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用屯田法来指点刘备,陶谦却是颇为兴奋。
成了,陶谦的功劳。
不成,是刘备不行。
“屯田——”刘备陷入了沉思,想起了昔日在卢植门下时的往事。
赵充国的上屯田状,卢植曾在给门人弟子讲演武事的时候提及过,更言其是“上兵伐谋”的兵家经典。
对于军士而言,既可留在边地屯田以为武备,又可利用土地来种植谷物,让威德并行;同时也能阻扰羌人回到肥沃富饶的地方,让羌人变得贫困,造成羌人内部叛乱的形势。
更是提出了军民一起劳作,既不影响农业生产,也可以让边境的百姓对军人滋生信赖,而边境的军人也会因为跟百姓一起劳作而不会轻易的去劫掠百姓。能在当时的环境下提出军民一家亲的概念,足见赵充国的本事!
种种十二条屯田之利,寓兵于农,多为后世效仿。
而马援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宾客在三辅地开荒屯田的想法,上书求屯田于上林苑中。
陶谦虽说在群雄势力对天下的争夺中败了,但能当上州牧的人也不是愚笨的人。
如今琅琊、东海、彭城,有大量的无主荒地,若刘备能将其利用,招募流民屯田,待到明年,必然会有大丰收。
至于如何解决招募流民屯田需要的钱粮,这就不是陶谦要考虑的问题了。
陶谦只是仗着自己活了六十多年见多识广,然后告诉了刘备解决的方案,至于这方案刘备能否推行成功,这得看刘备如何去推行。
典型的只提大略,不提细策,颇有投机取巧之意。
然而,刘备若真的推行屯田且成功了,陶谦的功不可没的,没有人会去记得陶谦是否有细策,只会记得刘备屯田是陶谦提出来的大略。
得不到太多的钱权利,名就是陶谦唯一追求的了。
良久,刘备起身再拜:“陶公之言,令备茅塞顿开!此策若能成功,徐州万民皆会感激陶公恩情。”
陶谦乐呵呵的捋了捋须髯:“老夫如今过了追求名利的年龄了,听闻玄德跟下邳陈氏交情不错,可向下邳陈氏多借些钱粮用于屯田。”
“徐州百姓受曹贼兵祸,今年的收成都不太好,多有贫者南逃扬州。这些贫者一旦去了扬州,想要回来就难了!”
“趁着贫者尚未南逃,玄德可尽快准备屯田事宜,只要留住了南逃的贫者,这些贫者必然会会感念玄德的恩情。”
陶谦的心思并不单纯。
这屯田,若是刘备跟下邳陈氏一起,下邳陈氏必然会乐意拿出钱粮;可偏偏陶谦提出的方案是让刘备去借粮!
借下邳陈氏的钱粮,以屯田的方式来收获徐州贫者的心,这些人最后就会变成刘备的嫡系。
换而言之,刘备会趁机成为徐州最大的私田拥有者,依附刘备的贫者就会变成刘备的兵源和粮源。
下邳陈氏的优势是什么?
士人?
不,刘备从不缺士人。
只要刘备有钱粮,肯提供官职和俸禄,会有大量的士子来刘备麾下出仕。
即便是士人,那也得谋求一个吃饭的地方的。
不是每个士人都如下邳陈氏一般家资巨富。
刘备真正缺的,就是钱粮!
有了钱粮,刘备才能养兵马,养士人,才能内抚士民,外御强寇。
下邳陈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大量的钱粮!
有了钱粮,就会有大量的士人依附陈氏。
钱粮加士人,再有陈珪祖上的名望,就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共同体,谁当徐州牧都不敢轻易的去忽视招惹这样一股力量。
而当刘备有了足够的钱粮后,下邳陈氏刘备而言,优势就会逐渐减少。
即便刘备在得势后决定要打压陈氏,陈氏也只能忍。
效仿兖州士族豪强反叛?
若不是曹操缺粮,张邈陈宫早就被曹操灭掉了。
郑牧为何会在襄贲城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囤积粮草,其核心就在于这。
只要郑牧不依靠下邳国的世族豪强来提供钱粮,那么下邳国的世族豪强就拿捏不了郑牧,即便陈珪有名望又如何?
这是乱世,只要兵马粮草在手,就能掌握话语权。
陶谦用心不纯,这是在怂恿刘备挖下邳陈氏的根呢!
而陈珪又不是愚笨的人,听得刘备要借钱粮屯田,还要一个人享受全部的利益又岂会情愿?
......
衙署。
在离开陶谦府邸后,刘备并未立即返回内院休憩,而是在衙署中静坐独思。
陶谦的提议中,最难的就是屯田前期需要的钱粮!
虽说陶谦提议能向下邳陈氏借钱粮,但刘备自上回去赴宴见陈珪后,就知道陈珪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要想让陈珪借钱粮,必然是要再谈条件的,而这条件,必然是在屯田一事上分利益。
刘备又不想让陈珪在屯田事宜上插手,刘备有自知之明,若是真的让陈珪插手,或许会出现刘备无法掌控的事。
刘备不认为自己的城府能比陈珪厉害,也不认为自己在屯田上的眼见见识能比陈珪更强。
沉思间。
人报糜竺到来。
刘备吃了一惊,连忙起身迎接:“子仲这么晚了,来寻备何事?”
糜竺直言了当:“特来解使君烦忧!”
陶谦在刘备离开后,担心刘备想不明白屯田的真正用意,于是又暗中给糜竺送了消息。
作为一开始就投资陶谦的东海巨富,糜竺跟陶谦亦是有利益牵涉的。
得知刘备有屯田的想法,糜竺的心思瞬间就活了。
虽说糜竺如今依旧是徐州别驾,但自从下邳陈氏开始支持刘备后,糜竺就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
相对于下邳陈氏,糜竺这个东海巨富子底蕴太差了。