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那只猴子直往自己所在的山头奔来,牛牧野在稍微一愣后,便也随即释然。
因为他现所在的这座山头,正是附近离沙滩最近的一座山头。所以那猴子要想尽快奔入山林中,自然是要选择这里。
既然猴子自己过来了,那牛牧野也就不必出去了。毕竟外面那处沙滩是附近渔民们的活动区域,刚才虽然被猴子给吓走了,但难保等回过味儿来后,不会有大胆的渔民返回来查看情况。
毕竟刚才渔民们因惊吓太过,跑的太急,都是直接丢下手里的东西就跑,来不及带走。而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那是一针一线也舍不得随意丢弃的。
所以丢在沙滩上的这些东西虽然看似不重要,但在许多渔民的眼中看来,却是非常重要,绝不舍得轻易丢弃。
等到惊魂稍定,回过味儿来后,绝对会有大胆的渔民返回来。而牛牧野自是不想随意现身人前,所以此时猴子自己跑过来,对他来说也是正好。
牛牧野现在所在的这处山头,距离猴子的位置,大概也就五、六百步的样了。
那猴子虽然还未经修炼,但猴子天生就灵巧,擅奔跑纵跃,更别说这只石猴本身还天生不凡了。就算是未经修炼,也要比许多普通猴子强的太多,速度极快。
此时这只猴子也怕会有人返回,所以有逃离现场之意,故而去意一定后,便一边嘴里叼着饼,两手拿着瓦罐与另一块饼,跑得飞快。
不片刻,这猴子便跨过五、六百步的距离,蹿进了这处山头中。
蹿进林子里后,这猴子顺势蹿上一棵大树的树杈处,然后在树杈处坐下,放松下来地悠闲吃饼。
只不过这猴子刚才跑的有些急,蹿上树后气还没喘匀,便又急着咽下口中咬下的饼,立即不由被噎住。
当即又连忙急灌瓦罐中的水,但不想水又灌的急了,好容易翻着眼地把那口饼给硬咽下去,忽然“嗝”地一声,打起了嗝来。
然后这一打嗝,竟然停不下来了,接着连续灌水也是不管用,不片刻便是“嗝”地一声打一下,急得猴子抓耳挠腮也是没用。
牛牧野在山头上瞧见后,立即不禁瞧得有些好笑。
随后他忽然“哞”地一声大吼,宛如平地起了一声炸雷。吼声之中,他立即纵身从藏身的山头上直接跃出跳了下去。
猴子完全没料到这座山头上竟然还藏着这么一头庞然大物,尤其刚才那如炸雷般的吼声,立即便把猴子吓的不由一个激灵,然后一个没坐稳,竟直接从树杈上摔个跟头掉了下去。
掉下去后,他抬头瞧着此时已经跃落至他身前两丈许处的这头巨兽,仍是忍不住大惊失色,心中颇为惊慌。
强忍着惊慌他稍定了定神后,仔细一看,倒也是立即认出了眼前此物乃是头牛,而且是头水牛,浑身覆着青黑色的毛发。只不过这头水牛的体型未免太壮硕了些,直有普通水牛的两倍大小还不止。
眼下这头水牛的体型,从头至尾超过了一丈,而从蹄至肩的身高则已接近一丈。
这只猴子的体型在猴群中虽然已经算得上高大,跟普通人的身高差不太多,但也就五尺有余,不足六尺。放在人类中来说,这个个头算是较为矮小。
眼下他五尺来的身高,对比眼前这头单是身高就近一丈的大水牛来说,只及对方的一半儿。再要对比体长,更是完全不够看了。
这头大水牛的体型,恐怕直有他三倍有余,站在他面前,宛如是座小山,带给了猴子满满的威慑与压迫感。
尽管无论什么品种的牛,似乎都是吃草的,不吃肉,但眼前这么大体型的牛,恐怕已是通灵成精。而一旦成了精的妖怪,可就不管荤素,不论这个了。
反而许多以前只能吃草的,一旦成了精能吃肉后,便偏是最爱吃肉。猴子出生的那地方,也有不少通灵的精怪,甚至他的猴群中便有不少猴精,所以他对一些精怪的习性,也算得上熟悉。
“怎么样,不打嗝了吧?”
猴子正在心生慌乱,惊疑不定之际,忽然那大水牛的牛脸上挤出个颇为人性化的笑容,然后口吐人言地开口问道。
牛牧野话一出口后,忽然不禁立生悔意,觉着自己有些太过冒昧了,却是尚不知眼前的这猴子,到底会不会说人话。
他依稀记得书中提起,孙猴子似乎是在到了南赡部洲游历后,才在南赡部洲上跟人学会说人话的。
所以眼前的这只猴子如果还当真不会说人话,那交流起来倒也稍微有些麻烦,还得神念传音。关键是,他也不知道这猴子会不会神念传音。毕竟在未曾拜师前,这猴子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修为的。
而若没有修为在身,又如何能化得横骨,口吐人言。不过猴子天生像人,再加上这只石猴又是天生不凡,很可能这只猴子便也与众不同,天生横骨便是通的。
就像人一样,每个人天生便是通的,根本没有所谓的横骨能够阻挡他们发声说话。所需要的,只是从小开始学会。
“咦,还真不嗝了!”
正在牛牧野有些觉着有些冒昧之时,对面的那猴子可能是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没再那么害怕,然后便立即发觉,自己果真不打嗝了。惊讶过后,立即不由欣喜道。
听到这只猴子同样能够口吐人言后,牛牧野立即放心地松了口气,还好,这只猴子会说话,而且说的相当标准。显然在此之前,应该也是接触过人类的。
如果真是孙猴子,花果山那地界虽是在座岛上,但仍归傲来国治下,显然应该离陆地上的傲来国不远,偶尔也会有人上岛登山。
何况孙猴子在此之前已是做了三百年猴王了,三百年的漫长时光,这猴子应该也有踏出过花果山。总不成是做了三百年宅猴,一直窝在花果山没出去过。
猴性不定,哪里便肯安心待在一个地方不动,更别说一待就是三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