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有人工核聚变相关的项目!”,江铭咋舌轻声道。
人工核聚变,是通过模拟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过程,使得几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
由于在结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质量亏损效应,根据经典的质能方程,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聚变反应的激发需要极高的能量,强行把轻原子加热到上亿度并聚合在一起,才能触发聚变过程。
这一步对于宇宙中的恒星来说再简单不过,仅仅依靠自身的超大质量就能顺其自然地达到,而对于人工聚变来说这第一步就难如登天。
必须通过磁场牢牢地将超过1亿℃的等离子体固定在反应容器内部,保证反应进行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导出反应产生的能量,防止等离子体产生突发的不稳定态,从磁场中逃逸损坏容器。
聚变反应容器有许多种,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仿星器、瓷瓶以及托卡马克,不同的设备有着各自的优劣。
目前华国的能源学界,核聚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托卡马克的。
托卡马克是一种环形容器,它利用极向磁场和环向磁场的双重配合,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环境中。
这种控制方式需要精确的磁场控制以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防止其与反应器壁接触,从而保持聚变反应的持续进行。
江铭一边翻看项目申报内容,一边仔细回忆自己之前看到过的基本知识。
“这么说,他们目前通过磁场控制等离子体还有比较大的问题?”,江铭喃喃道。
毕竟隔行如隔山,交给能源学科或是物理学的教授来设计控制方法,他们头脑中想到的都是如何加大磁场约束或是如何寻找到等离子体突发性逃逸的物理规律。
而同样的问题到了江铭的脑子里,他却会想如何提出一套算法预测等离子体逃逸,以及如何通过算法精准控制等离子体的位置与形态。
“就这个了!”,江铭兴奋地一拍桌子,立刻给杨皓发去了邮件。
...
天府市,华国核聚变能源研究所内。
无数研究员在操作台前忙碌着。
在控制室的钢化玻璃外,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形人造物,被无数钢铁框架所固定在场地中央。
在钢铁框架外,连满了高压电线与检测仪器,构成了庞大的设备群,其中每一件单拿出来都价值连城。
场地中央的,正是用于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容器。
“华国环流一号,第39次大型核聚变反应实验开始。”,孟致城面容严肃,站在众研究员背后,沉声开口。
随着启动按钮被按下,嗡!巨大的噪音响起,连带着地面都在隐隐震动,面前的巨大造物开始展示出它的庞大能量。
屏幕上的数字飞速跳动,一瞬间就突破了一百万,甚至仍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加着,正是通过激光测温仪测得的托卡马克容器内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任何金属都会瞬间气化,但这高温气体却被磁场牢牢锁定在托卡马克容器的真空仓中,无法对容器内壁造成一丝伤害。
众人都抬起头看向屏幕中的数字。
两百万摄氏度...
五百万摄氏度...
一千万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