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朱瞻基的生活就很清闲了,将关于太仓的奏章交给朱棣后,朱瞻基也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了。
除了随着大婚临近,朱瞻基时不时会跟着几个或是礼部,或是宫里派来的人学学大婚的礼仪外,就是偶尔去一次军营看看,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待在太子府。
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北伐阅兵的时间也是如期而至。
小孤山!
位于应天府东面,离东苑不远,山虽然不高,但是景色却是不差,往日里这里也算是皇家狩猎场的一部分。
不过今日的主题却不是狩猎,巨大的演武场坐北朝南,大气磅礴,由南向北,依次设有射箭场,演武厅,赛马坡,八卦坡,以及观礼台。
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共计十数万将士依次于演武场排列成一个个万人的方阵,人过一万无边无际,十数万人在演武场上排开,自然也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
今日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加之微风轻拂,旌旗飘扬,赫赫军威,不由让人热血沸腾,只想立即冲下场去,一试身手。
除了三大营的将士,演武场观礼台的东西两侧,也站满了人,这些人一眼望去,均是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所有在应天府的勋戚。
此次阅兵乃是北伐誓师,虽然不如三年一度的大阅兵盛况空前,但也震慑人心。
随着一声礼炮声响起,便是浩浩荡荡,让人目不暇接的銮仪,不过与往日的御驾,龙辇不同,今日的朱棣是骑着马来的。
同样身上穿的也不是九龙滚珠袍什么的,而是一身金甲,金甲乃是特殊打造,华贵威仪的同时,将天子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銮仪到来,山呼万岁之声,也随之响起,万众瞩目之下,朱棣一马当先,驰进营门,于观礼台前翻身而下。
一步一步走上高高搭起的观礼台,坐在正中的龙椅之上,举起右手微微一挥,身后的仪仗各自归位,此时鼓声大做,响彻云霄。
朱瞻基将眼前自家爷爷的所有动作收在眼内,心中亦是激荡。
他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刘邦当年看到嬴政的时候,会魏然叹息:“大丈夫当如是。”同样项羽也会喊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
这就是男人的世界,整个场内连朱棣的随侍都全部是清一色的太监,往日的尚宫、女官、宫女都没有踪影。
旌旗飘扬,赫赫军威,这才是这个时代男人的浪漫!
“嗯,将来我宣德大帝肯定也不差!”朱瞻基决定学学老流氓刘邦,和项羽,于是也在心里暗戳戳嘀咕了一句!
观礼台上,随着朱棣坐下,所有人也都各自归各位,东面的是皇族子弟,上首第一位便是太子朱高炽。
左侧为百官,为首的却是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这是为表朱高煦朱高燧两人曾在靖难时立下的赫赫军功,同样也是表明此次北伐,两人亦是先锋的安排。
而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朱瞻基则是一身戎装,直接站在了朱棣的身后,说起来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这么正式的穿戎装,以前年纪太小,虽然随军的时候,也穿过特意制作的戎装,但是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然而这次显然也有些不同了,随着年纪增长,朱瞻基的身高也是在增长,现在这么一身戎装穿在身上,立即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了,飒飒英姿,卓绝非凡,即使站在朱棣身后,也没人能将他给忽视了!
朱棣目光如炬,扫视东西,目光依次在东侧的皇室子弟身上,以及左侧的百官身上扫过,然后微微颔首示意。
立即有礼部的礼官从既定的位置出列,高呼道:“朝!”
礼官话落,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棣气如长虹,神色一缓,开口道:“今日演武场中,只为北伐演武,不必拘于礼数!”
“是,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是一番山呼,朱棣的目光看向礼官,礼官立即会意:“吉时已到,演武开始!”
此语一出,全场立即万籁俱寂,万人的场内,静得连左右呼吸声都仿佛清晰可闻。
紧接着,令旗挥舞,旌旗招展,礼炮轰鸣之声响起!
观礼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将士,站如苍松,目光紧紧看向观礼台之上!
这是大明最精锐的将士,靖难,北伐,南征北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棣不知何时已经从龙椅上起身,行至观礼台前的另一个更高一分的台阶,这是指挥台!
和观礼台不同,观礼台只要身份地位到了,就可以登上去,而指挥台无皇帝允许,哪怕是太子朱高炽也是不能随便登上来。
而此时能够随着朱棣登上台来的人,更是少的可怜,除了一直站在朱棣身后的朱瞻基外,也就是汉王朱高煦,以及像是英国公张辅等少数几人。
而从观礼台上和指挥台上的感官更是不同。
俯瞰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明将士,朱瞻基能明显感觉到自家爷爷那激荡的情绪,就连呼吸也明显略显急促了起来。
朱棣站在指挥台前,右臂抬起,横放于胸前,这是军礼,军中铠甲着身,向来不兴其他的礼节,这种单臂横胸的礼节,便就是军中唯一的礼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