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
随着朱棣的动作,指挥台十数万将士亦是整齐划一,十数万甲胄发出的摩擦声,宛如震耳发聋。
朱棣见此一幕,面色变的潮红起来,青筋肉眼可见的从起脖子上爆起,气如长虹,威武之声亦从他口中传出:
朱棣:“明军威武!”
将士:“将军威武!”
朱棣:“明军威武!”
将士:“陛下威武!”
朱棣:“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十数万人山呼威武,万岁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朱瞻基感觉天上的云朵都在震动,山林树木都在颤抖,余声震荡在小孤山,经久不息。
指挥台上,朱高煦上前一步,跪于朱棣身侧,大声开口道:“演兵指挥使,北伐先锋主将朱高煦,请皇帝示!”
朱棣声音微缓,从身后朱瞻基手里接过一面令旗,直接递给跪在地上的朱高煦道:“先看三千营!”
“遵旨!”
朱高煦恭敬的接过令旗,起身,走至指挥台前,手中令旗一挥,高声道:“皇上有旨,鸣鼓,先看三千营!”
“咚咚咚……”
激烈的鼓声响起,演武场上,十数万将士缓缓散开,与此同时,分开出指挥台前一大片空地。
而随着朱高煦令旗挥动,传令兵亦将“皇帝要先看三千营”的军令传达出去。
随着军令传达,三千营中两名执旗官,手持三千营军旗,身骑骏马,随之率先从三千营前列冲出,依次交叉于演武场上空白场地挥舞军旗,在众人注视中绕场一圈。
而随着三千营军旗自演武场上招展而过,
三千营的骑兵们好像得到冲锋的命令,两边各有数千名骑兵疾驰而出,尘烟四起,马嘶如雷鸣,还有无数的马蹄上汇聚在一起,比战鼓还响。
以锥形阵冲锋的骑兵们发出喊杀声,在烟尘中宛如一股泥石流奔腾而来,不见人影,却有刀光于阳光下反射出泥石流中阵阵寒光,如同一支利箭几乎瞬间将演武场洞穿。
而两侧演示包抄而过的骑兵,同样也只见战旗奔腾,恍若洪流自演武场两侧而起,如同两堵坚实的城墙,将整个演武场直接纳入包围。
中间突袭,两翼包抄,一切战术,只用纸面叙述,看起来简单,但是现实中,至少是在这个时代而言,任何敢于阻挡于这支骑兵之前的事物,毋庸置疑都会被瞬间撕扯成粉碎。
这就是三千营!
虽以三千为名,但实则上自然不止是三千人,而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组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是大明最强悍的骑兵力量,即使是号称在马背上长大的瓦剌鞑靼二部,亦不敢轻易触碰这支骑兵的锋芒。
“好!”
威武雄壮的军队,向来都是帝王最大的底气,朱棣也不列外,见到如此气势恢宏的三千营,脸上的笑容亦是遮掩都遮掩不住。
一旁的朱高煦见此下巴也不禁微微抬起,看了一眼朱瞻基。
无他,这支三千营虽然名义上他不是统帅,但是北伐之时,这也是先锋军的主要阵容,在朱高煦看来,这自然也是属于他这位先锋主将的军队。
“大侄子,这三千营如何?威武否?雄壮否?”
三千营还在继续演武,骑兵除了冲阵,追击,包抄,齐射亦是重中之重,显然对于这支有着蒙古血统的骑兵,齐射无疑是小意思了。
而朱高煦也趁这个空隙走到了朱瞻基身边,开口问道。
朱瞻基倒是没想到朱高煦这个时候会开口,看了一眼前面的朱棣,好似没听到一般,朱瞻基心中若有所思,随即笑了一下,咂咂嘴道:“二叔,这三千营还行吧!”
“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