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一幕,简直与孙猴子渡海求仙,刚被吹到南赡部洲登岸时的景象一模一样。
海面上一个浪头打来,扑上那条木筏,立即将木筏上躺着的那只猴子浇了个湿透。
此时已过中秋,再加上又是早上,海面上的海水也是颇凉,这一个浪头浇下去,立即便浇得那猴子一个激灵,猛然坐起。
坐起之后,这猴子连忙扑棱着脑袋甩水。甩了几下后,这猴子才有些茫然地四下望去。待瞧到眼前出现海岸,有陆地后,这猴子脸上也是不禁生起欣喜之色。
又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水,这猴子翻身在木筏上寻到一根竹篙,然后立即站起身拨弄着竹篙胡乱划水,往岸边划来。
牛牧野远远望到木筏上的那只猴子被海水浇醒后,便立即大步下了成山头,往那座渔村的方向赶去。
如果这只猴子真是孙猴子,那登陆的位置必是那座渔村,而牛牧野要想确认这只猴到底是不是那只猴,便也说不得要提前会一会了。
他此时距离那座渔村的距离,差不多还有七、八里远近,要比海上那只猴子所乘坐的木筏距离更近。
毕竟他刚才望到那只木筏时,木筏是才刚出现在海平面上。
在没有遮挡物的地平线上,人的肉眼最远大概能瞧到五公里远。如果站的更高,则能望的更远。
牛牧野刚才是站在成山头的山顶上望到的那只木筏,而成山头的海拔虽然不高,但也约有两百米。所以他站在成山头望到那只木筏,便可见木筏距离海岸线的实际距离要更远。
牛牧野前世曾看过一个有趣的数据,说是如果站在最高的珠峰顶上,理论上可以看出三百二十公里以外。
不过看这么远,自然也就看不清了,只能看些景物。人在这么远的距离下,也就只是个小点儿。
而且别说这么远了,就是几十层的楼房上看下去,下面街道上的行人也仿佛小的像蚂蚁。
而以正常人的视力,超过十米远,就已看不清对面来人的具体样貌了。但牛牧野眼下有修为在身,视力等五感功能都大有提升,所以却是能清晰看到远处木筏上的那只猴子,甚至能分辨其面部表情。
站在八千多米的珠峰顶上能看出三百多公里远,牛牧野刚才才只站在两百米高的山头,再加上他自己的身高,在五公里这个基础上,可能也就是加个两、三倍。
如果按三倍十五公里算,是接近五十里地;按两倍算,也有二十里,自是要比牛牧野距渔村的位置远的多。
但此时正刮东南风,那条木筏在海上却是顺风,再加上还有海浪相助,速度却是一点儿也不慢。
那条木筏虽然简陋,却是也张了个简易的风帆,看上去是用类似芭蕉叶的巨大树叶来张起,可以简易的兜风。
此时那风帆的树叶看上去已经被晒干了,也破了几处地方,但总算没全坏,所以仍能勉强兜起些风。
牛牧野为了避免错过,下了成山头后便立即大步奔行起来。奔跑之际,他还略用了些蹑空草的轻身之力,减轻体重,使自己奔行的更快,宛如贴地而飞。
他虽然不想直接在空中飞起,免得被人瞧到,太过惊世骇俗,但此时略减轻些体重,贴地飞奔却是并无问题。
这种做法便宛如是施展轻功,利用轻身之术疾速奔行。
其实他从雷被那里所学到的那套《灵猿百变拳》中也有些轻身之法,而且这套拳法也本就以灵巧变化及速度著称。
牛牧野此时利用蹑空草轻身后,还同时施展出了这套《灵猿百变拳》中的一些轻身奔行之法,当下立即速度再增。
他化怪之后,是身高丈许的牛头人身形象。因身量较高,再加上又浑身肌肉虬结,显的十分壮硕,便也不免给人略显笨拙之意。
但他此时施展出轻身之术与轻功身法后,但见纵跃如飞,在起伏不定的山林间奔跑纵跃,丝毫没有片刻停留。但遇阻碍,便施展身法灵活地穿过或避过。
或蹿高,或伏低,或飞腾,或疾掠,他庞大壮硕的身形,此刻灵巧的就像一只猴子。
一路奔驰疾行,一口气都不带喘地赶到那座渔村外的一处山头上后,牛牧野再转头望去,发现海上的那只木筏此时距离海岸仍有一段儿距离,瞧着至少还有约摸四、五里远,立即便松了口气。
他终是赶在对方之前,提前先赶到了。
木筏上的那只猴子显然不会操船,持着竹篙胡乱拨弄划水,有好几次没控制好,都让木筏在海面上打了几个转。
总算这猴子的运气是真好,不管木筏怎么打转,看上去好几次要翻的样子,但却总这猴子挺了过来,并一路顺利地被风送到了岸边。
到处近岸处后,猴子持篙试水,发现是浅水,立即惊喜地扔掉竹篙,弃了筏子,涉水登岸。
渔村中入海捕渔的几艘渔船多在近岸处,海滩上那些各自忙碌的渔民也大多低头忙着自己的事。
所以当牛牧野之前站在成山头看见这只木筏时,这些渔民们尚在平地上,便都尚没发现。
之后那猴子持篙往岸边划来,因不会操弄,胡乱划水,却是弄的有些偏离了方向,没有直到渔村处的岸边,而是在海湾西北方向上一处礁石林立之地登陆。
那处的礁石颇为高大,不少都有一人来高,便也遮挡了视线,让那些渔民们都没发现。
登岸之后,那猴子爬上一块礁石,手搭凉棚望了望,便立即跳下礁石,往渔民们聚集之处赶来。
此时离得更近,牛牧野已能清楚望到那只猴子的样貌。但见其尖嘴猴腮,倒是一副猴儿脸的典型长相,也很符合毛嘴雷公脸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