,贯彻执行他爷爷文丁,父亲帝乙的政策,继续养姬周!】
(这,这看不懂了啊,文丁养,是因为他实力不行,帝乙养,是因为他需要变法,商纣王养是为了什么?)
(我也表示理解无能。)
(反正他们的脑回路跟我想的不一样。)
南宋,
秦桧呵呵冷笑:“看吧,商纣王根本不会治国,如果我是商纣王...”
不等他说完,岳飞就替他说了:“如果你是商纣王,你会把妻子送给金人。”
“岳飞!”
秦桧怒吼。
岳飞耸了耸肩,“我说错了吗?话说你是怎么从金人的控制区域回来的?我建议好好查一查。”
朝堂中,很多人都露出隐秘而秒懂的笑意。
大明,
朱高煦嘿嘿一笑:“原来咱爹吃...那啥,不是第一个啊。”
旁边,记录朱高煦言行的锦衣卫无语了。
他实在看不下去了,生怕朱棣一个生气,把他也给牵连揍一顿,于是好心提醒道:“二殿下,哪个,慎言。”
朱高煦一听,愣住了解释道:“我没说我爹吃屎啊,你必须给我记清楚了。”
锦衣卫:好嘛,这次真实锤了,估计陛下的谣言就是你们造的。
旁边,朱高燧呵斥道:“狂妄,二哥说咱爹吃了就是吃了,你敢质疑,你小心陛下砍了你。”
呵斥完了锦衣卫,朱高燧嘿嘿一笑,幸灾乐祸的拍着二哥的肩膀:“你完了,咱爹回来揍不死你。”
老大朱高煦,这个老三看起来有点智商,但不多。
北宋,
司马光嘿嘿冷笑。
“这就是传说中的商纣王?”
“竟然对仇敌是养着,养着,哈哈哈,笑死个人,他爷爷养,是不得已,他爹养,是实力不够,他养着干什么?”
旁边,读书人也是一头雾水。
难道商纣王权谋水平不够
天幕中,
姬昌回到了姬周,臣子们纷纷来贺喜。
召公爽高兴的说:“帝辛太愚蠢了,侯爷回到了姬周,他竟然毫无动作,看样子是采取了和帝乙一样的国策,岂不是放任我们做大做强?”
可他这话还没有说完,大殿外,犬戎的使者就踹翻了阻拦着他的侍卫。
然后大咧咧的来到了姬昌面前,啧啧道:“西伯大人,好威风啊!”
姬昌不敢托大,赶忙起身,行礼道:“贵使前来有何贵干?”
犬戎使者哼了声:“我家主公有令,命令你速速起兵攻打朝歌!”
召公爽怒骂:“你算什么东西,我们姬周现在已经天下有其二,真当我们还是当初的小帮周?”
犬戎使者眼睛眯起:“姬昌,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带兵攻打殷商,第二,我家主公带兵灭了你!”
【对,商纣王养姬周的目的,就是逼迫犬戎跟姬周开战。】
【因为商纣王并没有撤销姬周西伯之位。】
【姬周势力已经膨胀的太厉害,还得了西伯之位,犬戎已经压不住了。】
【不管是姬周攻打殷商,还是姬周跟犬戎开战,对于商纣王来说,都是好事。】
【为什么姬周跟朝歌开战,对商纣王也是好事呢?】
镜头给到了崇国。
商纣王的使者来到了崇国。
崇国国君笑问:“帝使前来有何事情吩咐?”
商纣王的使者笑道:“你举报姬昌的事情,姬昌知道了,他现在逃回了姬周,你说,他下一步要干什么?”
崇国国君心里大骂商纣王不是人,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帝使,救我啊!大王但有吩咐,崇国必定竭尽全力。”
商纣王的使者乐了:
“很好,不管是姬周攻打犬戎,还是姬周攻打朝歌,你只需要断其粮草就行,当然,你也可以不做,但,后果就是姬周赢了,下一个一定灭的是你!崇国国君想清楚。”
崇国能怎么选呢
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对,这才是商纣王养着姬昌的原因。
犬戎不可能看着这么强大的姬周继续做大做强。
而姬昌不管是跟谁开战,崇国都会趁机消灭姬昌。】
(果然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梯队的帝王,打仗的本事真是不虚的,崇国还能这么用啊。)
(姬昌虽然跑了,但商纣王反手就给他了一个难题。)
(上战伐谋啊!)
(智斗的感觉来了啊,这些人一出手就是扑面而来的压迫感。我就问姬昌怎么玩?)
(哈哈哈,谁说人家商纣王不行了,你来,看看你怎么破解。)
·········
大秦
胡亥大声叫好。
“这才是上古时代的人杰,随便一出手,就能给人制造难题。”
“就像是父皇一样。”
“那些老说父皇靠着祖宗的人,睁眼看看!”
秦始皇脸色一黑,我需要你拍马屁吗?
你要是真有本事,你就算是跳着脚骂寡人,寡人也的说一句,算你小子说得对!
“别整这些没用的,就说说,你是姬昌你该怎么办吧!!”
秦始皇哼了一声,胡亥立刻闭嘴了。
因为他不会啊!
·······
北宋,
读书人全都是事后诸葛亮。
“原来还有崇国当后手,商纣王的确厉害。”
“哪里就厉害了?”司马光不服。
一些读书人就摇头晃脑的解释,毕竟,科举考试中也有策论的。
策论就是分析历史,针砭时政,提出解决方案。
这也是读书人最喜欢的谈古论今。
“司马兄,你的见识这就浅薄了,姬昌不管要攻打谁,崇国都会捣乱的,他是最想灭掉姬昌的人,甚至比帝辛都想要,这就是地缘政治。”
狗屎,你才学的词,你就敢用。
就不怕科举直接让你出局。
读书人却不理会司马光的吐槽,而是打开折扇问:“司马兄,懂了没?没有懂得话,小弟可以再教导你。”
我去你大爷的。
司马光黑着脸,说:“我是说这谁不会呢?不就是姬昌打败了犬戎,竹书纪年,我读过的。”
甚至,我也说这不是正史,甚至不是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