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后就坐在这里吧。”,安悦在办公室里给江铭收拾出了一片地方,又拉开抽屉一阵翻找,把一沓资料放在江铭桌子上:“这些是之前院里的一些项目申报书,你拿去学习一下写法吧。”
交代完任务,她就又出了办公室,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江铭坐在自己的小桌子前,先掏出手机给徐教授发了个消息。
“徐老师,我通过航天院的面试了,这边的实习大概要一个月,可能得八月底才能回去。”
很快,手机嗡嗡震动一下,徐教授发来了回信。
“你小子在那边好好干,不许惹事。学院这边我给你请了长假,这学期的课学院老师都给你算了满分了。”
以江铭现在在信息学的能力,学院的老师们已经自然而然地不把他当做学生看待了。
他就是想去上课,别的老师也不敢给他出卷子考试或者留作业啊。
江铭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正要关掉屏幕,又一条消息崩了出来。
“对了,别忘了九月中旬的中级研究员晋升,学校已经给你递交申请了,你就算那边的工作没完成也得回来一趟参加答辩。别忘了做个简短的PPT...”
应该...来得及回去再做吧...嗯,如果回去以后一天做一页PPT的话,到答辩的时候能做十几页,估计是够看的。
江铭安慰了一下自己,专心开始翻看桌上的项目申报书。
《华国空间站技术试验项目》、《新一代载人飞船项目》、《高分辨率太空望远镜阵列的设计与实施》...
每一个申报书都超过50页!
里面极其详细地写着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案、路线等等内容。
甚至每一部分都配有精美的图片,辅助评委更好地理解。
江铭一时间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他只好拿出纸笔,一点点总结整理申报书的框架。
整整过去了一个小时,他才渐渐理清了申报书都需要哪些部分。
门被吱呀一声推开,安悦走了进来,注意到江铭还在认真看着申报书,露出赞许的微笑。
她轻拍江铭的肩膀,问道:“看得怎么样,有什么不懂的吗?”
“这几篇报告书都写得很专业,用词严谨而且图文并茂。”,江铭咋舌道:“不过,他们的项目申报都是基于很多已有的技术和专利来写的。如果我们写火箭回收的话,项目可行性分析只有一个理论证明,这真能立得住脚嘛?”
安悦听后展颜一笑:“你以为那些评委都是吃干饭的吗?他们必然能理解到这个证明的份量。再说如果等你把证明发表再开始做项目,那到时候各国都会加入这个近地轨道卫星的军备竞赛。”
“近地轨道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资源,自然是越早铺设就越能以最小的代价占据更好的位置,因此我们这个项目申报是很可能说动那些高层的。”
“这两天你先主要写这两部分。其一是完善无损凸优化的证明,你之前写在稿纸上的内容我已经让方子骞发给我看过了,证明过程的确没什么可挑剔的。不过可以写得更工程化一些,给出凸化后的求解算法。”
“其二就是你之前给我讲的降低发射卫星成本后的一些应用,再丰富一下写到研究的应用前景里。毕竟华国总的科研资源就这么多,如果想要得到资源的倾斜,就要证明我们的项目有着能百十倍赚回来的价值。”
江铭连忙领命,安悦又突然想到了什么,提醒道。
“对了,我记得你之前介绍的应用里还提到了有关高能粒子对撞的事情,这点可以着重细致介绍一下,应该会更容易打动评委的。”
“好的,安院长。”,江铭答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