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真有外星信号?
江铭表情失控,双腿发软,好不容易才挪回队伍里。
他顾不得整理表情,立刻意识沉入系统数据仓库,想看看内容是什么。
然而装着电磁波信号的文件夹竟怎么也打不开!
“为什么打不开啊!”,江铭难受的不行,心底仿佛有几百只蚂蚁在爬。
【ERROR:受制于持有者所处社会的信息学能力,该信息暂时无法解码。】
【解码条件:持有者信息学等级到达Lv3,或,持有者提出突破现有信息学理论极限的通信理论。】
“Lv3的信息学或是突破传输极限么...”,江铭喃喃自语,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这两个条件简直太苛刻!且不说把信息学提升到Lv3需要多少经验了,就完成整整两次的晋升任务都不知道要有多难!
而另外一个,更是让他完全无从下手。
传输极限理论他知道,这理论是在20年前的一篇名为《A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上提出的。
传输的理论极限仅仅用一行公式就能描述,C=Blog2(1+S/N)。
其中C就是极限的信息传输速率,B是信道的频谱宽度,S/N则是信噪比。
事实上,这个极限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现有的传输方法连极限都达不到,更别说突破了。
好在,只需要提出理论,系统并没有要求江铭真正实现出来一套突破理论极限的传输系统来。
但就仅仅提出理论也可谓是难如登天,江铭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他连信息论的课也才只上了半个学期!
...
为期半天的天文社活动终于结束了,江铭在返程中一改往日的轻松,一脸惆怅地望着车窗外的星空,默不作声。
感觉每次参加天文社之后都开心不起来,就连新获得的400积分都难以抚平江铭的郁闷之情。
他来到蓝星这个世界,还获得了这样一个系统,究竟是为什么呢?
遥远的星空,未知的宇宙里还藏着什么?
江铭能感受到自己这段时间飞一般的进步,但是摆在眼前的疑问却越来越多,令他感到孤独又失落。
叮咚。
随着一声提示音,一条短信出现在江铭的手机屏幕上。
“哥,周六的时候记得回家吃饭,老妈买了好多虾,你快回来帮我剥。”
叮咚。
又收到一条。
“师弟,你到底去哪里了,我刚回实验室,最近在做什么新的研究吗?”
江铭笑了,思绪一下子收了回来,重新感到身体里充满了能量。
在蓝星这个世界上,还有着牵挂他的家人和朋友们,无论前路多远,他相信自己不会是孤独一人。
...
第二天,金陵大学某会议室内。
“这太不公平了,简直是不可理喻!”,吕慧莹拍着桌子怒道。
就在刚刚,院长在做下半学期学院科研规划的时候,竟然把她实验室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数量目标提高了一倍还多。
会议室里的气氛极其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