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朱棣起的很早,没办法,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是很难立即就改掉的。
有一点他其实也没有故意针对朱高煦,那就是撤掉太子监国之后,他确实需要每天早上很早之前就要起来浏览奏章就是了。
再加上他年纪本来也算不得年轻了,觉也少了,昨晚又是力不从心的一晚,所以醒了之后,朱棣也就没了继续睡的想法。
他不是一个习惯享乐的皇帝,对于自身的克制还是很强的。
在宫女的伺候下简单的盥洗之后,就让人通知了下去之后,安排着御驾出了皇宫,然后直奔太子府而去。
至于朱高煦,朱高煦今天起的比昨天更早了,昨天是寅时一刻起的床,今天则是寅时还没到就被侯显叫了起来,用侯显的话来说就是,汉王殿下今天的政务有些多,不更早的起床,很可能是完不成任务的。
朱高煦有心直接摆烂,只是每当这个时候,侯显嘴里就会蹦出一个皇上口谕:什么朕在看着你;老二你是我最看重的儿子;现在你成了监国,要更加勉励了之类的,不说打不打鸡血吧,反正这些话效果确实好使。
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父,虽然被自家老大拿捏的死死的,但是在拿捏老二和老三的事情,朱棣又是极为的游刃有余。
朱棣出宫的事情,朱高煦自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个时候,他显然已经没什么心思去在意朱棣出宫要干些什么了。
因为一大早,夏原吉又来了,而目的和昨天一样,依旧开口就是要钱,并且这次的准备还十分充足,不仅详细的把户部最近一段时间的花销,以及未来半年的花销列了个本子,还和他再次讨论了一波停止北伐和顺天城的可行性,总之就是一句话,要钱!
等他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夏原吉,而其他六部尚书,今天也好像像是约好了一样,提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但是偏偏每个问题都很重要,特别是礼部。
礼部作为六部名义上的老大,平日里最是清闲,但是一但出了事情,那也全都是大事,毕竟礼部主管的就是祭祀,而从古至今,祭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偏偏祭祀礼节的这种事情又是最能掰扯的,上到三皇五帝,下到秦皇汉武,每一个祭祀礼节的敲定,就单单是各种古籍的考证,便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作为监国却又不能不去了解,一大早上光是翻阅各种古籍,就差点没把他翻吐。
如此一来,朱高煦哪还有时间去关心朱棣出宫要去干什么?
而朱棣这边,皇帝出宫,再加上皇帝本身也没有掩饰什么的,这动静自然也不可能小了。
朱瞻基得到自家爷爷来太子府的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起床了,虽然最近每天晚上他都和小吴很努力,但是毕竟年轻,精力充沛,而且从小到大对于身体的锻炼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觉上,他感觉就是一晚上和小吴打上七个回合都是没有问题。
所以只要稍稍收敛,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疲惫,力不从心之类的了。
而这几天朱瞻基也确实很忙,起的也早!
此时他正在太子府另一边靠近西边的一个院子里,这个院子位置十分偏僻,离主要的活动区很远不说,本身也是荒芜了不少年了,一些地方都已经杂草丛生,也是最近几日才在朱瞻基的安排下被清理了出来。
而此时这间院子却和往日里有了很大的不同,一大早,就一阵阵“铛铛铛”的敲打声响起。
可以看见院子里,十几个铁匠连带着学徒,有的正在费力的拉动风箱,有的正赤膊着结实的上身,一锤一锤有力的敲打着砧板上烧的通红的铁料。
而这些被锤锻出来的铁料,样式也不出意外的就是一根根圆形的铁管了。
前天征得自家老爹同意之后,朱瞻基就把火器实验室的地方选在了太子府的这处院子。
为此,朱瞻基还特意在这院子的另一边,开了一道出太子府的后门,将这个区域也算是彻底和太子府区分了开来。
而这些铁匠,也是昨天一早就被安排来了的,其中有几个是朱瞻基拿着自家爷爷如朕亲临的金牌特意从工部那边要过来的,有一定制造火铳的经验,算是这里的大师傅了,而另外一些则是朱瞻基从商城那边特意调过来的。
铁匠的人数不算多,大概也就十几个人,再加上一些学徒,这个简单的火器实验室,便也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简陋是简陋了些,但是这个时代大致也就是只能这种条件了,毕竟这可不是后世,不是不能再好,而是完全没有什么必要。
毕竟又不是后世,在这个所有东西全部靠手搓的时代,最精密的仪器,除了这些工匠的双手,就是这些工匠的脑子了,至于其他的东西,朱瞻基就是想弄,大部分段时间内都是基本不可能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