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坐在主位的李隆基忽然笑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瑁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十八郎,既然你说此事是意外,那便是意外!”
李隆基缓缓敲击了一下桌面,一脸笑意的看着李瑁道:“不过虽是意外,但你皇兄不好好在东宫呆着,却跑到你的府邸和你起了争执,此事总做不得假!”
“如此不安分,该罚!”
“朕可以不罢黜他的太子之位,那便罚他在东宫禁足,没有朕的允许,不得擅自外出,以免他仗着太子的身份到处惹事生非。”
“朕如此处置他,你可满意?”
李瑁赶忙朝着李隆基拱手,恭敬道:“全凭父皇作主!”
李隆基爽朗一笑,站起身来,冲着一旁的武惠妃道:“惠妃,你把十八郎教的不错!”
“这诸多皇子之中也就数他最让朕省心!”
“好了,时候不早了,朕要去上朝了,十八郎,你难得进宫一趟,就在宫里好好陪陪你母妃吧!”
李瑁抬头和武惠妃对望一眼,最后二人同时开口道:“恭送陛下(父皇)”
……
李隆基走后,李瑁一直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
看得出来,李隆基对他很是信任,压根没有怀疑过是他在故意构陷李瑛。
相反,因为主动替李瑛开脱,他反而更觉得是李瑛胆大妄为。
对自己,也比之前亲近了很多。
武惠妃屏退了下人,招呼着李瑁落座,而后替他倒了杯茶,一脸可惜道:“刚刚你若是一口咬定是李瑛对你出的手,今日朝会,这太子之位,怕是就要易主了!”
李瑁接过茶杯,饮了一口,微笑着道:“母妃觉得李瑛当不了太子,这太子就会落到我的头上吗?”
说罢,不等武惠妃回答,他有自顾自道:“儿臣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当太子。”
“实在是这太子之位,就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刃,以父皇的性子,我就算当了太子,谁又能保证今日的李瑛不会是明日的我呢?”
“再者,我当太子最大的阻力其实并不是父皇和其他皇兄皇弟,而是朝中的大臣们!”
以张九龄为首的太子党,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李瑁坐上太子之位的,原因之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们不希望看到第二个武后。
所以,就凭李瑁是武惠妃所出,他想染指东宫之位,比起其他皇子,要面临的阻力就要大的多的多。
闻言,武惠妃眸光一闪,一双杏眼之中闪过些许厉色。
“你说得对,我们在朝堂上没有根基,确实斗不过他们!”
李瑁看着脸色有些不好看的武惠妃,摇头说道:“母妃不必介怀,张九龄他们,蹦达不了多久了!”
武惠妃看着李瑁,眸光一亮。
“你想到主意扳倒他们了?”
李瑁点了点头,慢悠悠道:“办法自然是有,不过毕竟是一朝宰相,位高权重,也不是说扳倒就能扳倒的。”
“而且此事还需要解他人之手,看来,出宫以后我是时候该去见一趟李尚书了。”
武惠妃望着眼中精芒闪烁的李瑁,忍不住娇笑了起来。
“母妃相信你!”
“对了,你上次让我打听的一个叫郭子仪的人,我特意在各州的武举帮你留意了一下,在华州有一同名之人,在华州武举名列异等,倒是个人才,现任华州军左卫长上,是你找的吗?”
武举始于武周,至今也不过几十年而已,制度并不完善。
这个时代的武举也并不是全国性质的考试,只是地方组织的,对于一些在骑马,射术,摔跤等各方面成绩优异的人才,可以授予武职。
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武状元之类的。
只是简单的给这些参加武举的人分了个等级,比如射术,在百步之内击中靶心者为上等,然后是中上,中等,次等。
而如果在武举的所有考核项目之中都取得了上等,便可以被称为异等。
整个大唐州县无数,但能取得异等者寥寥无几。
所以郭子仪能在华州的考核中取得异等,想来再华州也是个人物,也因此,武则天才能这么快打听到他的下落!
“哦?华州吗?那应当是他了,还请母妃想办法把他抽掉到京城来,做我寿王府的仪仗!”
武惠妃你不知道李瑁是如何得知这个郭子仪的消息的,但既然是李瑁特意挑中的人,而且此人还是华州小小的一个地方军士,这个要求他自然可以满足。
“行,我这就安排下去,不出半月应当就能把他调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